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笔下的江南“线条”之美

线条真美。

简洁,流畅,秀逸,清绝,深致……我简直愿意用上一切意境深邃、意致萧远的词来形容。线条在日常里,在山水中,在书画里,在诗词中,处处可见其幽隽之风致,高迈之风神。

我见过山中很多溪流,涓涓潺潺,清新明洁,一缕一缕,细细地流着,是线条一样的韵致,被绘在这山间。

也看见一个山村在晚风中坐下来,一缕缕炊烟升起,袅袅娜娜,一丝一线般。山村有竹斋虚白,旁围十几枝竹,绿线条直直挺挺,略一发呆,看见竹间石桌上,茶生一缕烟,是缓缓飘逸的线条,旁坐一位支颐散发的古人,风吹来,发丝缕缕,每一缕都似线,在风中轻轻扬起。

《江南水乡》

车前子曾说,看画首先是看线条,说这种“看”是中国人的看,“差不多是血液里的目光”。这样的比喻真好,这样的“目光”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特有的目光。

从内心深处徐徐靠近美,对于我来说,就是走在“一条线”上,而这条“线”,是吴冠中给的。

吴冠中笔下简洁而气韵生动的江南水乡,深深地吸引着我。

《江南水乡》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艺术之美,首先是线条之美。这在书法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线条上的功力,可以直接地体现书法的艺术意蕴,更可以让人看出书法家的艺术造诣。

还有绘画,中国画的精髓就在于线条,线条是基本的描物元素,是整幅画的结构支撑,也是表达绘画者思想、情感的基本方式。所以业内有总结说,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语言,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最简练的概括,更是绘画者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的体现”。看似简单一笔,但它独具魅力,可以说,线条“谱写着整个中国画史,诠释了中国美学的价值,成为永恒的、有生命力的实体”。

《春柳》

初识吴冠中先生的江南系列作品,从他简洁的笔墨语言里,看到流畅的线条,明丽的色块,只觉得美原来如此简单。其所绘景致是江南风物,水桥乌篷船,白墙和黛瓦,一二株花树,整个画面并不复杂,却给人一种纯粹的美的享受。

如果对中国画稍有了解,便可知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山水画,那么简单的画面,有时会让人生出不知天高地厚之想,认为自己也可以走笔而作。但是,大巧若拙,即使花上几年十几年功夫临摹,也难有其艺术个性。吴冠中的艺术个性,是“一种独特艺术观念所形成的'纯粹性’”(任贤义语),是他锲而不舍地经过传承而后创新的结果。吴冠中的每一笔线条里,都有着他的审美情趣与追求。

白首忆童年

吴冠中是近代著名画家,别名荼,系江苏宜兴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水乡风物深深地镌刻于心。早年他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随潘天寿先生学习国画。

江南水乡是吴冠中作品中常见、也是其最著名的题材。其笔下的水乡呈现出的雅致与灵秀,可以瞬间打动人心。仔细品味,他笔下的江南线条里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情。很纯粹,很明快。

吴冠中作于八十年代的《故乡》,非常写实。画面中,近处一组屋舍临水,旁生杂树。屋舍一色的白墙黛瓦,水面不见多少笔墨,多是留白,唯几痕春水波纹,六只鸭子。

这是吴冠中最典型的家乡风貌作品。细品之下,屋的形状,不过是线条“搭建”,屋顶墨色一块,屋旁水边的各种花树,虽然繁密,但线条明秀,初绿的芽呼之欲出。水面如镜,几缕波纹舒缓宁静。整幅画面,该繁的繁,该简的简,非常干净明丽,有一种空灵之美。

《故乡》



吴冠中很注重“形”的捕捉,括物以简笔,虽具神似,但往往容易失去精神。传统观念中多提“内容决定形式”,吴冠中却提出“形式大于内容”,而且成为他著名的绘画理论。

没有形,便不具地域特色。生于江南水乡的吴冠中更深地领会到大简即大美,美就在形的独特。

因为江南水乡早已如画般镌刻于心,所以观察、描绘时自然更细腻,更传神。他用纯粹的笔触,表达或深或浅的意境,几笔线条里,全是吴冠中对故乡的那份真挚的情怀,纯粹的情怀。这份“纯粹”也使得吴冠中的作品很直接也很容易感染人。

《江南水乡



因为对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所以江南水乡一花一草一水一桥一屋一墙,他都细细观察体会。

吴冠中还有一幅作品《旧故乡》,画中除了墨块屋顶异常突出外,便是线条的舒放流丽。画中其实根本没有白墙,我们所能看到的一面白墙,就是三笔完成,两笔“人”字形的屋顶,一笔竖线为墙线,剩下的空白,即是墙面。柳婀娜于墙边水边,干是粗线条,或直或弯,枝是细线条,或竖或扬,飘逸自如。除了墨色,画面中另有其他三色,一色为桃花色,一小株桃于墙边艳艳地开,一色为近水小舟上略施的一点土黄色,再一色稍多,便是柳色。柳色处理得堪称奇妙,少有人提及,妙在柳色不绘于叶,而仅在枝上。柳枝为二色,一色黑,一色绿。黑当为旧年枝,绿应是新年发。由此,这画名为《旧故乡》,真是意蕴十足。

一个“旧”字,也饱含着吴冠中对故乡深深的眷恋,画右上方随笔而题的一句“最是童年总入梦,纸上留我”,让人读来不由得感动心热。

南朝画家谢赫所提绘画“六法”中有“气韵生动”一说,后世有关“气韵”的画论也特别多。

从《旧故乡》中可以深深地领会出那些线条里的气韵,墨色柳枝,杂以绿枝,有气在其间流动,让人心生盎然春意。

《旧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线条之美可以说是扑面而来。整幅画作,中间四条流畅的线勾勒出一座石桥的轮廓,数笔横线组成台阶,一座江南桥粗放又诗意。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水面,几组线圈写意而成。其他的位置,画满了柳,全是线条,多是细笔,既有黑线条,也有绿线条,密密麻麻,间以点染柳芽,也是不着调似的,随逸兴而点。

那密密麻麻的线条,一点也不让人感觉乱。相反,却让人似乎一眼里就看到春天“花乱开”的美。在吴冠中笔下,江南的春便是这般,春绿争发,入诗入画。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七十五岁高龄时,吴冠中先生作了长度近三米的油彩作品《周庄》。苏州的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享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

在吴冠中的著作《画眼》中,他曾详细记录了《周庄》的创作过程。吴冠中曾先后十余年,在周庄反反复复地写生,共计约作了四十八幅画,然后沉淀再创作,终于完成了这幅被称为其“创作生涯的压卷之作”。

这幅画作,线条的密度极低,画面以大块的墨色描屋顶,白墙没有线条,一座水桥横卧画中间部位。桥两头,共有树三株,枝条披拂,细笔生韵。

吴冠中先生十年间不知多少次与周庄相见,细细揣摩,江南小镇的风韵与之神会,也是由此,他曾深情地说“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吴冠中用笔与墨的交织,线条与色块的交集,完成了他心中气韵生动的江南小镇。

《周庄》



吴冠中在写生过程中,不但追求“形”,而且也注重“神”,所以吴冠中往往几笔线条里勾勒出的都是物象之魂,或者说“灵”,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灵韵”之美。

提到吴冠中作品中的“魂之灵”,自然让人想到其创作于一九九八年的作品《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以湖石假山多且精美而著称。

看这幅画,最叫人深陷其中的,自然是大面积的湖石假山,一块块堆叠,看上去有随意之妙,却又透着奇恣之美,既有天真烂漫之趣,又有疏旷逸兴之韵。石由线条绘出,笔气奔放飘逸,下端池水与上端廊亭只作点缀,尺幅之间,气象万千。

吴冠中先生曾介绍这幅《狮子林》说:“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我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但将观众引入园林后,他们迷失于抽象世界,愿他们步入抽象美的欣赏领域。”

《狮子林》



吴冠中的这段介绍,尤其耐人寻味,他曾说《狮子林》是他创作抽象画的“上马石”。

其实所谓“抽象画”,即是以“形”之状统领“意”之内涵,又能引发人不同的思索。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说:“在这张画里我看到了禅宗的简劲之美。”德国建筑师奥雷·舍人看过这幅画后曾说:“我看见了节奏、韵律,我看见了连绵。看到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空间,看到了物质和非物质,从太湖石上,我看到了现代建筑最需要的东西—一半的人工和一半的天然。”

而我国音乐界泰斗郭淑珍在93岁高龄时看画禁不住说:“我看见了十个眼睛。这可能是吴冠中先生教给我们的观看的方式。我能看见强的地方,弱的地方,急的地方,缓的地方,这张画是一首完美的协奏曲。”

《狮子林》局部



这些由线条描绘出的画面,藏着画家的“魂”,你看不真切,却能感受到那股灵动的韵味。

线条不过是浓淡相连,粗细相间,色块不过是笔意疏逸,不拘一形,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是有“魂”的。

这在吴冠中先生多幅《江南水乡》里都有体现,水墨线条,呈现出气韵生动、婉约多姿的画面,画中景致简单,却给人意蕴无穷的感觉。在他笔下,几条线勾勒的水,是流动的,是活的,白墙黛瓦是生活,是生动的。

《江南水乡》


吴冠中先生的得意门生王怀庆曾有感而发:“所有真正的大师都是用线的顶级高手。吴冠中先生的线条是极具煽动性的……”

吴冠中先生的线条,确实非常有“煽动性”,他笔下的江南线条仿佛会说话,一笔里尽是画境,又透着语境,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意境。

而这种“线条之美”,也恰恰是江南最具特色、最有诗情画意的美。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美的律动,享受到美的意蕴。


说明:本文配图来源吴冠中画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冠中笔下春天,怎么可以这么美!
吴冠中笔下的丨江南
著名画家,吴冠中笔下水乡,他生于江南,长于水乡,对江南水乡有着浓
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画
江南好!风景日日新,还有江南画家画江南,能不忆?
吴冠中笔下的竹,绝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