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沅:《感应篇注释》——《太上感应篇》读法十条

《太上感应篇》读法十条

太仓王志坚曰:《感应篇》凡数十百言,一篇之中,浅深精粗,先后互见,即如一戒杀也,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綦细矣。曰:非礼烹宰;则不禁食肉也。曰:无故剪裁;则不禁衣帛也。又曰:春月燎猎;曰:无故杀龟打蛇;似乎益为之宽其途者,盖一为学道之人言,一为流俗之人言也。学道之士,得其说而精求之,可以动无不善,而俗流造业之人,亦可以去其太甚,不至漫无堤防。一部《感应》皆如此看去,便不觉其重复。又如:见他色美,起心私之;是慕他人妻也。淫欲过度,是处室自纵也。刚强不仁,是粗暴使气一流。狠戾自用,是执拗任性一流。各不雷同,注中皆极分晓。

善自当为,何须言报?然无所为而为者,上也;有所为而为者,中也;愚人醉心于利禄之场,不以神道畏之,报应愠之,将终迷而不悟矣。故中下根人,最宜勤阅;然上根之人,专说虚元,不修实行,是篇尤其对症之药。

《文昌化书》有云:欲回劫运,先正人心。六祖云: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感应篇》所列善恶,虽大半从事迹上说来,然返而求之,一一皆起于心;心也者,感之主而应之机也;一正其心,诸善毕集,读《感应篇》,当思此旨。

《易》曰:咸,感也。感之字,从咸从心,去其心为咸,无心之感,其感至矣。朱天麟曰:有心为感感不灵,有心期应应不至。读《感应篇》,当思此旨。

《感应篇》无时不可读。语云:背诵经胜于看本。诵经受持者,不必扬声高诵,只时时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来,有无是事,渐渐寡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自然动念是善,触处是善,若徒是口诵,亦复何益?

《感应篇》无地不可读。昔莲池以授钱养庶曰:此吾儒立命事天之学,钱自此矢心奉行,公交车宦辙必与俱,寸步不离,风波盗贼中,辄著灵异,其在在奉行如此。

《感应篇》无人不可读。上而帝王公卿,下而士农工贾、妇女童仆,无不可遵以修省,而鼓舞诱掖之任,则又在先知先觉也。有父师之责者,尤当于子弟功课之暇,为之讲解,以端幼学。

周谷臣曰:读《感应篇》者,须知六除五发之说。

一除自恃念;凡人尘习纷扰,自谓寡过,不知寻常举动,少一检点,罪戾丛集,岂可自恃?终日乾乾,自攻其恶,此除之之法也。

二除畏避念;学期主敬畏欲,非畏理也,畏难思退,暴弃孰甚?若勿惮检察为烦,勿视约束为苦,力行既久,自乐此不疲矣。

三除因循念;语云:劝人须下无情口;学者除旧自新,亦须下无情手;如理乱丝,刚刀立断,何须犹豫乎?

四除好名念;为善得名者,增一名亦损一善,俗称善曰阴德,言不使人知也;可信节昭昭,堕行冥冥乎?

五除徼福念;学者入道,原当修身以俟命,分心求效,善力便减,若有所求而为之,将无所求而不为乎?

六除间断念;善念不纯,与无善等,古人云,吉人为善,惟日不足,断未有中道而自画者也。

六念既除,五心斯发:除自恃念则发谦心,除畏避念则发信心,除因循念则发勇心,除好名徼福念则发诚心,除间断念则发不已心;如此而不获契于太上者,吾未之闻也。

功过格与此篇,实相表里,人能勤记,大有进益。如今日有一言之误,随记以文,明日言将出口,自能纳之。凡一切事为,皆可由此渐归于正,故读《感应篇》,当兼记功过格。

他刻《感应篇》有载持诵仪则者,总是教人摄心,今人不解其故,专习科仪,以讽诵祈福,于本旨失矣。苟能实意奉行,即无此科仪,亦自有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预测之从卦的显象与隐象说连互(上篇)
道真讲“周易”(五)
《太上感应篇》:12件最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奇门~卦外感应
《太上感应篇》142:秽食餧人
【转】《太上感应篇》:12件最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