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豆黄卷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本草经集注: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䵟,润泽皮毛。
长沙药解:味甘,气平。利水泻湿,达木舒筋。
《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用之,以其泻湿而疏木也。
大豆黄卷专泻水湿,善达木郁,通腠理而逐湿痹,行经脉而破血癥,疗水郁腹胀之病,治筋挛膝痛之疾。黑大豆长于利水而行血,及其芽生而为黄卷,更能破瘀而舒筋,以其发舒通达,秉之天性也。黑豆芽生五寸,干之为黄卷。
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秋季采收,脱壳后放阴凉干燥处,备用。
药性甘,平;归脾、胃经。有清解表邪,分利湿热之功能。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
湿热之邪阻滞中上焦用大豆黄卷多见。
赵绍琴老经验:
湿热证分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
一:湿阻为初期阶段,湿邪偏盛阻滞中上焦,尚未化热,或虽热而不盛。
症状:头晕头沉重如裹,周身沉困酸楚,有时伴有咳嗽,胸闷,甚或作喘。
治则:芳香宣化,以展气机,气化湿亦化。
方药如前胡,杏仁,浙贝,芦根,大豆黄卷
二:湿阻中焦,则升降失司,此必素体太阴内伤,脾虚湿盛之人,客邪外至与内湿相合,困阻脾胃,则成中焦湿阻之证。
症状:胸脘痞闷不舒,呕恶纳呆,大便溏而不爽,伴见一身倦怠乏力,四肢沉重,无力以动。
治则:辛开苦降法,(辛开气机,以化湿邪,苦以燥湿泄热,则湿热分消而去)
  方药:陈皮,半夏,厚朴,蔻仁,大腹皮,黄芩,黄连,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也是一味治疗痤疮,黄褐斑的好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说“大豆黄卷”的特殊功效!
249大豆黄卷-清热开胃,推陈去积要药
中医误诊误治(158)湿痹误用发散案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大豆黄卷
薏 苡 仁(《本经》)
175、大豆黄卷(甘平,清热开胃,行水祛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