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注释·读解(4)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②仁。”得知③?”

  【注释】

  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读解】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烦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如孔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须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但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

  ①好(hdo):喜爱。②恶(W0):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读解】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样?”

  孔子回答说:“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还是回答说:“也难说。只有当乡人中的好人喜欢他,乡人中的坏人厌恶他时,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

  又有一次,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卫灵公》)

  可见,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他人。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读解】

  前一章对人,这一章对己,都是强调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

  当然不会是说只要一立志修养仁德就没有邪恶了,凡事总有一个过程,这种“立竿见影”式的效果事实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圣人之言,不外乎是强调罢了,不可作胶柱鼓瑟的理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读解】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面对激烈的竟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读解】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够做到死而无憾的。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读解】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人,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原文】

  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

  【注释】

  ①刑: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读解】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原文】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fang):依据,根据。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读解】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

  【注释】

  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读解】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惧,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火”,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原文】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读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现呢’?
义与利的选择【原文】

  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读解】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喇”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进人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人们才发现,君子也要“不羞于言利”,该做的贡献要做,该拿的钱也照样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义”与“利”之间的若干纠葛,若干不清,若干的尴尬人做出若干的尴尬事。比如说“义演”还是‘利演”的问题,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问题是不是出在“利”这头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义”就不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放出了魔鬼,人间就不得安宁。

  所以,圣人要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严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们重“义”而轻“利”罢了。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读解】

  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第27章)与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子,我们的借鉴。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恶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恶,他的阻碍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刺激。善与恶,美与丑,积极与消极就是这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总是要求我们既爱自己的老师,也爱自己的敌人。而不仅仅是恨他,厌恶他。这里面的深刻含义,除了要爱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镜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思在内。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③而不怨。”

  【注释】

  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译文】

  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虽然心里忧愁,但也不能怨恨。”

  【读解】

  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自己也是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劝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顾,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逍。

  当然,恰好是这一点最为困难,尤其是对我们今天号称“小皇帝”的独生子女来说,要做到就更是难乎其难了。

  是不是要求过分了呢?

  反过来想一想吧,当你年幼无知的时候,当你启蒙成长而错误不断的时候,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对待你的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今》)

  又有什么过分和委屈呢?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原文】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读解】

  在当今天涯若比邻,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讯难通,不像今天从南疆到北国飞机可当天打来回,“大哥大”手机游漫全国,随时可以打一通回家。那时远游在外,少说也是一年半载,万一父母急病或紧迫有事,难以召回,往往误了大事,甚至有错过了给父母送终的遗憾。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时时不忘孝敬父母的义务,在安排自己的活动时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实际情况,加以合理的调整。

  何况,即使在当今时代,离家远游的人不也音讯常通,几天一封信,一日一通电话吗?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为了使家里人释念放心而已。可见,人之常情,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还是适宜的罢。
记住父母的年纪【原文】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读解】

  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寒暖。

  孝子之心就这样体现。

  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日渐发达的时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赡养.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还是各立门户分开生活,平时尽孝的地方较古人已少了许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心到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做子女的还有什么理由连父母的年纪都不放在心上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难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扪心自问,你是不是这样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赶快去记住你父母的年纪吧。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原文】

  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

  【注释】

  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

  【译文】

  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读解】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不浮泛,甚至于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样:一日三省,进行自我检查。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

  只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修练方式似乎是太认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严于律己的人在今天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追求轻松,追求潇洒。

  如果圣人有知,又该说些什么好呢?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

  子日:“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

  【读解】

  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

  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就会耐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有得到周围的人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这样,他也不会孤立。

  说到底,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绵延发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读解】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

  于贡向孔子问交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这里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美;朋友数,斯疏矣。”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呼呼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功谏唐太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是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论语译注》杨伯峻
张志强学习《论语》第4章里仁
《论语》里仁篇第四⑤
《论语》全译——里仁篇第四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