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简单分类法的概述

  •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不相同。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

  •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3)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

  • (4)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 (5)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性(  )

  • (6)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

  • (7)盐必须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  )

答案 (1)√ (2)× (3)× (4)√ (5)× (6)× (7)×

题组一 物质组成的判断

1.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CO、C2H5OH、H2SO4、I2

  • B.CaO、H2、HCl、H2O

  • C.SO3、H2S、Si、CO

  • D.CO2、SiO2、CH3COOH、H2SO4

答案 A

解析 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 B.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

  • C.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D.单质混合在一起一般是纯净物

答案 A

题组二 物质类别的判断

3.(2016·浙江9月模拟)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H2SO3 B.KOH

  • C.KClO3 D.ClO2

答案 D

解析 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D项正确。

4.(2016·浙江10月选考,1)下列属于酸的是(  )

  • A.H2SO4 B.CO2

  • C.NaCl D.NaOH

答案 A

解析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CO2为酸性氧化物,NaCl属于盐,NaOH属于碱。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ANa2CO3H2SO4NaOHSO2CO2
BNaOHHClNaClNa2ONO
CKOHHNO3CaCO3CaOMn2O7
DNaOHHClCaF2Na2O2SO2

答案 C

解析 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6.(2016·绍兴选考适应性考试)2015年10月,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物质的分类,青蒿素属于(  )

  • A.碱性氧化物 B.有机物

  • C.含氧酸盐 D.酸性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青蒿素(C15H22O5)为有机物,而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和酸性氧化物,选B。

考点二 物质变化及化学反应类型

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某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及化合物间转化关系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2)以“H2S→SO2→SO3→H2SO4→Na2SO4”转化关系为例,写出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 (2)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

  • (3)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

  • (4)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

  • (5)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题组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1.(2016·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 B

解析 A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B项,硅胶作干燥剂是吸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正确;C项,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故C错误;D项,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故D错误。

2.(2016·浙江3月模拟)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 B.液氨用作制冷剂

  • C.氢氟酸刻蚀玻璃

  •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 B

题组二 反应类型的判断

3.(2016·浙江9月模拟)化学反应2Mg+CO22MgO+C的反应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 B.置换反应

  • C.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B

4.(2016·金华十校9月高三模拟)化学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的反应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 B.置换反应

  • C.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5.(2016·余杭高二期末)利用辉铜矿冶炼铜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该反应属于(  )

  • A.分解反应

  • B.复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化合反应

答案 C

题组三 物质转化的判断

6.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进行的是(  )

  • A.S→SO2

  • B.CO2→CO

  • C.SiO2→H2SiO3

  • D.Fe(OH)2→Fe(OH)3

答案 C

7.已知A是单质,E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则A可能是(  )

  • A.Cl2 B.C

  • C.S D.Si

答案 C

解析 A是单质,能和氢气反应,则A是非金属单质,A能被氧气氧化生成C,C能被氧化生成D,则A中元素在氧化物中是显不同价态的,E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则A中元素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A项,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和氧气不反应,错误;B项,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和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H2O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是弱酸,错误;C项,S和H2反应生成H2S,H2S和O2反应生成SO2,S和O2反应生成SO2,SO2和O2反应生成SO3,SO3和H2O反应生成硫酸,H2SO4是强酸且是强氧化性酸,正确;D项,硅和氧气反应时,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生成SiO2,且SiO2和H2O不反应,硅酸是弱酸,错误。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

  •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 nm1~100 nm>100 nm
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不能
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等Fe(OH)3胶体等泥水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2)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 (3)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此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2015·浙江10月学考,8)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饱和食盐水

  • B.Fe(OH)3胶体

  • C.盐酸

  • D.硫酸铜溶液

答案 B

解析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

2.(2016·浙江选考测试)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 C.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 nm之间

  • D.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答案 D

3.(2016·绍兴高二质检)2015年12月中国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溶液

  • B.悬浊液

  • C.胶体

  • D.乳浊液

答案 C

4.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

  • A.观察颜色

  • B.用一束光照射

  • C.静置沉降

  • D.过滤

答案 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转化
化学 专题 第讲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物质的分散系学案
2.知识讲解 (提高)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基本化学用语
重庆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密 0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析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