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武汉市初三元调数学重难点

 元月调考是学生进入九年级以来的第一次全市统考,是每一名学生在各区的一个初步位次排名,也是部分高中学校中考签约的第一次重要依据。试卷由武汉市教科院命题,内容为九年级上册内容,共五章。试题结构对明年六月份的中考命题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武汉市前几年的元月调考试题,结合去年中考试卷,对今年元调试题作一个预测,从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部分——选择题

选择题一共有10道题,题型不是很固定,但总体难度不大。1至9题以基础为主,只要审题仔细,计算准确,基础知识掌握较牢,中档学生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第10题以几何图形为载体,结合动点,考察动点运动路径长,或者是求线段长的最值。在这种题型中,关键是把动点的运动轨迹分析出来。一般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或者是圆弧。若是求线段的最值,往往根据定理垂线段最短,或是三角形三边关系,或是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来求;若是求点的运动路径长,则找出动点的起点和终点,求线段长或者弧长。各章常考考点如下:

1.《一元二次方程》主要考察知识点有:

(1)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配方法和公式法为主;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包含增长率问题,流感传染问题,循环比赛问题和面积问题。

2.《旋转》考察知识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3)利用旋转的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线段的长度。

3.《二次函数》考察知识点:

(1)二次函数上下左右平移;

(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3)二次函数解析式;

(4)二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

4.《圆》考察知识点: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直与圆的位置关系;

(3)圆周角、圆心角之间的相互转化;

(4)利用圆中性质、定理求线段的长。

5.《概率》考察知识点:

(1)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判断;

(2)求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填空题

填空题共6道题,11至15题为基础题。《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每章考一道题,知识点和选择题中的知识点差不多,出题时不重复,选择题涉及到的,填空题就不考。《圆》中的知识在填空题以正多边形与圆为主,有正多边形中的计算,有扇形的弧长和面积,有圆锥的侧面的展开图。第16题为填空题压轴题。近年来,以分段函数图象和直线交点个数已知,求待定字母范围为主。分段函数,有可能是二次函数的分段函数,有可能是一次函数的分段函数,也可能是它们的结合体。直线一般k值固定或b值固定。解决这类问题先画出分段函数图像,若直线k值固定,运用平移确定交点情况,若b值固定,运用旋转确定交点情况。此题难度在于,学生不能画出分段函数的图像,不能分析出,在平移或者旋转的过程中,对应的交点分几种情况。

第三部分—— 解答题

解答题有8道题,题型基本固定。17题至21题为基础题,22题较难,23题、24题为综合难题。

第17题,考察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有时考察解一元二次方程,有时考察知道方程一个实根,求待定字母的值及方程另一个根,题且很简单,属于送分题。

第18题,考察内容为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要求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树形图或列表,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道题也属于送分题。

第19题,圆中的证明与计算。要求学生会运用垂径定理,求圆的半径或弦长;根据圆周角定理及圆内接四边形进行角的相互转化;会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这道题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圆中的性质和定理,掌握基本的辅助线作法,掌握运用勾股定理或特殊角或面积法求线段长的方法。此题为中等难度题。

第20题,旋转作图和计算。一般考察四边形中的旋转作图和计算。旋转作图中,要求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计算或证明,往往结合八年级四边形中常见的辅助线进行。

第21题,二次函数解析式。近两年的元调联考,都是考察抛物线的拱桥或门或喷水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函数解析式,包含简单的计算,只要能根据图中线段长,求出点的坐标,代入计算即可。

第22题,二次函数应用题。一般有三问,第一问为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第二问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往往函数对应的最值不是顶点的纵坐标;第三问,结合方程,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这需要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根据开口方向来判断。这道题是学生能否过90分的分水岭。考察的背景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与利润有关的问题,要弄清涨价降价和销售量减少增加之间的的变化规律,准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其基本数量关系为: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第二种形式是与图形有关的面积问题,要求学生能结合图形,表示图形中边的长度,根据面积公式列出函数关系式,此题要充分考虑题目中的限制条件。第三形式是图表类型,重点是审题,弄清每个数字,字母表示的意义,弄清题目包含的数量关系。

第23题,四边形综合题。这道题对学生几何基本功要求极高,要求学生能灵活掌握四边形中所有辅助线作法。考察比较多的有中线倍长,旋转,构造全等,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知识,包括了八年级几何中很多常见的基本图形,如“手拉手全等”,“k字全等”,“八字型”等。一般学生只能做第一问,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挑战三问。下面以23题为例说明:

23题-1 如图1,E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CD边上的一动点(不含点C、D),以BE为边作图中所示的正方形BEFG

(1)求∠ADF的度数

(2)如图2,若BF交AD于点H,连接EH,求证:HB平分∠AHE

(3)如图3,连接AE、CG,作BM⊥AE于点M,BM交GC于点N,连接DN.当E在CD上运动时,求DN长度的变化范围.

【分析】(1)先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EFG=∠BEC,从而判断出△BCE≌△EGF,即可EG=BC=CD,进而得出△F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2)同(1)的方法判断出△ABH≌△CBM,△BEH≌△BEM,进而得出∠AHB=∠BHE即可;

(3)同(1)方法判断出△CPB≌△BMA,△BQG≌△EMB,进而得出CP=GQ=BM,又得出△CPN≌△GQN,得出NC=NG,最后根据点E的运动情况判断出点E和C重合时,DN最小,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点E和点D重合时,DN最大,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3题-2 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 _________;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分析】(1)证△BFQ≌△AEQ即可;

(2)证△FBQ≌△DAQ,推出QF=Q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

(3)证△AEQ≌△BDQ,推出DQ=Q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

近两年的23题考察的四边形知识,都是八年级常规的几何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但呈现的形式和八年级几何图形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几何基本功和敏锐的审题意识。

第24题,二次函数综合题。第一问常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第二问有时考察求几何图形面积;第三问考察内容不固定,有二次函数与圆综合,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综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比较常见的有在抛物线中构造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等;第二种是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线段之间数关系;第三种是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利用圆中性质定理,得到角或线段之间数的关系。

以24题为例说明:

24题-1 如图,抛物线-2ax+c过坐标系原点及点B(4,4),交x轴的另一个点为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

(2)抛物线上找出点C,使得,求出点C的坐标;

(3)连结BO交对称轴于点D,以半径为作⊙D,抛物线上一动点P,过P作圆的切线交圆于点Q,使得PQ最小的点P有几个?并求出PQ的最小值.

【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即可;

(2)利用平行直线系数的关系得出平行于直线BO的解析式进而利用解方程组得出符合题意的点的坐标;

(3)利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以及勾股定理进而求出PQ的最值,进而得出答案.

24题-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0,4)且与x轴交于(-2,0),(2,0).

(1)直接写出抛物线解析式;

(2)如图,将抛物线向右平移k个单位,设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x轴的交点为A、B,与原抛物线的交点为P.

①当直线OD与以AB为直径的圆相切于E时,求此时k的值;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k值,使得点O、P、D三点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抛物线的顶点为(0,4),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4,再将点(2,0)代入,求出a=-1,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为+4;

(2)①连接CE,CD,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CE⊥OD,再解Rt△CDE,得出∠EDC=30°,然后解Rt△CDO,得出,则;

②设抛物线+4向右平移k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4,它与+4交于点P,先求出交点P的坐标是,+4),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D的解析式为x,然后将点P的坐标代入x,即可求出k的值.

数学提分的关键,是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做题的速度、准确性以及解题技巧的总结。针对近年来中考数学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要进行专题训练,专题复习,从中寻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技巧,提高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其他科目元调重难点正由中考专家组、各科名师精心编撰,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压轴二次函数,套路在手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1)
2013中考全国120份试卷分类汇编
2019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初三(上)期中数学(教师版)
如何快速做二次函数的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