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物理最全光学知识点汇总含中考真题,建议收藏

光学知识点大汇总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l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l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l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 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表格】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 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2.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3.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4.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l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l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l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

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就呈现什么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通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现什么颜色

1、 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的),具有热效应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3)应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遥控

(4)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能使 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5)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特点: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荧光物质 发荧光。

(6)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五、透镜

1、 名词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2016·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解答】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将向下移动,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

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3.(2016·桂林)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是实像 B.像是虚像 C.像比物体小 D.像是倒立的

【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即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选项ACD说法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4.(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2016·攀枝花)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精测卷(教师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光学部分
【初二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分析(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2013年中考物理光学试题分类解析
初中光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