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课,别指望学生会感动


这种现象在我国德育课堂上屡见不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忽视了德育规律和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


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可以讲出许多道理,但在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差,无法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不少学校常常安排一些学校领导、资深教师上德育课,这些教师都曾在其他领域取得过优异成绩,但对德育方法并不一定有很深的研究,实属安排失当;一些德育课教师盲目模仿一般课程的方法和手段,教案写得头头是道,课件做得绘声绘色,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没有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境界;有些教师过于重视过去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却忽视了当代学生的生长环境,没有实现德育方法的创新。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德育课与智育课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在改变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否则,就不是成功的德育课。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述红军长征中吃草根、啃树皮的故事,学生却问他们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老师课上刚讲了要坚持公平,课后却毫无原则地为学生调换座位。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这样的德育课,即使学生都考出100分,也算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德育课。


德育是价值观的培植,是一种文化行动。文化的目标是“化人”,要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就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地设计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开展情理交融的教学活动,严格地进行教学效果检查与评价,确保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预期变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在地上努力地挖了一排坑;过了一会儿,又有一群人拿着铁锹来了,把刚挖的坑都填上了;又过了一会儿,有人在刚才挖坑的地方都放上了一棵树苗;再后来,又有人在刚刚填上的坑中浇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种活一排树,只是因为填土的人早来了一步,尽管每个人都完成了职责,却没有实现真正的目标。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一切为了学生”刻在骨子里,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德育工作者尤当如此。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戏剧德育课 | 一堂“冒险”的课,一种共享的快乐
论文: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初探 论文网
德育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德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的探索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培养职业意识的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