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怨恨心理解救

    在微博等新媒体上,只要一骂官员及政府常常赢得诸多拥趸,而不管事情的对错究竟如何;

    一些恶意伤人案件,只要攻击对象跟官员沾边,就被一些人戴上“反抗”的帽子,这样的加害者也因此被称为“英雄”;

    甚至一些已经从改革发展中获取诸多资源和机会的名人与官员,稍不如意,也开骂泄愤……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这种动辄开骂的不良情绪在网络及民间舆论场上传导与扩散,反映了部分人心底的“怨恨”,这一心理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就会不断累积、扩散,恶化整个社会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提倡理性、建设性的批评,但动辄开骂、一味去仇视或指责,且成为一种“普遍性”倾向时,它的形成机理和社会效应值得我们深思。

    怨恨心理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为何快速传染?如何解救怨恨心理?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人民论坛约请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

    有专家认为,怨恨心理的产生有着结构性根源,由于“体制性迟钝”,对于民众的社会性伤痛不能有效及时地予以回应,久而久之,势必萌生怨恨;有专家指出,这并非某个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而是一种时代的焦虑症,根源在于急剧而持续的社会变迁;有专家强调化解怨恨需要理性回归;有专家建议社会管理应从“心”开始,从控制思维转向服务思维,社会心态才会更加和谐……

    需要强调的是,解救怨恨心理不仅要对个体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更需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如何提升社会“软治理”能力,已成为执政者亟待破解之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心灵清楚定位,主仆皆有尊严
理性的交易心理可以被训练出来吗?如果可以,要如何做?
青少年双相障碍可能像“抑郁症”一样,成为社会健康危机,该如何积极应对?
揭秘|婚姻情感专家解密婚外恋的心理根源
关于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