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筱塘人致敬

       刊名书法—— 旭员
63
一本微刊

阅尽丰城文艺故事

文人笔下的丰城

23

厚板塘荷香

向筱塘人致敬

文/游四清

认识筱塘人,我是从一个叫涂士良的人开始的。

01

晨曦初露,一声似乎带伤的低哑的蝉鸣从稀疏的林叶间传来。三十左右的民间缝纫艺人涂士良从一间土屋里走出,含泪与村人告别后,便身背行李一路朝西而去。

清嘉庆年间,因连年的水灾旱灾蝗灾,人们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日子实在是无以为继。心有万千不舍的涂士良踏着一程风雨一途艰辛终在湖南衡阳落下脚。异地他乡,四处无靠,如何安身立命,养家糊口?涂士良似乎胸有丘壑,他请人制作了一幅门联,上书:诚信能裁七彩云霞,仁义可缝千山沟壑。他开了家裁缝小店,把这幅门联高高挂在店门两边。很快,小店的门槛让顾客踩破了半截。后来,他居然以“涂近仁堂”为商号,有规模地开始从事以成衣、布匹、当铺、钱庄为主的大宗业务。名因艺德随风起,财傍仁智如潮涌。涂士良渐成衡阳商界精英,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在口碑日隆之期,更得贵人助携。湖北巡抚杨建,两江总督彭玉麟在怀才不遇的悲怆之秋均先后受过涂士良慷慨资助,二人仕途辉煌腾达之时,也是近仁堂商号如日中天之际。尤其是,滴恩泉报的彭玉麟竟倾力保荐涂士良为二品“通奉大夫”(文散官名,清朝文官共分18级,此为第4级)。

古巷美人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几十年后,堪称红顶商人亦或儒商的的涂士良衣锦还乡回到筱塘厚板塘。他大规模地购地置业,按当时最流行最有品位的江南建筑风格标准开始大兴厚板塘,建屋宇庇村民、造书院育后人、立牌坊正乡风……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关于厚板塘的底蕴有多厚重,内涵有多深远自有上百种书刊详述,这里毋庸我多赘言。我只想介绍的是,如今的厚板塘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村落,2002年被江西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历史文化古村”。同年,丰城籍编剧兼导演的易华先生又在此地开拍《丰城剑气》这部电影。厚板塘由此便开始作为丰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向外界抛撒了出去。多年以来,我多次来过厚板塘,从一条古巷走进,从另一座古宅走出,我总感觉涂士良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浮现并牵引着我。走来走去,心,永远走不出也迈不出厚板塘……

电影《丰城剑气》剧照(演员:张金玲)

厚板塘只不过是筱塘乡北下村委会的一个小小自然村。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厚板塘比筱塘乡更有名气,比涂士良更有名气。然而,即便如此,但我却发现了每一个筱塘人似乎都因厚板塘而感到很有面子,又似乎发觉到他们的脸上还深藏着许多更有面子的东西。他们在东边的大嵊山上牧云耕读,在西边的清丰山溪抚琴清心,在南边的王家湖里邀月赏荷,在北边的清水港中弄水起舞。他们不愠不燥、温恭谦和,他们不卑不亢、荣辱不惊。脚下的每一寸山水都让他们默默地眷恋着、荣耀着,生活中每一个日子都让他们悄悄地满意着、憧憬着。

于是,有关筱塘这个地方,尤其有关筱塘这个地方的人更引起了我浓厚的探知欲望。

电影《丰城剑气》剧照

02

筱塘虽小,名字却颇有田园诗意。筱字之义乃为新竹,一簇新竹几处清塘,百业兴盛万千气象。去筱塘很近也很方便,距市区17公里的路程驱车只需二十几分钟便可抵达,一路宽阔得很,惬意得很。她座落于市区东部的一块冲积平原上,全域只有35平方公里的面积,15个村(居)委会,81个自然村,98个村小组,人口已逾24000人。境内大小池塘星罗棋布,河港溪沟纵横交错,人文古迹遍地珠遗,贤良高士枚不胜举。

其实,真正了解筱塘的人都知道。在筱塘,不止一个厚板塘,更不止一个涂士良,更多的厚板塘藏身于浩瀚缥缈的历史尘烟中,更多的涂士良隐身于人来人往的万千红尘中。

古楼上的新奇

在厚板塘的前世今生中,我极为推崇敬重的是涂氏的家风家训,我认为,这才是厚板塘存世最光灿、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也是涂士良留给世人留给筱塘人最大的一笔精神或灵魂财富。孝父母、友兄弟,敬伯叔、和夫妇,慎交友、训子弟,陆邻里、敦伦纪,恤孤寡、安本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蕴育着文明进步的诸多精髓和当今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题中之义,在厚板塘这些家风家训里均得到集中体现和高度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及许多领域里,更彰显出筱塘人的脱俗与不凡的胸襟气度。

筱塘人的公益情结德馨青史。涂士良饮水思源慷慨大义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文化名村,他的德行贡献世人景仰。其实,早在涂氏之前,筱塘人便明白并恪守践行着这个道理,或可以很准确地说,涂士良身上所具有的东西是筱塘的先贤们所赋予的。清咸丰三年(1853年),沙郭村温惠福父子因家境贫寒,被迫外出收购破铜烂铁当起了破烂王。一次,儿因价高一文收购一破铜炉,父愤而砸之。谁料此破物竟全身是金,复返寻主,未果。父子并未贪为已用,回乡悉数用于修建一桥,名曰青龙桥,并在村中挖一水井以福祐村人。在2007年版《筱塘乡志》人物传之历史名人一节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宋代至民国,志书中所列的15名历史名人都与涂士良一样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光点,他们几乎都是以守诚诺信、乐善好施等生平事迹载入志书的。最为典型,令人动容的是清时筱塘村人李志义,一粟一汗辛苦起家至万,然性慷慨,明大义,为村里建桥修路捐金过万,几近散尽家财。清时北下村人涂朗山,晚年倾尽毕生之蓄四处修路建凉亭,被人称之“方便家”……掩卷沉思,我想起今天我有所认识或接触的筱塘人李良彬、李丽等。前者为商界巨贾,丰城新余商会会长,性温和,谨礼数,其创业之初历经多重磨砺,酸辛无数。成功之初,他的勤恳诚信之品行众人仰之趋之,成功之后,其热衷公益之精神世人铭之感之。后者为政界仁贤,不仅克己慎行公务,为乡民济困解难也是情到深处,极尽已之所能。

李氏家庙

筱塘人的忠厚诚信佳话齐案。我所推崇的涂氏的家风家训其主题便是教诲人们遵循忠孝礼义仁智信。相传古时筱塘村人丁不旺,村民生活潦倒困苦。有一老妇在破窑前搭一茅屋为家。一日,一位风水先生夜宿其家,老妇见其疲惫羸弱,心生怜悯,遂杀鸡待之。晚上,风水先生只见鸡头鸡趐鸡脚不见其鸡身,心想:此妇为人还不忠厚,既杀鸡,何以藏好施劣。第二天黎明,风水先生郁闷离开。老妇送其一包裹,说,先生一路难以再遇人家,我待留此之物以解先生燃眉之急。风水先生打开包裹,瞬间泪目,原来是昨晚没见的鸡身。风水先生即刻倾其神力,助老妇一家觅一风水宝地并赐其种种方略。从此,筱塘村人烟日隆,繁荣昌盛。这个美好的民间传说说的是筱塘人的热情忠厚,但美好的传说在现实的筱塘人中屡屡得以真实再现。清时筱塘村人李金诺,拾巨金不昧,失主感铭于心,值年荒时赠李代谷千金石券,李笑而焚券,拒之。清同治七年(1868年),涂凤举在仕溪圩开设咸亨油盐杂货店。一日,天雨路滑,一老妪竟徒步万米前来买油。涂费解。老妪说,你处油好秤足,诚信在前,路远亦不苦。涂风举深受感动,仅为得到诚信二字口碑嘉奖,他不仅以青石修通万米泥路,且免去贫苦村民万元赊帐。筱塘民间有句谚语:窃我钱财窃草芥,失我名誉失命根。忠厚诚信从涂士良等许多筱塘人的人生事业从平庸到辉煌的过程就是个很好的印证。

莲溪书院遗址

筱塘人的至孝善行义簿云天。古时筱塘有一风俗,父母亡故,子必守孝三年,即使外地做官,也要辞官回家守孝。相传宋时李西麓,以孝心搭庐守母墓三年,每日早晚墓前恭跪一次以向母请安云云。三年后,庐前田畈中竟突生白莲,叶茎茂盛,花瓣肥硕,人皆以为孝心所感。明时李允德,偕弟贸楚南,平分财于弟。及弟家落,复以已财平分之。弟卒,乃倾财供其家,乡人交口称之。今人胡国根, 1980年部队退伍回厚郭村务农。时逢村里两位五保老人家遭火灾,他便将两位五保老人接其家中赡养,极尽人子之责。1982年冬,全家逢制新衣11件,两位老人便得8件。1984年,老人相继去世,胡国根末要政府和村里出资一分,个人为老人风光大葬。后来,他光荣出席全省先进退伍军人代表大会。3年前,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新华网等十几家媒体几乎同时刊发了一则这样的新闻《至爱亲情27年—丰城一孝女带父出嫁感动乡邻》。这则轰动一时的新闻说的是岒前村委会妇女主任贺玉连带着患病的父亲出嫁的感人故事,27年来,在婆家,贺玉连每天早晚一边服侍患病父亲,一边服侍患病婆婆,春夏秋冬,无怨无悔。李启耀,现为江西耀华学校校长,其妻长期患病几乎不能自理,李启耀自始至终精心照料,甚至不惜一切为妻治病。如今,他不仅是一名校长,还是丰城市一缕阳光爱心公益协会的一名负责人。他说,爱心就是天空的阳光,有了阳光,人世间不会再有冷漠、再有伤痛。

筱塘村古浮雕

0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物蕴一方景。大嵊山是筱塘境内唯一的山脉,原名大浱山,山上多半为石,一条曲折山涧将此山断开,形似两条石龙戏水。按“十二地支”排列,龙是辰的属相,浱字支解释义,则为二龙戏水。北宋(960-1127年),有傅氏隐士居此山腰,他甚恐有“乘龙在腰”欺神之嫌,于是将大浱山改为大嵊山。后查阅筱塘相关史记,有一说则是山上有一大神塑像,故得名大神山,后人们也恐上山有得罪大神之嫌,也就改名为大嵊山。无论何种传说,皆证实此地风物非同寻常。写了这么多,至此,我不得不信服地把丰城人耳熟能详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八个字郑重地放在筱塘这个地方。因为,我也确实找不到能比这更合适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要说建制年代,从东汉末年,筱塘的先民便在此定居。要说土地肥沃,此地素有“水产黄金地”“鱼米之乡”之称誉。上世纪八十年代,筱塘的鹅鸭养殖和蔬菜种植数量面积曾一度居丰城乡镇之首。要说人文古迹,更有些嚼头,筱塘村委会的筱塘自然村,北下村委会的涂家自然村都十分的有底蕴有故事。筱塘自然村的“筱塘十八古”“九巷十八井”之景致或逸闻千百年来世代相传,脍炙人口。北下村委会涂家自然村的古建牌坊多达百余处,远比厚板塘璀璨丰富,甚至与张巷的白马寨不分伯仲。清宣统二年(1910年),北下村创建贻谋小学。民国时期,国立中正大学教授王易亲题“贻谋小学”四字,书体苍劲有力,题字至今保存。凡此种种,筱塘人的勤劳睿智、筱塘人的崇文尚礼都在这一个个人文景点中闪烁着并照耀着后人。突然,人心顿生愧意,该两个村庄至今未能入选江西历史文化古村实乃我们文化宣传线的一大憾事。

竹林美女

筱塘自古书香弥漫。莲溪书院是筱塘乡一处最充满古韵书香的文物古迹,也是筱塘乡历史中最值得一书的荣光,如果今天得以重复当年面貌,它的影响力绝对远比今天的厚板塘更大更深更广。此书院遗地座落于筱塘自然村,系本村人氏侍郎公李琮于宋淳化年间(990年)从段潭湖茫村迁徙于此。据1999年版《江西通志》载,莲溪书院是江西宋代八大著名书院之一,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齐名。李琮曾招进士出身的周谔讲学于此,当时轰动朝野,慕名求学者趋之若鹜。莲溪书院因临池有莲故名,今莲溪书院遗址尚深深掩映在李氏家庙西侧的一片翠竹园里。躅踯其址,耳畔似乎传来远古一片琅琅书声,李琮周谔等名儒贤达正激扬文字,泼墨江山。

北下村古村

筱塘自古人杰辈出。莲溪书院其遗址旁的李氏家庙是筱塘村最神圣庄重,最体面荣耀之处。李琦等十大李氏进士,李万英等八大李氏举人描像赫然端悬于内堂两侧,印证着李氏曾经的显赫不凡。关于李氏家庙四字匾题倒是有一则趣味盎然的故事,此四字乃清时著名书法家李竹园题写。李竹园,字子实,号竹园公,筱塘村人。李竹园书宗苏米,楷草咸精,武艺高强,愤世嫉俗,却又狂放不羁,屡惹节外之事。一次闲逛一字画店,竟戏弄一美貌少妇,后不慎误伤人命,遂逃匿家乡,潜楼三年。时值李氏家庙重修,族人仰其才华,嘱其题写庙匾。李竹园因时刻感念家园厚土之恩,乃终日书写李氏家庙四字。此四字一经亮匾,迅得当时书界如云褒赞。如今,李氏家庙四字完好无损地仍然轩昂于庙宇门楣,日日述说着筱塘的人杰地灵。自古才子多风流。我们姑且不去惶论李竹园的风流代价,但在他的身上更多体现的是筱塘人的聪慧才华和对书法艺术的价值奉献。

古村缝纫女

筱塘才子剑邑堪表。清时李馨经史过目辄不忘,书法苍劲独秀。同时代之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傅宣中,工部主事、中宪涂翔凤及高士李滪等均学问渊博,文思敏妙,多有著书立说。尤其高士李滪,他隐居大嵊山恒日静坐,每预测未来之事,言之多中,著有四书讲义传世。文脉相传,渊源不止。在当今的筱塘人中,李良壁、冯国荣、李志勤、李运昌、李丽、涂信之、傅晓蔚等均笔如游龙、著作颇丰。筱塘不仅文人如云,学界、商界、政界、军界名流及民间高士、能工巧匠、新老乡贤亦如锦霞满天、芳菲遍地。今天,一大批筱塘各类人才从容自信,正在潜心谋划、众志成城地建设着一个新时代的新筱塘。现任筱塘乡党委书记周权自豪且底气十足地说:“筱塘确是块风水宝地,不仅有文化的优势,更有人才的优势。我等定当紧紧依靠可亲可敬的筱塘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筱塘崛起指日可待。”

后来,我问起过易华先生,为什么要选择在筱塘拍《丰城剑气》这部电影,他反问我,筱塘人的身上是否代表着丰城人敢想敢闯、勤劳睿智、开明大气、重情重义的一种锐气和情怀?我瞬间懂了他的初衷和选择,瞬间对筱塘人肃然起敬。

现任筱塘乡党委书记 周权

04

地因人而美丽,人因地而精彩。此刻,我正心怀敬意地走在夏天的筱塘路上,热烈的阳光里有沁心的稻香,有摄魂的荷香,有古朴凝重的书香,更有一股直抵人心的朝气。身边或远处,一群作家和摄影家追随着这些忙得不亦乐乎。我明白他们在找什么,也明白他们在忙什么。

本文作者(左一)和应九根、刘一汉、熊文、黄小玲等一批市内作家在厚板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丰城剑气》
古韵筱塘:莲溪书院与筱塘十八古
从剑文化对丰城地方文化的贡献谈“一句话”宣传
描写丰城的唐诗
远去的村庄,不变的村上人
2018,我的乡愁影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