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聊聊弟子规~罗大伦博士
【一】聊聊弟子规 1-5 (一)父母呼,勿应缓 2014-03-26 罗大伦博士 今天跟大家聊聊《弟子规》吧,随便聊,我的国学功夫不深,但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网友互动踊跃,有那么多的讨论,超出我的想象,我把我想的写出来,供大家探讨。
很多人找我询问他们的身体问题,我在看到这些成人的时候,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性格或者习惯而病,比如,比较容易抬杠、喜欢看别人的坏处、对自己利益患得患失等等,久而久之后自己的负能量越来越多,这样身体怎么能好呢?可是他们却对自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改不了,这不是吃药能解决的。我心里很是觉得可惜,心想,这些习惯确实很多都是小时候养成的,真想让时光倒流,让他们的父母再培养他们一遍,可是,人生不能重复,现在可能他们要下大力气,自己做出改变(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压根儿改不了)。所以我很希望能提醒现在的父母一些东西,否则,孩子未来痛苦,一定不是家长希望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学习《弟子规》,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它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培养了孩子的奴性,是糟粕。我觉得这么想的人很多,这是现代中国很多人对儒家的看法。那么,真是如此吗?这《弟子规》里面到底有什么道理呢?是否可以用来培养孩子好的品性呢?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六个字。
这句的字面意思是:对于父母的呼唤,做孩子
的,应该立刻回应,不要让父母等待。
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呢?有的家长立刻提出,这种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会不会太严厉了?
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有位朋友听完我的课后,一定要请我帮助分析她女儿的皮肤问题,其实我特别忙,那天真的是挤出时间,在路过一个地方的时候,提前说你也来吧,我顺便看一下。结果这孩子来了,吓我一跳,不是她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她的情绪。这孩子上初中吧,脸色是铁青的,头发下垂遮盖到了眼睛边缘,没有一点笑容,她妈妈让她与我打招呼,她嘴里只是哼了一声,然后她妈妈在与我寒暄的时候,她把头趴到桌子上,左右滚来滚去。最后我简单分析了一下,告诉这个孩子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其实根源是情绪,但是对于这孩子以我的能力找不到开解的方法),最后告别,她妈妈对她说要谢谢叔叔,她眼皮都没抬,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头一扭就走了。她妈妈整个过程都很尴尬,一直在对我说现在的小孩子个性特别强。
这次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这种个性我首次见识,这个孩子的当天表现,可以说是毫无最起码的礼貌,对她母亲希望她做到的,她一样都没有做到。可能这个孩子不想来,是家长硬拖她来的,但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极其消积地对待吗?这样的情况长大了就会自然好转吗?说实话,我当时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可能难以融入社会。如果这样进入社会,也完全不会被接纳的。
我也很清楚,这个孩子不是青春期叛逆个性强等等,她的这种作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形成原因应该贯穿她的整个教育时期。
再讲个成人的事情,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了单位,有一天领导让她送一封文件给合作单位,可能这位硕士觉得应该由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去,比如办公室打杂的,自己是硕士毕业生,干送信这个活儿太丢人,所以很不愿意去送。那么,在工作中对自己不喜欢的任务,就可以不去做吗?这位硕士生是怎么做的呢?她领了任务,很不开心,就开始摔摔打打地把东西往桌子上扔,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离开时,把门很重地“咣”地一声关上,把经理吓得不轻。大家看,这就没法儿说了,您碰到这么一位下属会怎么办呢?反正我觉得这个领导没有培养这个学生的“自我”、“个性”,几次以后,立刻劝她离开了公司。
我想,这个硕士毕业生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仅仅是长大以后才这样的吗?我想大家都理解,应该是在家里做儿女的时候,脾气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因为,很多心理思维惯性,已经在儿童时期奠定了。
那么,这句:“父母呼,应勿缓”培养的是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呢?
大家可能会说,培养的是服从的习惯。我说,这可能只是表面含义,再深一层,培养的是:????????自己是与他人一体的,要互相合作的思维习惯。?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别人是一体的,大家活在一个圈子里,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没谁自个儿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与别人发生关系。在这样的圈子里,别人对你如何,基本上取决于你对别人如何。大家还别不信,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你发出什么样的信息,最后都会回馈到你身上。比如,你骂人,整天骂,结果如何?别人都会微笑对您?不会的,难道大家都是欠着您的?所以,别人也会用不愉快的态度对您。
因此,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谁都跑不出去,您要想生活幸福,嘘,记住秘诀:您必须和大家一起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比如,您在需要别人配合您工作的时候,向别人发出请求配合的信息,那么,别人会前来配合吗?
我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别人需要配合工作的时候,您对其他人的反应。如果平时与同事就有非常好的互动,大家感觉彼此和谐顺畅,很开心,那么,您发出请求信息的时候,别人当然也会欣然而至。
这是人世间的规律。
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要靠您平时的思维习惯,不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是习惯,您有个别人需要的时候,积极配合的习惯,这是思维惯性。而这个惯性,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少年儿童时期。
思维习惯有这么重要吗?可能国外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有利于我们理解它。
心理学家是一群很有探索精神的人(嘘,小声说,甚至有些变态),心理学家把猴子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猴子每小时吃240小饭团,小饭团放在一个小洞里,起初要30秒取到一个,这个速度只能吃到半饱。每天用这样的方式喂养猴子,那么,大家来猜猜,几个月后,发生了什么?猴子取得食物的速度会变快吗?
答案是:猴子熟能生巧,取食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吃饱。
可是,这只是答案的一半,另一半答案令人吃惊。当研究人员解剖研究这些猴子的大脑的时候,发现它们负责这一行动的区域的大脑皮层,明显变厚。
这意味着,大脑结构的进化,并不是用了几代猴子,而是短短几个月。
还有很多这样的实验,都提示一个结果,就是习惯会改变大脑结构,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就是习惯,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的一样。反过来,这种大脑结构的改变,让你自然而然地去做,这是习惯。
所以,大家看看,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我曾经转发过一个微博,写的是两个大学同学,同班,一起进入同一个单位,一个处处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另一个随意,完成工作就满足。若干年后,处处仔细的那个人,成为了一个著名品牌手机的老板,财产几十亿,另一个还在打工,每个月工资五千元。
当然,并非钱越多就越成功,但是,论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是前者多,因为养活了那么多的人就业,功德无量的。当时大家都评论,看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可是我要问大家,细节从何而来?是强迫自己去做的吗?很大程度上,不是每次的强迫,而是来自于习惯,儿时养成的习惯。如果儿时就有这样的习惯,工作后再培养,则容易得多。而第二个人,则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争取,所以进步不大。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要“父母呼,应勿缓”,其实,这是培养孩子建立一种习惯,一种别人有求,你要迅速回应的习惯。这是与别人良好互动的开始,如果您与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有如此的互动,那么,这只是一个演习,当它成为一个习惯,您在成人之后的工作中,习惯会帮您的大忙,会令您更好地进入与周围人的良性互动中。
现在的孩子,因为多是独子,所以家长呵护备至,导致很多孩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孩子不大会与别人分享。当孩子呼唤别人的时候,别人要立刻到位,比如喊父母,父母要马上出现,这是“儿女呼,应勿缓”,然后当父母喊孩子,却因为玩游戏而不予理睬,或者“别喊我,没看见我正在过关吗?”这样就不是互动关系,而只是单方面的,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现在看大学毕业生在单位的评价就知道了,曾经有凤凰卫视的一个朋友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平时需要我这个前辈时,我都立刻去帮忙,但是那天在电梯里,我拿着很重的摄影设备,旁边的年轻人都看着,没有一个说句话说要帮我一下,太寒心了!”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没有培养出“分享、互助”这样的思维习惯,而是觉得世界都是应该帮助我的。这样,他的良好互动越来越少,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
另外,我们中国过去有个词,叫“规矩”,规是圆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尺,这词讲的是每个人在社会中该遵守的规范,严格地说,“父母呼,应勿缓”也是一种规矩,过去的规矩是家长告诉孩子要遵守的,比如,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过我们:见到客人要鞠躬问好,吃饭时筷子不许插到饭碗里面,不许敲碗,走路老人先走,吃饭时老人先动筷子等。这些,是家长告诉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往往在没懂为什么的时候(当然懂了更好),就开始必须遵守了,这叫规矩。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规矩是没有用的,让孩子遵守规矩,会使得孩子丧失“自我”,没有个性。可是往往矫枉过正,很多孩子开始成为家里的中心,吃饭没有时间点,大家吃饭了,喊孩子,孩子往往玩得正开心,不加理睬,等过了一个小时,孩子饿了,家长再重做饭;家里吃什么,完全孩子说了算,孩子想吃什么家里立刻就去做,不想吃的,做好了一口不吃;吃饭时孩子吃第一口,老人都要等着等等,总之在家里孩子是中心,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性格张扬。可是,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孩子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因为那里不以他为中心,没有人像家里那样宠着他,所以他在那里无所适从,深受打击,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得异常老实,服从,甚至丧失自我。
这样的孩子,往往形成双重性格,遇到弱于自己的,张扬力量去欺压发泄,遇到强于自己的,性格立刻变得懦弱谦卑。两种力量冲突,往往会令他们找不到自我。
当然,家里的气氛是有异于学校等社会的,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家里可能也是一个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演练场,在这里稍微学会一些规则,一些规矩,使得孩子知道有这些社会规范的存在,这对孩子适应社会还是有好处的。
总之,社会是个协作的大家庭,在社会组织运转时,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儿童时期,能够了解到我们都是一体的,要和谐互动,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出一些互相良好沟通的习惯,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父母呼,应勿缓”很可能有着很深的意义,我们现在可以用心理学来分析,古代可能比较朴素,有效的,就留下来了,如果不懂里面的深意,我们可能会觉得它死板,把它当做糟粕扔掉的。
顺便说句,在讨论是否要教孩子规矩的时候,我用家里人吃饭做例子,有的家庭到了吃饭时间,孩子玩得高兴,因为长期没有给孩子规矩,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愿来行事,所以孩子往往怎么喊都喊不动,他要一直玩到自己饿为止,然后家里再给他重新做饭。那么是否要求孩子按照规矩必须来吃饭?有教育思路认为可以由着孩子,孩子饿了再吃,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我。其实,从医学的角度,要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因为吃饭时间会有节律,如果到了吃饭的时间没有吃饭,身体会照常分泌胆汁、胃液等,胆汁分泌却没有食物,成人日久会胆汁蓄积出现结石。胃液分泌却没有食物,如果时间长了,会消化胃黏膜,造成损伤,然后身体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在反复的长期的炎症修复中,细胞变异机会增加,会导致胃癌。所以胃癌与饮食不规律有密切关系,这是肿瘤医学给我们的信息。而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可能来自童年。当然,工作以后,也尽量
不要因为工作而改变吃饭节律。
以上这些,是写给家长朋友的,写的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这些内容的原因,这些内容里面是有道理的。至于怎么学习这些内容,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以后我们会探讨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养育孩子的心得经验,我不必操心,谁都知道风花雪月要比坐着写字舒服,但是看到那么多大人有着执拗的难以调整的心态,看到他们因此而导致自己生病,孩子也不健康,很是痛心。心中希望现在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日后避免,所以写了这么多,没有教育的意思,只是启发,希望大家多多探讨。
(二)父母命,行勿懒
今天与各位朋友聊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父母命,行勿懒”。之前在微博跟大家聊“父母呼,应勿缓”大家很欢迎,但是我在微博里征求大家对“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看法时,大家讨论热烈,小部分人认为应该执行,父母与自己缘分最深,父母的要求怎么能不去做?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条提出疑义,认为现在的父母就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对于正确的命令要执行,对于错的怎么执行?更有一小部分人直接指向儒家,认为这是糟粕,培养了奴性,扔掉算了,别客气。这些看法都很有代表性,其实说实话,虽然教育部门在推进《弟子规》教育,但是难度还是挺大的,很多家长认为这东西没用,尤其是要死记硬背,更是害人。所以心里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这,孩子还能学好吗?
那么,这《弟子规》真的是糟粕吗?里面还有什么我们可能未曾想到的含义?我们聊聊,聊的对您的心了,有所启发,皆大欢喜。聊得没道理,您觉得没用,那就当浪费了您一会儿时间,别生气,和儒家、道家的没有关系,是我自己瞎聊的,一己之见。
“父母命,行勿懒”,用白话来说就是对于父母的要求,孩子要认真去做,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延迟或者不做。
那么,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首先,我们要看大家的抵触来自哪里,大家之所以反对,是认为父母的命令未必都对,孩子如果真的做了,容易犯错误,误入歧途。
这么想是对的,古代的我们不评说,现代的父母,其实也很少接受过思想体系的教育,现在五十多岁的人,基本都是文化大革命后长大的。在那个时期,中国大陆基本上是思想空白,少有宗教信仰。国学砸烂了,民间淳朴的乡风被破坏了,外国传来的东西我们没学宗教,先学了性解放,学了商品经济,所以这个阶段,我们最大的信仰是钱,谁赚钱多谁就是成功者,为了成功,可以不惜代价。所以,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也被排污的化学废料污染了。这种情况下,自己有了孩子,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所以,学习《弟子规》谁最有压力?是孩子吗?其实是父母,父母首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多多学习,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合理的,有帮助性的建议或者是要求,否则父母整天要求孩子伺候自己的麻将局,您说孩子就必须执行吗?因此,我写的这些内容,基本没有给孩子看的,都是给父母看的,父母懂了其中道理,自己真正地理解了,才能教给孩子。
那么,在父母努力校正自己,努力提升的情况下,这句话合理吗?我们应该遵照《弟子规》去执行吗?这句“父母命,行勿懒”中,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简单的执行父母的命令吗?
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行勿懒”,所谓的“勿懒”,就是不偷懒,勤的意思,勤勉,勤劳。这是每个少年、青年都需要培养的品德。
为了说明“勤”这个字,我先讲个真实的经历。
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在北京想租房子,房屋中介给推荐了一个公寓,当时房东也在,正好那个房间现在的租客也在,于是我陪同朋友与房屋中介和房东,一起去看看。那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小区,类似酒店公寓似的房间,现在的租客,是一位年轻的女模特和她的男友。当时正好这个女模特在家,她开了门,非常年轻的女孩子,然后,我们进了房间。
大家知道我的第一感受吗?就是震惊!极度的震惊!整个房间,她和男友正在居住的房间,我无法形容那种乱,就像是把所有的衣服往天上地上随意扔一个星期,最后能达到的效果!满床都是衣服,厨房的洗菜盆里面都是没有洗的碗,他们叫的外卖吃过后的废弃饭盒就扔在地上,房间里面散发着难以忍受的味道,所有的东西都是乱扔的,没有一个是认真地摆在那里的。
这绝对不是他们因为近期要搬走了没收拾的结果,应该是无数日子沉积下来的,那衣服在地上散乱堆得已经很高了。当时房东都傻了,估计他从来没有看过房子,不知道已经被折腾成这样了。我的朋友也晕了,立刻决定不租这个房间了。我们都想尽快离开那里,因为几乎一刻都无法呆下去。
这是我一生中看到过的最乱的房间,而且,严重地超出我的想象无数倍。
我估计,这就是个北漂的女孩子,但是能租住在这样的公寓,我觉得应该不是混得很差的,可是,她和她的男友,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呢?他们每天出门都打扮得光鲜华丽,但是自己住的地方居然如此混乱不堪,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情况,说明这对情侣,几乎毫无持家经验,懒字当头,在家里是父母照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地过日子,当离开了父母,自己不想做任何家务,所以吃完了盒饭连盒都不想扔,懒得。衣服不想叠,到处随意扔,层层堆叠,看着更头痛,更不想收拾了,至于擦桌子,连桌子都堆在杂物中找不到了。
这对情侣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父母没有培养好,没有训练他们要讲究个“勤”字,不要懒,至少家务要自己动手,这些都没有。
这是个案吗?我再举个例子,我父母在老家有个房子,租给一家公司几个员工住,也就当他们的集体宿舍吧,有一天,我回家探亲,正好接到物业电话,说房子漏水,让我去看看,我很久没有去看这个房子了,一进去大吃一惊。我曾经住过的这个房子,现在里面已经破旧得难以形容,各种东西堆得乱七八糟,没有洗的衣物、袜子扔在椅子上,地板上,味道难闻,他们的床上被子没有叠,被褥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过,气味刺鼻,厕所里面更是脏得不堪。我当时真想说这房子不租了。这些租客,是一个公司的白领,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晚上居然住在这样的地方,自己却毫不想改善。为什么?因为没有养成“勿懒”的习惯。
我在“父母呼,勿应缓”那一篇说过,习惯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理智上想要做就可以做到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都知道应该做,但是就是懒得去做,不愿意行动,除非是做大事或者毅力强的人。那对情侣一定也知道屋子乱不好,但是理智没有足够的动力让他们收拾,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可是,如果这是习惯,则用很少的心理动力,就会去做的,因为习惯了。所以习惯在人生中地位重要。那么,习惯都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我觉得人的大多数习惯,是少年儿童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各位家长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要以为等孩子懂事了,跟他讲清道理,他就去做了,不一定是这样的,当然懂道理了再培养习惯也可以,但是,这也很有风险。等懂事了,你跟他说道理他很可能会跟你对抗,用各种懒惰的理由反驳你。我见过很多家长企图讲道理,但是碰了一鼻子灰的,因为孩子长大可能已经开始叛逆了。所以当孩子大了,就不见得容易养成习惯了,可能你讲的道理都接受,就是不去做。反而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可能孩子都不懂为什么,但是因为这是习惯,所以就执行了。以后再明白道理,则锦上添花。
我们家在东北,儿时吃的是酸菜、大酱,结果一辈子的饮食习惯都是如此,我妹妹之前在澳大利亚生活很多年,每次回来之前,我们都问要准备什么爱吃的食物,她在上飞机前都回答:“准备好酸菜,黄瓜蘸大酱!”澳大利亚的西餐当然不错,就是吃不惯,觉得无法忍受,这是饮食习惯,不是长大讲了营养学道理,明白了就可以改变的。
勤劳的习惯也是这样,小时候养成习惯了,就一辈子顺顺当当地去做;没有习惯的,则要努力改变自己,累得心理能量都快用光了,也往往做不到。
我在“父母呼,勿应缓”文章里面也讲到了,现在国外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研究的结果,习惯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习惯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令大脑皮层改变,而这种实质的改变,反过来会令你本能地更容易去做事情,这是习惯。
曾经看过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国外一个大公司招聘,职位诱人,很多人应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怎么选人呢?人力资源的领导最后选择了一个小伙子,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细节,当时地上有张纸,其他候选的人都无视而过,只有这个小伙子蹲下来,把纸捡起来。这个细节让公司看到,判断这个小伙子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所以最终选他,而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小伙子也没有辜负公司的选择。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公司里面,每天都在发生,您以为一个员工的态度上级看不到?不会的,您的任何细节,其实大家都互相看在眼里,有良好习惯的人,处处会积极主动,而懒惰的人,每个环节可能都差那么一点,最后工作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习惯不同而已,习惯不同,甚至导致人生态度不同,积极主动者,越来越积极,懒惰松懈者,越来越觉得没劲。
我曾经问一个国外汽车的工程师,德国生产的这个品牌的汽车,和国产化后的质量有什么不同,工程师回答我:“说技术问题您也不懂,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某个环节的线圈要求绕五圈,德国工程师严格地绕五圈,一点都不会改变,严格执行,我们的工人很多态度就是‘差不多就行’,一般四圈半或者六圈也都是常见的,所以你说有没有差别?”这话让我很是震惊,其实“行勿懒”,也包含了严谨的意思在里面,“差不多就行”是很多职场人士的观点,这是中国的产业与国外长期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当然,成人以后,也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但是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很多人都会在改变习惯上败下阵来。如果能够在儿时养成好的习惯,尤其是勤勉严谨的工作习惯,这应该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的礼物,您说呢?
现在,我们可能理解了“行勿懒”,是培养孩子“勤”的习惯。那么“父母命”怎么理解呢?这,又是想培养什么习惯呢?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的,是抚养者和教育导师的角色,从导师的角色出发,会让我们做很多事情,即所谓“命”,这些命令,我们分析一下,绝大多数都是什么性质的?是赚钱的吗?显然不是,是赌博等坏事吗?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都不会这样,那么是什么呢?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呢?应该是的,这是培养一个人的过程,基本都是学习生活的技能或者是其他为未来准备的知识。
那么,我们接着问,这些“父母命”,父母的要求做的事情、学习的事情,都是为父母他们自己去做的吗?
我估计答案都是否定的,父母是天下最无私的人,父母所要求的,虽然命令发自父母,但是最后受益的人,是孩子自己。
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学会人生最重要的“道”,很多人把“道”讲的神秘莫测,其实“道”非常简单,大道至简,道的内涵之一,就是世界是一个整体,您坦然从容地发出善的信息,为众生做事,最后会回馈到您身上,做的越多,您自己越幸福。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
举个生活中的小事情,父母让孩子去买几盒巧克力糖,孩子可能一溜烟就去了,因为他自己有利益在里面,他从嘴馋的角度出发也要立刻去,这是自私的角度,人生来就有自私的本能,为了生存嘛,孩子是因为嘴馋。但是如果你让他去买瓶酱油,他可能就支支吾吾,说我正在写作业,我比较累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觉得这东西跟他没有关系。
可是,我们要告诉他的道理是: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所做的,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比如晚餐上孩子最爱吃的那个红烧排骨,正是酱油配合做的,如果没有酱油,也没有美味的晚餐。
所以,父母“命”的,长远来看,可能正是孩子需要的,如果仅仅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他自私,不愿意去做,则很难形成好的习惯、勤勉的习惯,如果能把这个道理讲给他,或者就先让他去做,然后让他有所了解,则对孩子的习惯形成也会有所帮助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子,家长都是当做宝贝来呵护的,不敢也不舍得对孩子严格,孩子做一点艰苦的事情就觉得心疼。所以现在的孩子,说句公道话,自私者多,很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别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则哭闹不已,无比痛苦,其实他们心中可能连父母都没有。这样的孩子,走向工作岗位,会处处难过,因为那里是要大家互相协作的,那里整天的工作,都是来自上级的命令,看似都是为公司做的,与自己无关,很多大学毕业生,只做自己工资内的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做,有的连分内的事情都觉得是给公司做的,与我无关。
可是,您没有想到,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您的公司做大了,您的工资也越来越多。而且,您是借用了公司这个平台提升自己而已,那些收到五千元工资就只作五千元事情,多一点事情不做的人,五年后可能还是五千元工资,没有提升,因为你没有打开自己的“量”,而不在乎这些,为大家多做事的人,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能力,五年后可能已经年薪很高了。
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因为他创业开始就发愿“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为公司全体员工而奋斗,结果他的公司日益壮大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养活了更多的员工家庭,员工的收入也增加,这是功德,而他自己,也成长为日本经营之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是一体的,您为大家做事,最终世界也会回馈给您的。
我们人生发展成长的过程,其实都是努力去除自私,为大家做事的过程,谁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则会更加幸福坦然,更加丰盛从容,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则会在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中生活,道路越来越窄,最终身心俱疲。这道理,不是每个人都会明白,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是如果看了《道德经》,学习了国学的这些道理,懂了,应该是好事。儒家更多的是讲流程,让你去做,在做的过程中,道理就出来了。如果我们不理解,先狐疑流程,最后则难以达到目标。  
因此,这个“父母命,行勿懒”的深层的含义就是:父母要求你做的,你不要偷懒,要勤勉去做,这会培养提升你自己,因为这些都不是为父母而作,是为你自己成长而做的。
这是一个逻辑关系,适用于整个社会,成年以后尤其需要,如果我们在家里多演练,在儿童时期,能够培养成这样的习惯,则孩子在成人走向社会之后,会轻松很多,幸福很多。
学习《弟子规》,学的是一个方向,一个态度,古代和现代生活细节一定有所不同,您不能用细节来抬杠,说细节死板,就抬杠是不对的,您不是想进步吗?那就把里面的态度学来,提升自己。抬杠,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人家的观点本来内涵是对的,您用外表的细节来抬杠,反而让自己站到了正确的对立面,设置了自己的“知识障”,何谈进步?
《弟子规》的这些内容,再深入思考一下,对您育儿是否会有更多的启迪?
(三)父母教,须敬听孩子的教育是个难题,现在的很多父母,都被我称为“无证上岗”,因为自己还没有什么思想体系呢,文革后长大的,思想体系该砸烂的都砸烂了,脑袋里面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充实,自己在社会里面还困惑多多,跌跌撞撞,整天为平衡不了心态而苦恼呢,身体还因为不良情绪而生病呢(我见到的绝大多数患者的身体失调都与不良情绪相关),这个时候,有了孩子,心中也是惶恐,拿什么来教育孩子呢?于是,翻书,怎么育儿,学习国外经验,但是又不知道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其实,我们古代的也有,很有道理的,我们聊聊,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
今天我们来看《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父母教,须敬听”,这话有什么含义呢?
这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母教育孩子,孩子需要以恭敬的态度,认真听取父母的话。
很多朋友会说,这句话也太简单了,不就是认真听父母的教育吗?人生往往如此,刚开始看似简单的事情,深究起来,内涵很多,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里还有什么很深的道理。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弟子规》上来,就连着讲四个“父母”如何如何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平时看,容易觉得这是四个问题,各自讲解,其实,这四个行为,是有次第关系的,是层层递进的,是教导孩子做事的一整个过程。
首先,做一件事,父母开始召唤孩子,这是第一步,《弟子规》要求,当父母招呼,孩子应该立刻回答,有所反应,这是积极呼应的表现。
然后,第二步,父母命,就是父母开始布置任务,让孩子去做什么,这时《弟子规》要求孩子不要懈怠懒惰,应该很勤勉地立刻去行动。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狐疑,怎么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事情呢?应该把道理讲清楚再做啊,否则强制执行不符合道理啊?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您以为古人会想不到吗?
大家看看下面的程序:“父母教,须敬听”,这是什么,就是父母布置了命令之后,在做事的同时,或者做事之后,要给孩子讲里面的道理,如何去做,做的心得是什么,这是“教”,所以古人不是一味顽固,只让孩子去做,不讲解其中的道理的。而且,古人还写了下面的步骤。
第四步:“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在讲解过后,如果孩子做事还是出现了不该犯的错误,尤其是在前三个步骤,出现了问题,父母除了讲解,还有批评,对于这种批评,孩子要认真听取。
所以,大家看到了,这是有着递进关系的四个步骤,做家长的一看心里该跟明镜似的,就知道这基本涵盖了教育孩子的过程。这四个步骤,甭说您是是古代的,现代的,您是中国人,还是老外,只要您教育孩子,都应该必备这四条步骤,除非您准备彻底反传统,反文化体系,完全不教育孩子,像放羊似的散养,可以不关注这些。但是,话说好像老虎教幼崽捕猎也是这么教的吧?
所以,不可以觉得《弟子规》里面的父母只会命令,强令孩子执行,不是的,还有后面“指导”和“纠正”两个步骤呢。
这样,我们明白了,这个“父母教”的“教”字,讲的是对孩子做事的指导、教育。这里面对父母也有要求,就是要把做事的目标,为什么做,怎么做,怎样做才好,做的结果可以是什么样的等等,要教给孩子,这是真正的“教”。相信每个父母,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那么,为什么要孩子做到“须敬听”呢?这里面,提出的重点是一个“敬”字。
所谓“敬听”,就是应该怀着恭敬、尊敬的态度来听父母的教导。
我们通常说恭敬,但是“恭”和“敬”在古代还稍微有点区别,古人说“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意思是外貌表现出来的叫“恭”,内心的态度叫“敬”,所以“恭”是内心的“敬”的外部表现。
那么,对父母的教导,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要以“敬”的态度去倾听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敬”?
通常的解释是:尊重,有礼貌地对待;谨慎,不怠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和态度呢?我们仔细分析,应该是觉得自己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助、关爱与护佑,这样会产生“敬”的感情,比如:“敬天爱人”的敬,对父母的敬爱等等。另外,有的时候,觉得其他人有着他们自己的优点,自己一时还做不到,应该努力去提高,此时也会产生尊敬的感情,比如对竞赛对手的尊敬,看到了别人的优点“肃然起敬”等等;还有的时候,是觉得所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容不得差错的时候,会以“敬慎”的态度去做,但是这种含义现代人的体悟可能已经非常少了。
实际上,“敬”的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人生修养的一大途径。一个人,当他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体的,谁也不能离开谁单独存在,自己的存在,一直依赖着周围一切人,一切事物,我与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的时候,心中才能升起真正的“敬”的感情,会对这个世界,对周围所处事物产生敬意。
有了“敬”,才能更好地做到谦虚,做到认真谨慎,做到真正的包容。
这是在“道”的层面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与周围世界密不可分,浑然一体,你的生存,有赖于整个世界,你必须心存敬意。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说:“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哪怕是低贱的负贩者,也必然有他们可尊贵的地方,需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生活中,观察到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很容易看别人的好处,看到每个人,都会发现有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找到其中令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愉快、认真地对待,即使自己遇到为难刁难自己的人,或者遇到挫折,也会找到其中有益的地方,这是一种人;另外一种人则相反,看到什么都烦,除了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之外,看到谁都要找他们的缺点,然后觉得他们一无是处,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找不好的地方,这种人,擅长挑错,觉得一切人都不如自己,用蔑视的眼光看所有的人。现在我们的社会培养了很多这种人。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两种人之间,有时候倾向前者,有时倾向后者,不用我说大家就知道了:我们如果想要幸福,应该努力向着前者学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你对周围事情的态度,是否对世界心存敬意。有的人,充满一颗感恩、尊敬之心,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应该有值得学习、值得尊敬之处,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学习,遇到刁难自己的人,都会去努力找对方令自己敬佩的地方。而另外一种人,对生活缺乏尊敬,觉得别人都不如我,很多人都是废物与骗子,这样想,自然毫无尊敬之心,也不会快乐地对待世界。
在中国古代,学者们一直把“敬”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孔子认为敬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礼的核心。“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一个人在按礼节去做事的时候,内心没有敬的态度,这种内外分离的样子在孔子看来是没有可取之处的,可见孔子对敬这一内心修养的重视。所以,孔子更注重敬这种内心培养,认为“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当子路问孔子该如何成为“君子”时,孔子就说了非常重要的话:“修己以敬”,里面把“敬”的培养作为了提升君子修养的最基本、最起码的手段,这是境界很高的话,没有对世界的透彻的感悟,是无法提出“修己以敬”这样的要求的。
荀子是儒家的另一位大师,他与孔子一样,认为敬是礼的内核,是“仁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敬的态度,都可以让我们进步:“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在这里面,荀子的意思非常清晰,就是在敬的状态下,做事的态度一定严谨,不会怠慢,这样做事怎么能做不好呢?
但是现在,我们社会对“敬”的培养是不够的,比如对工作,“差不多就行”的态度非常普遍,甚至成了中国式糊弄,很多出口产品在国外都被与“价格低廉、质量差”划上等号。
人与人之间,我们现在也缺乏最起码的尊敬,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自己的利益和尊严才是最重要的,警惕、指责、谩骂的斗争思想随处可见。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实际上,“敬”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良性调和作用。
现在的儿童教育,则对敬的品质培养,可能更加荒疏,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街上看到,几岁的孩子对父母动粗,有的是开玩笑地打,把父母当做怪兽,自己是奥特曼,但是孩子的手脚没有分寸,我见到过把父亲的眼镜打飞者,有的是围着母亲狂打,口中念念有词,这在我的观念中,简直匪夷所思,我当时诧异地看着,我觉得他们的父母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情也是很尴尬的。
还有的是真的发火,有的孩子父母没有给买什么东西,就开始发火,很小的孩子,居然可以拿起什么东西就往父母脸上打,这样的事情见过一些,与有的朋友探讨,有的人说这是孩子可爱的地方,是天性彰显的地方,值得赞扬,有的说是不懂规矩,我是赞成后者的,孩子偶尔这样可以原谅,因为毕竟是孩子,但是,如果经常这样,则要思考是否家长的教育有问题了。
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在父母教育指导孩子的时候,孩子需要以尊敬的态度倾听,这个“敬”字,非常关键。这是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敬”的品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与未来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一个模拟场,您别小瞧这些细节,孩子的生活可能都是小事,但是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却培养着他在未来社会中的种种品德,他的生活没有大事,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有着未来的萌芽。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每天辛苦抚养,所以从本能上讲,孩子对父母是充满了感激和依赖的,在这种感情中,孝与敬会自然产生,庄子所讲的“以敬孝易”,就是说的以敬的形式来行孝是很容易执行的,敬是孝的出发点,以此外推,逐步提高,才可以广被天下人。父母应该因势利导,在这个阶段来培养孩子的“敬”的能力。现在很多父母不懂这个,对孩子过份溺爱,让孩子感觉到大家对我好,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最终成为了小皇帝,此时不但没有“敬”,而且会越来越觉得不满足,稍有不够,就会觉得世界是亏欠我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敬”的能力一点都没有被培养起来,当他长大,走向社会后,可能在与人合作方面,会变得难以协调,甚至会变得非常狂傲,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做事会阻碍重重,而且在个人修养方面,会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而无从进步。
在孩子的不同的年龄段,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来调整方法,但是,对于“敬”的品质的培养,父母的心中是必须有数的,不能因为自己对此没有认知,而忽略了这个品质。
因此,大家看《弟子规》里面的细节,其实可能包含着一些重要的道理,如果逐步奉行,会培养出孩子很好的品质。这句“父母教,须敬听”也是层次清楚,在孩子有了敬的心态后,自然能够认真倾听。大家都知道,同样听一件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别人说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可能讲的态度方式未必妥当,但是因为你自己有恭敬的态度,比较虚心,因此就会忽略掉其外表的不妥,及时地选取,如果听到错误的言论,也会冷静地分析他的来龙去脉,客观地给予评价;可是,如果你没有敬的态度,心气浮躁,瞧不起别人,即使对方说的是对的建议,可是也会因为影响自己的自尊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再去听取,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成人社会非常多见,我觉得这与童年的品质培养密切相关的。
不知道这样理解“父母教,须敬听”这句话是否合适,是否能让大家有所启发?
当然,现在的父母,也是上一辈人的子女,所以,在学习讨论《弟子规》的时候,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到,认真调整自己的状态,才可以去以身作则地教导孩子。
以上只是我的观点,我在微博上提出了关于如何看待“父母教,须敬听”的问题,网友们回答精彩纷呈,令我赞叹,很多人谈得都透彻深入,洞悉本质。下面把部分网友的观点贴出来,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启发!谢谢各位网友!
—————————————————————
水煮饺白粥:怎么教怎么听大多数即是儿女亦是父母,思想观念格格不入。老人教,我们听,不代表听进去了,听只是形式上的尊重。正因为上一代对我们的随便和忽略,才涌出对现在这些小孩的特别关注。教已经过时了,如何做父母,做自己是如今的弟子规。不要指望老人反省,指望自己老了别糊涂就行。
求教_50423:“一个在家里连父母的话,都不肯听的人,跑到外头,有可能听别人的话吗?一个人不肯听别人的话,还有人愿意教他吗?没有人愿意教他,怎么可能学得到东西呢?”
心安则道融: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几个教孩子仁义礼智信?常常说的应该是,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谁谁的孩子考试如何如何?父母本身就充满焦虑攀比的心如何教育孩子。
青春飞扬朱泓帅:古代汉语特点是先知道后理解。此句重点字为:教,教育、指导;敬,尊重、信奉、慎重。父母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尊敬、恭敬的聆听。现实情况下,此句特指:父母等长辈就特定事件,为我们提出建议,所以,我们或孩子要尊敬的听完,一不可随意插嘴辩解;二不可态度不敬,三要依事因理辩证理解。
因孩子成长年龄不同,对于敬听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幼年、少年多是说明,命令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多是因势利导的说明指导方式。对青年以至成年,多是沟通了解方式。本句其实更应该让家长反思:如何教,教的方式和方法,孩子才能听、肯听。良好恰当的表达更是文中“教”的基础。
中国最土郎中:接罗博士这一话题我讲个真实故事,我的30年老邻居是个贯偷,但有意思的是他从不让儿子偷别人家的东西,小孩子与我儿子一年上学,现已长大,在外地打工,挣了不少钱,其父已金盆洗手从良。小偷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小偷,中国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此,父母教,须敬听。
小季1980:敬听,培养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现在的孩子喜欢表达,漠视倾听。然而倾听才是良好学习的开端,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虚心听教的习惯。当然前提是父母也要修炼自己,教育孩子要有理有法。
小宇2011围脖:现在的教育是个所谓讲究个性和自我追求的时间段,如果要套用以前的“父母教,须敬听”,这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些,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过于严格甚至迂腐,那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去敬听了。父母教的时候,不妨放下些高高在上的姿态,先让孩子有个愿意听的心态,然后慢慢沟通,等到孩子真正理解了父母的教育,从而孩子从心里真正能尊敬父母的时候,哪怕表面态度未必尽敬,其实心里也会仔细斟酌的。为什么说表面态度未必尽敬,因为有些年龄段的孩子觉得说“不”是长大的一种标志,也就是青春期叛逆期,我们也都经历过。所以也要容许孩子去拥有这个过程。这些只是自己和孩子的心得,未必适用所有的人,谢谢
一条小尾巴尾巴鱼儿:感觉所谓的敬听即有恭敬的意味,又有兼听的智慧。理解老人说出此话的角度和用意,尊敬这份心意。但未必严格按照老人说的办,这就需要兼听。
小季1980:我是从事小学教育的,现在的孩子,上课没等老师说完问题,就举手乱说一气,对同学、老师的发言也不能认真分享,课堂纪律出奇地差,说到底,这个社会浮躁的风气,在小学生身上就体现出来了。其实反思一下,我们从小的家教,是否重视了“父母教、须敬听”呢?
(四)父母责,须顺承今天与各位朋友讨论《弟子规》的这句话:“父母责,须顺承”,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不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吗?不是要讲平等吗?为什么《弟子规》却让我们在父母批评时,要无条件地、逆来顺受地全部接受呢?这样做符合现代价值体系吗?
《弟子规》上来,就讲了四个“父母”的行为,孩子该如何反应,分别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条,是父母教育孩子必须经历的四个步骤,古人对此考虑比较细致。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两个字,是“父母”。
《弟子规》上来就讲:“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把“孝”字放在开头第一位置,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关系,是最初遇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很多影响甚至我们很久以后才能意识到。
我们可以随意从街上拉一个陌生人过来,问问他,从现在开始,你免费为我服务,每天免费为我做饭,免费逗我开心,我去厕所,你要免费为我料理手纸问题,要随时关注我的情绪,不开心要开解我,我有问题要随时替我分忧,我想听故事了,要免费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一个故事要来回读几十遍。
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吗?路人想必是不会的,能做这样事情的,只有您的父母。
父母的恩情,是难以言表的。我们做婴儿的时候,哭闹打骂,父母都是顺承的,没有一个父母会跟婴儿怄气,我们对别人的大小便可能觉得厌恶,但是对婴儿的一次次换尿布却从未厌倦。
我小的时候,家在沈阳,但是母亲的工作关系还在沈阳边上的一个城市辽阳的灯塔县,所以每天要抱着我,去通勤到灯塔上班,每天火车往来就一班,所以要起早出发,抱着我,带着包我的各种包裹,拿着小暖瓶,里面是我的早饭,然后纵贯走过辽宁大学的校园,到10路车站,乘很远的公共汽车去南站赶火车上班,现在很多人说乘地铁上班艰难,其实跟那个年代比,差远了。有一次,下大雨,母亲说她走到操场,全是水,地很滑,她一下跌倒,伞摔在一个地方,我被摔到一个地方,行李在一个地方,她在一个地方,当时她实在没有力气了,坐在雨中放声大哭。现在,每次母亲提到这事,眼泪还会流出来。
下了班,还要抱着我乘火车往回走,但是那个时候的火车,经常是没有准点的,母亲说经常到沈阳已经很晚了,有一次下大雪,到沈阳已经半夜了,出了火车站,什么公共汽车早没有了,当时母亲万念俱灰,但是后来看到有辆部队的车,就上去问:“同志,你们去哪里?能不能带我一段,剩下的我自己走。”当时解放军战士看到我母亲确实艰难,于是说他们是沈阳炮师的,正在接首长,等一会儿可以带我母亲到辽大。后来多亏这些战士,我母亲才回到家里,然后第二天,又要起早上班。
当时,我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在襁褓中酣睡,可是母亲却吃了这么大的苦。
到现在我这么大了,我每次出门,母亲也是一直操心,每次我走的时候,看到母亲在阳台上远远地望着我,都会心酸。我写过,有一次我要出门,母亲清晨一大早起来,早早煮了鸡蛋,等我出门时,一定要放到我包里让我带着,我当时觉得没有时间吃,就推辞,结果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让我放到桌子上面了,后来开车,都出了锦州了,一路上一直在后悔,那是母亲的心意啊,我为什么那么不懂事呢?为什么一定要逆着她的心意呢?我想她实在是希望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可以帮助到孩子,所以煮了鸡蛋,我为什么那么不通人情呢?后来想起,流泪许久。
所以父母的恩情,比山大比海深。

很多人说父母脾气也有不好的!做人也有品德不好的!凭什么教训孩子!各位,一定要清楚,我们不是说你长大了如何如何,我们讲的就是你在婴儿时期,还未能言语,每天还随意拉撒的时候,还在本能地索取乳汁的时候,父母对你的照顾,无微不至,未有怨言,让你成长为人。这就是恩情。所以有人问孔子你们儒家怎么那么迂腐,为什么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孔子说看您的感情即可,然后他说了一句非常令人动容的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你生下来,是婴儿,整体吃喝哭闹,全无自理能力,父母含辛茹苦照顾你三年,你才有了生活的能力(其实孔子这里客气了,三年哪成啊,三年就扔街上还不饿死了,后面要照顾的路还长呢)。
基于这种恩情,对于父母,我们要存感恩之心,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回报。前几天春节放假过后,我说要多陪在父母身边,母亲都说你快去工作吧,你的工作重要。我说您不用管,我能陪在父母身边几天是我的幸福,父母都快八十了,下辈子,不知再见或者不见,珍惜现在的缘分吧,所以我一定要多陪几天,但是,母亲还是坚决地赶我走,让我去工作。很多孩子在外地工作,每次打电话,父母都说身体很好,一切都好,结果回到家,发现父母身体不好,但是为了孩子能安心工作,没有把不好的消息告诉孩子,这样的事情,我常常听说。这就是父母之心,从来没想要回报。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恩情,必须心存感恩。
所以,我们做很多事情,要从这段感恩出发。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这里讨论的是与父母的关系协调规则,关系的双方是父母和孩子,基于父母的恩情,我们该怎么做。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句“父母责,须顺承”。“顺承”二字,《易经》里面就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里面就出现了“顺承”,那么,到底什么是顺承呢?
首先,什么是顺。
顺字,左边是“川”,意思是河流走的方向与理路,右边,是“页”,这页是什么意思呢?最早的时候,这个字代表头部,是人体的头的本字,上面是一个头,下面是两只脚。那么这个顺字与人体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们人体从头到脚跟,大家可以发现,是有个顺序的,比如汗毛都是向下的,动物的鳞甲也多是向下顺的,所以古代说从头顶到脚后跟(从头至踵)这个方向,叫顺。“川”和“页”合起来,就是顺着事物本来运行的方向,不逆行,就是顺。
所以我们有了“顺势而为”这样的词语。
“承”字比较好理解,就是接受的意思。
“顺承”,要求我们要态度上做修炼,不要逆着当时父母的心情,坦白地讲,这是一门功夫。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与人沟通是很有讲究的,说话的方式等等都很重要。人人都需要尊重,都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可是,当你说件事情,对方毫不客气,跟你大唱反调的时候,往往同样的事情,沟通的结果大相径庭。这就是逆势说话的结果。有的时候,同样的话,如果能先考虑对方的感受,不反驳他,先承认对方的道理,然后再陈述自己的,则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对父母,则更是如此,有的时候,父母批评你,一定是从他那个角度出发,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此时,无论父母正确与否,都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有很多时候,你与父母顶撞,父母会非常生气,这种情绪会立刻导致父母的身体出现问题,有的血压升高,有的肝气犯胃导致胃痛等等,最后看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结果确实不好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对父母的批评,就是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
对于这一点,我在年轻的时候,做得不好的,比如有时候母亲批评我,我会与她顶嘴,辩论,甚至反过来指责,自己觉得愤慨,声色俱厉。结果母亲常被我气得大哭,第二天看,很明显母亲的脸色非常不好,身体要很多天才能恢复过来,现在想起来,痛心不已。我经常讲,如果我穿越时空遇到以前的我,我一定上去狠狠一个大耳光扇过去。我经常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啊,后来想明白了,我们小的时候文革后期,没有经历过这种国学教育,长大了,以为自己懂事了,很多道理是可以和家长讨论辩论的,可是,恰恰忘记了情绪是不能辩论清楚的。对父母的尊敬是有的,但是,没有形成习惯。
这种习惯,我管它叫规矩。所谓规矩,就是不要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无条件遵守的,对父母的批评不顶撞,出发点在感恩那里,但是落实到规矩上。
如果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规矩,形成了习惯,到什么时候,无论多大了,父母批评说了令自己不开心的话,都可能习惯性地说:“好好,您的话,那还有错儿?我记住了,放心放心!” 这样的话可以让父母心宽,然后,等机会合适了,再与父母沟通。这种规矩,令你形成习惯,到时候本能地就这么去做了,没有什么思考和讨论,这样会令父母受到很多保护。否则,父母是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时间较长的人,关系最亲密,最容易有冲突,没有这种关于“规矩”的教育,父母不知道要情绪受多少影响。
所以我一直说规矩的重要,没有规矩,到了当时的情绪氛围中,您觉得您能凭理智控制自己?我看未必,我现在反思我自己以前的作为,觉得自己一万条理由要与父母辩论呢,哪有想到什么父母的情绪保护啊,什么“顺承”啊?早忘记到脑后了。
所以,所谓“顺承”,不是在培养当面答应背后不做的伪君子,而是在培养关爱父母情绪和身体的有情有义的君子。
那么,有人会问,这种规矩,多么束缚人性啊?
其实,如果您对父母这么做了,父母批评时和颜悦色地聆听,然后过后与父母沟通,您的孩子看在眼里,您再教导他,他也学会了,一团和气,这里有什么束缚呢?大家都少了冲突,少了不良情绪,身体也因此而健康,这不是好事吗?
在规矩里的自由,可能更因保护而更完整,如果放任自由,则可能会带来伤害。 
还有的朋友会问,难道无论父母对错,都要顺承吗?如果是错误的也要接受吗?
其实,我们告诉您的是:在父母批评的时候,要考虑到父母的情绪,不要顶撞,先和颜悦色地接受,然后,等有合适的机会,再与父母沟通。如果说错误的也接受,那是误解古人了,古人没有那么傻,《弟子规》后面还有:“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呢,所以,父母的批评是可能有对错的,我们过后也要讨论,但是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要保护父母的身体,这是每个孩子都要考虑的,不但要考虑,还要形成“规矩”,因为,父母对您有恩情。回报您可能做不到,但是,最起码不要伤害。
可是,各位拍着自己的良心说,您别说社会上个别的例子,就拍着良心说您自己的父母,对您的批评,有多少比例是错误的呢?难道绝大多数的教育都是错误的吗?我不相信,我估计恰恰相反,可能绝大多数都是您该认真接受的吧?
所以,总结一下,“顺承”二字,讲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感恩与爱护。
我一直讲,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人与这个社会达成的第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我们学会日后的一切,所以家庭是未来您走向社会的模拟场。如果您在家里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保护别人的情绪,学会了顺势而为,您未来在社会里,我想会更加从容的。
今天我聊的语气,就不是给孩子了,都是给成人的,很多事,我们成人都没有理解,没有做到,我们甭跟人辩论,我们就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有多少是我们没有做到的。只有我们做到了,然后孩子才看在眼里,您再让他学习,他自然理解,背诵下来,时时提醒自己,那是孩子未来的福分。

(五)冬则温,夏则清
今天我们接着聊《弟子规》,在《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这样的话,就是:“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冬天要温暖,夏天要凉爽”。可是,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来,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古代人讲究的孩子对父母的一种做法,通常,大家在讲《弟子规》这句的时候,都首先要讲一个小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的一个男孩子。这个孩子,叫黄香。黄香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九岁时母亲便去世,当时他悲痛得无以复加,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除了读书外,平时还要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冬天,天气很冷,他要先钻进被窝,为父亲暖和被子,然后才让父亲睡觉;夏天,他在睡觉前为父亲扇凉席子,等席子凉了,才让父亲躺上去,所以对父亲十分尽心尽孝,人们都因此而夸赞他。黄香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当时的皇帝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于是,他的名声远播天下。
后来,这位黄香长大,做了官,深受皇帝的重视,曾任尚书令。尚书令在当时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机要,因为黄香非常勤勉,所以极受皇帝的亲信和重用。后来黄香任魏郡太守,当地发了大水,他就把自己的俸禄都捐出来给灾民,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官员富人都捐资赈灾,使得老百姓得以活命。
顺便说句,这位黄香的曾孙,叫黄琬,官拜太尉,是东汉时一位著名人物,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对他都有印象。

那么,《弟子规》里面的这句“冬则温,夏则凊”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吗?
这我还真得要纠正一下,我们可以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另有来历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介绍一部典籍,就是《礼记》里面的《曲礼》。
这《礼记》是干什么的呢?其实,现在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基本不怎么了解了,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们,认真地看过一遍《四书》的朋友举手,其实《四书》打印出来是很薄的,它是过去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讲述的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内容,但是基本没有什么人认真看过一遍,很少,这是现在中国人的状态,对自己国家古代的文化,基本不了解。连《四书》都少有人看,就更甭说《六经》了,估计翻一翻的人都极少。
在《六经》里,《礼记》是很重要的一部典籍。《礼记》主要讲的是先秦的礼制、礼意,是来解释仪礼的。那么,孔子删定《六经》,尤其是《礼记》这部典籍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想通过“礼”,来提出修身作人的准则,从目的上讲,它是为完善品德而服务的。
但是实际上,大家翻翻《礼记》就会发现,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实在是太广博了,可以说是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门类杂多,看着都晕,它已经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虽然里面的很多内容后世已经基本不用了,比如一些贵族的礼仪,但是现在看起来,可以使得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个了解,我们的文化曾经那么的精致,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啊。记得有一次,我出差住在一家万达索菲特酒店,发现客房的床头居然放着一本《礼记》,拿来翻翻,见扉页上印着:这是让客人随意看看的,了解一下中国人“礼”的历史。当时我非常感动,我们素号“礼仪之邦”,这“礼”在哪里?其实中国人都该看看,了解一下,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还是蛮荒一片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已经建立了什么样的一个严整有致的社会形态。
而《曲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曲”古代有细小、周遍的意思,曲礼就是那些细小的、杂事、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各位朋友可千万不要这个《曲礼》,《礼记》里面的很多内容可能后世已经不用了,比如“刑不上大夫”就已经摈弃了。但是这个《曲礼》更多的内容,却几乎塑造了整个中国人、甚至亚洲人的礼仪风貌,在中国,一直影响到我们小的时候。
我们过去,有很多老的礼数,比如当着长辈的面不能总是称自己为“老什么”的,比如当着您爷爷,说自己“我老王的年岁这么大了”,这在过去,如果这么说了,爷爷会拿扇子敲你头的,这就是《曲礼》里面讲的“恒言不称老”,类似的还有很多,什么吃饭不拿筷子乱敲乱剔牙的等等,很多老礼数,其实都是来源与《曲礼》的,虽然《曲礼》里面有很多内容后来也消失了,但是有些内容相对影响中国的时间比较长,其中部分内容成为了老礼数,民国时候还在,这些内容今天在日韩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基本都荒废了,现在走路不走在长辈前面的孩子都快没了,现在是开了门,我先出去,长辈挤不过我的。
随便说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老话,也来自《曲礼》,比如:“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等等,各位看着眼熟,它们的来历却很悠久。
那么,这些事情,与“冬则温,夏则凊”有关系吗?
原来,在《礼记·曲礼》里面,就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子女的,对长辈的礼节,应该是在冬天的时候,体察到天气寒冷,要尽量为长辈创造温暖的环境,夏天的时候,要考虑到天气炎热,尽量能为长辈创造凉爽的环境,所以后世人解释这句话说:“温以御其寒,凊以致其凉”。
所以,各位看到了,这个内容在过去,并非单单教育小孩子的,《礼记》是培养君子品性的,也就是说大人都要学习,这里面的“为人子之礼”,更适用于我们成人孝敬老人,只要您有父母长辈在,您要深刻体察老人的生活环境,冬天要考虑居住生活环境是否寒冷,要为老人改善;夏天要考虑到老人的环境是否热,同样也要想办法调整。所以,《弟子规》的这个内容是取自《曲礼》(后面还有好几句话都是选自《曲礼》的),《弟子规》并没有要求非要孩子去给父母暖被窝,给父母扇凉席,那是汉代的黄香,在学习了《礼记》之后,遇到了这种情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自己的发明,因为他爱父亲,所以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所以,如果谁说《弟子规》迂腐,非让小孩子去暖被窝,导致父子没有平等的人格,培养了奴性,其实是不全面的,那是不了解《弟子规》里面内容的来历。人家讲的只是让您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强行规定孩子去暖被窝。这种体察父母生活环境的想法,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而黄香的故事,严格地说只是某个孩子,用他自己的办法实践了《曲礼》的“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的一个故事,并非《弟子规》的里面本来就有的内容,虽然有这样的孝心的孩子很可嘉,但是没有强迫大家都去暖被窝的意思。大家总是用它来说事儿而已。可见,讲一个教材,如果不看它的全貌,很容易被大家凭直观就给否定了。
那么,为什么作为子女的,要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呢?
前两天微博里的朋友们讨论得非常好,大家都认为不应该一味死学去暖被窝,而是要考虑到心,是因为爱父母,有孝心,所以做出关爱父母的举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了解这些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教育。
这是一种能力,就是“体察温暖”的能力。
我总是讲,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您的生活,依赖于周围的一切,我们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生活中对很多问题的态度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比如有一天,我买了一个敲经络的小锤子,塑料的,头上带有小刺,颈上有个小弹簧,可以用来敲经络。仅仅才两元钱,我就想,这个东西,需要工人去制作模具,然后制作,然后运输,然后摆到地摊上,有人叫卖,最后仅仅才两元钱,真的要感谢这么多人的工作,才让我能舒服地瞧瞧经络啊,这样想了,再看这东西,感觉都不一样了,也非常愿意去给父母多敲敲了。
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得法,却非常容易没有这种感觉,因为都是独生子,家长非常宠爱,看到孩子的笑脸,家长简直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这是很多家长对我讲的原话。而家里的老人,也更加容易疼爱孩子,这样就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完全的付出环境。
这样就容易出问题了,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为了我而存在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现代教育理念讲究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这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在中国这种理念会受到极大的欢迎?因为家长特别希望打破之前的“家长为尊”的状态,为自己对孩子好找到理论根据,正好两者符合,所以这种理论大行其道,但是这个理论通常只是家长拿来做借口而已,并不是真的学习应用。部分家长讲的是平等,实际上做的,是“孩子尊,家长从”。
比如《弟子规》里面有句话,叫“父母呼,应勿缓”,其实现在大多数家庭,是“孩子呼,应勿缓”,孩子只要一叫,立刻爷爷奶奶父母全到位:“宝贝你要吃点什么?”可是当全家吃饭了父母呼的时候,孩子是可以继续玩耍,根本不需要按照你的时间表走的。前些日子新浪搞活动,请我回答网友们关于孩子健康的问题,最后我发现,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问题,都是饮食不当,脾胃失调引起的,导致正气不足了,外邪才来侵袭的。表面上看是感冒咳嗽鼻炎,究其根本,则是喂养失当,那么喂养为什么出问题呢?就是家长过份宠爱,由着孩子来吃导致的。

当孩子觉得这世界一切都是天生就该是为自己准备的,一切都该顺着我的时候,一旦他形成了心理定势,将来长大了,受苦的却只能是自己。
举个例子,曾经听一朋友讲,他介绍一个朋友的孩子去某单位上班,结果去了几天,好像就一周多吧,这个孩子就辞职不干了。他大吃一惊,因为现在工作多难找啊,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就业岗位只有那么少,为什么如此轻易就不干了呢?问孩子原因,居然是单位的老职员,总是让他去干杂活,比如复印什么的,觉得没有前途。
其实,刚到单位,要熟悉很多事情,这些杂活儿,都是熟悉的过程,如果你用心,怎么可能一辈子复印呢?究其根本,是这个孩子觉得大家都没有像家里那样宠着他,都把他当做普通人,给他各种杂活儿去干。结果他还是回家,跟父母要钱,然后去各种店里买东西,据说这些日子又买很多东西了,我想可能是在花钱的商场,他能得到一种上帝般的尊重。
其实,社会上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多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至少从一个角度可以解释,就是他们可能缺乏“体察温暖”的能力。
设想一下,他如果这么想呢?介绍我去工作的这位叔叔真的值得感激啊,他在社会上生活了这么多年,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正好有公司缺人的,这是多么好的缘分啊;这个公司,居然有几百人之多,他们居然能在一起协调工作,让这个公司如此好地运转,这似乎是在等着我啊,感恩,感恩。
如果能够这么想,珍惜自己身边出现的善缘,则可能观察问题的角度会有逆转,可是为什么他不会怎么想呢?为什么他没有这个能力呢?
重要的原因之一,我想是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培养他“体察温暖”的能力。
我们这个社会复杂极了,每天在您的周围,那是有善有恶,如果您只会观察体悟“恶”,则世界在您眼里可能都是坏事儿,如果再回馈“恶”,则世界会向着恶的方向发展;如果您能尽量多地体会“善”,感受温暖,则您眼中的世界会是美好的,您如果再回馈美好,则您的人生会很幸福。
但是,这两个能力却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我常说,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模拟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可能极大地影响孩子将来与社会关系的互动。
父母养育孩子是非常艰辛的,从婴儿时期的一把屎一把尿,到夜里的无数次起床喂奶,到孩子生病时去医院的奔波,没有一样不是辛苦的,虽然他们看着孩子的笑脸就觉得有所回报了,但是,过程还是艰辛的。对于这种艰辛,绝大多数父母可能从来没有想要回报,实际上我总是说,我们也无以为报,但是,感恩之心却是必须要有的。
现在,大家常说“感恩”这个词,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感恩也是需要能力的,至少,需要你体察到对方的温暖与付出,才会感恩,如果连体察的能力都没有,则会无视对方的付出,这还谈到什么感恩呢?
如果一个人无视对方的付出,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自然而然地应该对我好的,那么,当别人稍有差池,则这个人立刻会发现,会体察到恶,于是觉得别人对不起我,也就是说,他很快会生活在挑别人的错的日子里,最后生活越来越糟糕。
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后往往是特别痛恨父母的原因。
我曾经亲眼在北京通州的一家苏宁电器,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在手机柜台前,对她的母亲哭闹着大喊:“我只要买苹果,其他的都不要!你不给我买苹果手机为什么还带我来?!”,当时她的气势,恨不能把她妈妈掐死,周围无数的人都愕然,这样的事情别的地方也发生过,很多朋友都说:“其实这家长一点都不可怜,因为都是她给惯出来的。”大家为什么用“惯出来”这个词形容这事儿?这是有原因的。
所以,古人提出要观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努力为父母改善,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提醒孩子,要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帮助,要对此有所了解,这是世界给你的一种温暖,对这种温暖要有所体察,体察到这种温暖后,你才有能力去体察父母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不好,哪里需要改善?
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如果有鱼吃了,那是大事儿,每次把小鱼煎好,父母都把鱼肉给妹妹和我吃,自己吃剩下的鱼脑袋,所以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父母是真的只喜欢吃鱼脑袋的,后来懂事了,才明白父母是想让我们多吃。这种事情想起来,只会让我对父母心中充满感恩。
曾经看过新闻,孩子在大学里面生活无忧,可是,父亲却在拼命省吃俭用,去拉三轮车赚钱供养孩子。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
我曾经出差去温州,在酒店看到新闻,一位拾荒的老妇人在凌晨两点被摩托车撞伤,然后车手逃逸,路人无人过问,然后一辆出租车又将老人撞出六米多远,腿部粉碎性骨折,送医院后,记者才得知,两位老人来温州拾荒,养活了家里两个儿子读大学,凌晨两点还在拾荒,可见艰辛,我看了报纸当时泪如泉涌。马上赶去酒店看望老人,后来网友还热情捐款,帮助老人度过难关。而老人的儿子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在读,一个是乡村教师,可是乡村教师还欠着读书的债务,令人心酸。
这样的事情,令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可是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是否体察到了?
所以,古人提出“冬则温,夏则凊”,这是让我们体会父母的爱,然后再以爱,去温暖父母。
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在这种教育下培养起来的孩子,会体会到世界给自己的温暖,并以自己的努力去与这种温暖互动,发出自己的爱。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人格上的平等。
这样的孩子,绝不会一味索取,稍有不满足,就与世界为敌。要记住,毫无感恩之心的索取,并非平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体察到世界的各种温暖,然后与周围的人互动,使得自己周围的关系,逐渐变成各种善缘,这样的人,生活应该是幸福的。
而这一切,很可能就源自他童年时期接受到的教育。
所以,“冬则温,夏则凊”并非让人机械地去暖被窝,其真正的来源是《曲礼》,是古人培养孩子“体察温暖”的一种方式,是要求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付出,然后用自己的温暖,去与父母互动。这种小小的互动,会引导他一生走向阳光。
“体会到身边的温暖,并将这种温暖转发给世界”,这是一种能力,在人生中,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该体察一下了:雾霾的天,我们给自己的小家庭买了空气净化器,给父母买了吗?父母的呼吸系统薄弱,可是更需要呵护的啊;江南冬天冷,父母有没有为了省钱,没有使用电暖气?会不会引起心脑血管的问题?父母每天电话里有没有对您报喜不报忧?他们每天吃的药,都是什么您是否清楚?等等,需要去做的,可能很多。
您做好了,再解释给孩子,让孩子背诵《弟子规》,这种教育则自然鲜活有力,相信孩子会乐于效仿的。
顺便说一句,黄香的后代,在清朝的时候出了一位著名中医,名字叫黄元御,他曾经做过乾隆的御医,提出的中医理论特色鲜明,是中医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则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摘自《我读弟子规》)
对于不满足要求就大哭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家长头条98期
这个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自杀?
《弟子规》讲“父母责,须顺承”是不是糟粕?
《弟子规》起名:从孝道出发为你的宝宝取名,小众又出奇!
弟子规之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