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西县志1986-2005艺文选辑作品:散文(二)

陇西县志1986-2005艺文选辑作品:散文(二)

记忆中的母校

      

今年是我的母校 —— 陇西一中,建校70 周年华诞。

七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到了古稀。而对于母校来说,正值风华正茂、如日中天的少年时期。连年高考的佳绩,正是她扶摇直上的体现。

细细一算,离开母校已28 年。但如烟的往事,有如发生在昨天 ……

历史的轮回,总让渺小的众生处于无奈和尴尬之中。我是1975 年初在张铁生交白卷“ 光荣” 和读书无用的声浪中走进母校,开始四年半的初中、高中生活的。

我们当年进校的六个班,一字排开,在学校最北边的平房里,平房后面是大菜园,一至四班是土木结构的旧教室,五班和六班是一砖到底的新教室。我分在一班,班主任老师是俊朗而帅气的周瑞桴,30 多岁,一脸的阳刚和朝气,干什么都不服输。

开学不久,学校组织我们到宝凤沟的农场劳动。要求每个班都要借许多辆架子车。今天借辆汽车容易,可是在那时要借一辆架子车也有些难度。周老师站在讲台上手势有力地动员说:“ 借架子车也是政治任务,不能落在全级的后面。”我们班的同学也争气,借的架子车全级第一。

那个时代,毛主席号召知识分子到基层接受教育,母校来了许多下放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 他们知识渊博,生活方式新鲜,引领着小县城的观念。每位老师都可爱可敬。

数学老师黄希贤,刮着锃亮的光头,戴顶烂草帽,脚蹬手工麻鞋,讲课时从不带书和讲义,烂熟于心,舞之蹈之,如痴如醉,雅号“ 黄三角”。物理老师马树勋,清瘦而挺拔,戴一副黑边眼镜, 讲课时眼神睿智而敏锐,总是激情饱满,神采飞扬,儒雅得令人敬畏。化学老师郭邦栋,体态富贵,讲课慢条斯理,但教学生做化学试验,手脚灵便,似乎换了一个人。语文老师王学斌,浓眉大眼,仪表堂堂,说话乡音很浓,教我们毛主席诗词《 长征》时,虽然舌头有些硬,但依然豪迈地用陇西普通话领我们朗读。

当时批林批孔运动搞得如火如荼,高一年级教室的后背,就是我们低一年级的黑板报,长12米、高2 米的黑板现在已不多见,十天半月换一次,班班比着出花样。教美术的冯继文老师画一手好画,写一笔好字,我们办板报的技艺从冯老师那儿得到了长进。细致负责的魏嶷老师是学校的保管员,在一间昏暗的大库房里,近视眼贴地很近的给我们领取办板报和大批判用的笔墨纸张。教语文的陶宏亮老师是四川云阳人,说话稍稍难懂,写一手漂亮的美术字,在小县城的大街上写墙体标语,不用尺子,一遍即成,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啧啧称道。

马氏三兄弟可谓母校佳话。马树勋和马树藩为同胞兄弟,马树祺是堂兄弟,三马皆是学校的物理老师,兄弟相像,天设地造,敬业守诚。

几对伉俪老师亦是母校的风光。周瑞桴和蔡雨菁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周老师演过话剧,扮相很好,有一次我们到教室东边的家里去,看到周老师着军装、斜挎盒子枪的照片,煞是好看。我们几个依着样子也悄悄照了一张,但怎么看也没有老师的威武。冯继文和贾玉秀,冯老师内向, 但喜好踢足球,硕大的操场总见他矫健的身影,贾老师快人快语,泼辣著称;唐西民和杨东英,唐老师是四川人,讲授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杨老师说一口临洮话,有如母亲般慈祥;李和甫和卢爱琴,俩人皆是河南人,据说从小青梅竹马,李和甫老师讲地理,每当同学们在堂上说话时,他不干涉,而是将音调逐步提高,直到最后喊着讲。李老师还是一位体操“ 痴”,每天早晨在单双杠上舞动飞扬的身姿,总是学校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卢爱琴老师总是远远地站在一边,用欣赏的目光,日复一日地守望着这份相濡以沫的幸福。

几对伉俪的共同特点是妻子当家。年少的我们对此颇不理解,等年长了才明白,老师的大度亦是对相随自己到小县城生活的妻子,传递着歉疚和浓浓的爱意。

语文老师史祯,是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时常有文章发表在报端,在语文课教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作文和古典文学作品的教改方面颇有建树,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爱戴。讲授作文生动而引人入胜。高二时我写了一篇《 早春》的作文,史老师让我在堂上朗读,那一刻,我有了想当作家的念头。教物理的张振中老师,说一口浓重的天水话,语速极快,说话像唱歌,师生亲切地称他“ 张喇叭”,他还兼学校的电工,总是身背工具包,忙碌在校园里,为上晚自习的我们及时换上不亮的灯泡。数学老师孙自立,声若洪钟,才思敏捷,不仅课上得好,篮球也打得好,虽然身材矮小,但十分灵敏,穿梭在球场上,让人眼花缭乱。体育老师张福,每天早上总是骑着自行车从很远的家里,早早地赶到学校训练学生,培养出了许多体育人才。

到母校四年多,去农场劳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多则一周,少则一天,直到快毕业的那一年才停止了劳动锻炼。虽说农场不去了,但农场劳动的往事依然挥之不去。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我们也是在农场劳动时,在广播里第一时间听到,一霎时茫然而不知所措。印象最深的是农场灶上贾师傅做的韭菜炒腊肉,至今再没有吃到过那么香的菜。韭菜是用坑土偎的,腊肉是农场自己养的猪腌的。去农场劳动,师生是轮换的,唯一不换的就是做饭的贾师傅和劳动改造的“ 坏分子”邱寿昌老师。贾师傅因为是临时工无人替换,而邱寿昌老师据说是师大的教授,属于强制改造的“ 坏分子”。现在想起来邱寿昌老师待人和蔼而谦恭,怎么看也不像是个“ 坏分子”。

我们上学时,还是生活困难时期,同班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家在远乡,在学校住大通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条件极艰苦,大多数连在灶上吃五分钱一份的洋芋片都有困难,常年总是干馍馍就开水。给学校烧了一辈子水的王师傅,个头矮小,说话总像自言自语,脸上有麻子,同学们背地里喊他“ 王麻子”。课余间我们总是趁他不注意,从水房的后门溜到大菜园去疯玩,他总是一脸阴沉地追逐我们,不让进大菜园。门看得紧了,我们就从一旁的墙头上翻进翻出,气得他叉着腰,指手画脚地喊骂,我们则远远地逗乐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导主任宋定邦,他是陇西云田人,对工作十分敬业,新学年开学他能在一周内叫上大多数新生的名字,他是学校的“ 活字典”,在校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母校好,更好的是有一位好校长。校长牛世清是位级别很高的老干部,治校严谨而仁厚,待人温和而儒雅,绝无一丝官气,师生分外敬重。总见他良久地站在校园,若有所思。

回首往事,母校的生活清纯而简单,但母校给予我们学子的确足以使我们享用一生,历久弥新,愈悟愈浓。母校的一部分年长老师在耗尽了一生的气血后,早已作古,但他们甘守清贫、忘我劳作的精神,依然在校园里薪火相传,照耀学子。

令我们愈来愈骄傲和自豪的是,在传承中华文化和文明的长河中,有我们的母校 —— 陇西一中,汇入的点点滴滴。

记忆中的母校,依然年轻丰腴。她将永远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镌刻下美好而无与伦比的记忆。

·8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年后回母校北京28中学
李安通 | 百泉飞渡会战记
母校的回忆(散文)
散文精选:母校
田丰:梦中的陇西一中
云蒸霞蔚(选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