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年目睹之股市怪现状 (更新中)
 十二年目睹之股市怪现状
 

温酒品股 发表日期:2010-05-17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从1998年踏进股市大门到今天已经有12年的股市投资生涯,其间潮起潮落,但也是一路走了过来。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看到了一些我国股市特有的现象,在这里与大家做做交流。

        一首《股民老张》道尽了普通散户的酸甜苦辣,在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烈,虽然监管层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不断在加强,但是面对超额的利润,时时都有机构或个人铤而走险,投机气氛的浓烈造成了盘面波动的加剧,也使普通投资者趋之若鹜。

        第一怪:全民皆股

        我国股市的参与群体,下到十几岁的毛头小孩,上到90多岁老人,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关注股市,就有人参与炒股。尽管目前券商都压缩了散户大厅的面积,但是仍有大量的散户在营业厅看大屏幕报价,早先的时候还普及过掌上大户室等所谓的高端装备,而在2000年初这样的情况要更加常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投资者都在家或单位看盘,过多散户的参与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投机的土壤,更有甚者,坊间流传所谓的“股票下乡”之说,我认为不可行。参差不齐的投资者素质,弱肉强食的股市现状,我们觉得大部分投资者其实不适合股市投资,那种拿点小钱来股市玩玩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更认同普通投资者选择基金来做理财的方式。

 
   随着股市的发展,原来一股独大的,区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市结构已经不适合市场的发展,市场急需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股本结构,一场旨在根本解决这种模式的讨论轰轰烈烈的在证券市场展开,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第二怪:股权分置改革

        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来“股权分置”的状况进行改革。股权分置这四个字耐人寻味,在我个人看来,这场轰轰烈烈的股改不是非常成功的,只是改变了原来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而原来的宗旨却是改变大股东一股独大,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时至今日,大股东还是该多大就多大,明目张胆违背证券法规的公司时常出现,改变的只是大股东手里原来只能按净资产价格转让的法人股国有股个人股,现在可以在二级市场肆无忌惮的出售了,既得利益丝毫没有缩水。

        股改初期,大股东为了少送一点利益和中小投资者谈判,私下里也做过很多疏通工作,一个没有标准的送股也好送权证也好,鲜有送现金的,高随意性,简单的一送了之,为的就是维护自己再次圈钱的目的,极少有公司本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时过境迁,现在发行上市的新股照样的一股独大,照样的能圈多少就圈多少,越多越好。
 
        进入新世纪后,股市进入了“高频振荡”阶段,今天我们与大家说最近的怪现象。

        进入2010年后,打击都看到了百元股不再稀奇,而这些百元股大多是名不见经传,比如说销售收入只有5亿多的汉王科技目前总市值150亿左右,4亿多销售收入的国民技术总市值170亿,3亿多销售收入的碧水源总市值也在170亿左右,传奇股神州泰岳仅仅靠依附于中移动的飞信业务的7亿多年销售收入维持了200亿的总市值,而总收入1583亿的联通也仅仅是1100亿总市值。

       中国股市第三怪:巧立名目只为圈钱

       几年前,中小板这个我国特色的所谓板块出现在股市,什么是中小板,顾名思义,盘子小,主要为了突出上海的主板低位,把一些不具备大盘股特质的小盘股拿到深圳市场上市,而几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即使在这个所谓的中小板也出现了巨无霸,总股本几十亿的公司并非看不到,而中小板上市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发行价都可以定的高一些。今年,被期待了很久的创业板终于上市了,可是我们迎来了什么呢,无非是更高的发行价,盘小就可以高价发行,这样的畸形机制真让人无所适从,但是在大众狂热中,板块还是高举高打,似乎大家不用去关心公司的成长性,不用去关注公司的质地,甚至不用去看公司是做什么的,只要有资金炒作,即使如神州泰岳到200多元还有人追捧。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而市场“适时”推出了波动更大的股指期货,真的让人难以理解,在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极少一部分人所谓的保值手段吗?极高的准入门槛,大部分散户只能望洋兴叹,谈不上为散户投资者准备做空机制。
 
 列位看官,上回咱们说到,上市公司为了上市巧立名目为了圈钱不择手段,其实他们也需要付出,业绩需要包装,口碑需要包装,时机需要把握,一时间,纸上财富被媒体争相报道,生怕错过这爆炸性的新闻。

    来到了新时代,我们看到政策还是可以更改的。

    中国股市第四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当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存在上市公司钻法律漏洞的情况,而在中国股市更是习以为常。我们知道,当时进行所谓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改革划定了时间,如果怎样就怎样怎样,过去了N年了,我们还可以看到股改钉子户仍然我行我素的存在于股市,套句赵本山的话叫“爱咋咋地”。新股发行上市有没有一个合法的标准,看到股市火爆就互相勾结拼命的拉高发行价以达到三方双赢的局面,弃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于不顾。四年连续亏损的公司仍然大摇大摆的参在于股市交易中,而新政执行前的水仙华信等是不是就是后娘生的?

    股市存在太多的问题,比如股指期货上市的时机是否合适?股指期货的T+0与股市的T+1规则是否合拍?股指期货过高的门槛是否存在歧视散户的嫌疑?等等,太多的问题都无法用这样的篇幅一一罗列。作为一个开拓进取,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时代,太多的不公平是否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期货什么时候上市时间—沧州—快点8分类信息网
6月15日以来A股市值蒸发7.8万亿
四月股市有什么大变化?
中小投资者如何生存和发展?
上证5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股股指期货是股市地动山摇的祸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