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玄德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六十七

本讲承接上讲仍解读第51章的下半部经文。天地万物立于世间,生生不息,有序行动,你帮我,我助你,互不侵犯,互尊互爱,这是什么品质?这是什么精神?我们搜肠刮肚,试图找出最准确的定义却终不能成。老子告诉我们,非常简单,这就是玄德。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大意是道生下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在道和德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相互促成又相安无事,万物的勃勃生机覆盖了整个天地。

老子提倡尊道贵德,其目的就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实现天长地久。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尊道贵德的作用在于减少人类的暴虐行为,减少人类之间的恶意伤害,减少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人类自认为是万物之灵,能够主宰万物,其实是在自作聪明,只是在加快天地万物的毁灭速度。

刚刚过去的2016年,发生了多少不寻常的灾害,世界各地地震频发,消失已久的雾都称号又重新戴在伦敦的头上。北京整个冬季就很少见到蓝天,天天处于雾霾的预警状态,大街上完全被大口罩刷了“屏”。打开电视,不是这里的海啸,就是那里的飓风。这些都值得人类反思,人类应该如何做,才能够天长地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意是道生下万物却不占有万物,德蓄养万物却不居功自傲,也不主宰万物,万物生龙活虎却完全感觉不到这是德的作用,也不知德的存在,这样的德称得上是玄德。

老子对于道和德都使用了“玄”字,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和无其实就是道体和德用的专有术语,在老子眼中玄德是玄之又玄的抽象概念。

玄德的标准是什么?有能力主宰却不主宰,养育万物却让万物感觉不到,极具神秘色彩。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就要遭遇灾难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可能会有重大事故发生,这时候事件突然有了转机,自己转危为安了。这时候的感觉就是冥冥之中似乎有神灵在保佑自己,在救助自己,但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你看不到救星的出现,只是感觉而已,这就是“玄德”在发挥作用,在帮助自己。

老子的“玄德”归根到底还是自然之德,即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婴儿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花草树木从破土发芽到成型看上去都是平常之事,是自然之道,没有什么惊讶的,德隐藏于万物体内,只助推万物而不现身,所以,才称之为玄德。

51章通行本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好中国故事:老子《道德经》五千言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道德经》简读第五十一章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下篇《德经》总结发言
道德是人体生命之根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尊德贵
第五十一章:“玄德”的美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