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为何再次谈及道的大公无私?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四十六

第7章老子谈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具体阐述了道的大公无私精神,参阅第14讲《大公无私反而能够成就自我》。第34章老子又重申道无私奉献却不索取的精神。老子极尽赞美之词,夸赞道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接纳万物却不掌控万物,名份上从不介意,可大可小。道的这份坚持之心,这份无私之情,这份奉献之力,为其赢得了至上的美誉。虽然道是抽象的概念,不具有人的思想与身体,但是,在人类社会看来,道就是我们顶礼膜拜的“神”,是无人能及的“至人”。庄子曾经用四个字表达出对道的评价,“至人无己”,即至高无上的人不考虑自己的存在,“至人”可以是人类社会的人,也可以以人喻道。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道无边无际,她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谓处处有道,时时有道。“氾”通“泛”,取义广泛。老子用丰富的词汇形容道的广大,如“寂兮寥兮,旷兮涣兮”。老子的心目中将抽象的道幻化成伟大的母性,孕育宇宙、天地、万物,试想什么样的载体能够繁育这么庞大的宇宙天地万物呢?唯有道而已,道的广泛性就无需再多言啦!“余言赘食”不免令人厌恶,还是简洁为宜。

道可以左右哪些物质呢?可以左右宇宙,可以左右天地,可以左右万物。读者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左右不取操纵之义,此处表明道的影响力非常广泛,遍布在可以预知的整个时空中。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这段话是对“大道氾兮,其可左右”的具体解读,道的广泛作用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万物的生长都要凭借道为载体,道毫不推辞,如此巨大的功劳却不占为己有;用心血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不图回报,退缩至天地万物感受不到其存在的境界,体现其小的一面;张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万物而任凭万物自主行为,其大的一面又充分体现出来。

老子论道的特点是巧妙运用比拟和“矛盾性”。一是比拟法。道在老子的笔下一会儿成为谷神,一会儿成为江海,一会儿成为婴儿,一会儿成为变化莫测的幻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犹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但万变不离其中,不离道的本体,即万物循道而为,才能长久。二是道的“矛盾性”。道在老子的笔下既是无又是有,既是静又是动,既是大又是小。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有和无是道的两个基本特性,说她无因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说她有因为万物生于她,有和无同时存在于道的身体里。在其他概念里,有和无是矛盾的对立体,在道的概念里,有和无并不矛盾,只是一对“蜜月期的鸳鸯”,是患难中的兄弟或姐妹,共同作用于道身,促进天地万物的运行、发展。“动和静、大和小”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同时存在于道身。抽象的道一方面具有运动的特性,另一方面又需要静的条件支撑着道体(致虚极、守静笃)。

此段中的“大和小”更是将道对万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小而无欲、大而左右,无欲的小道缩至没有,将其精髓完全化为天地万物,只看见天地万物运行、存在,却看不见道的影子。大道却极度膨胀,膨胀到成为天地万物的载体,任凭天地万物吮吸、践踏、切割而毫无怨言,随处可见道的影子。

老子已经在第7章讲过道的大公无私的特性,为何又在此章重复呢?我猜测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一是强调道大公无私的作用,通过道因其无私最终成就自己的结局告诫世人应该学习道的这种特性。只有循道而为,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相处,人类才可以实现长久存在的目的。

二是道的奉献精神获得的美好结局彰显出大局意识、宏观虑事的重要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体现的最为明显。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每个国家占据地球的一小部分面积,每个国家只考虑自己国家的发展,不考虑天地整体的生存环境,那么,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够维持多久呢?同样的道理,每个国家又有诸多个部分,这个部分既依附于国家又具有自己的地方保护主义,都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不考虑他人,社会又能够存在多久呢?道理很多人都懂,只是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都会将其抛之脑后,只考虑自己的那点微小的利益。

三是作为第7章的呼应章。整部《道德经》中,老子单纯论天道的内容不足五分之一,以大公无私作为道用的只有第7章和第34章。第34章“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这段话是对第7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具体阐述,天地不为自己而生,为了谁存在呢?为了万物,所以天地既衣养万物又接纳万物,为了万物甘愿可大可小。本枢认为,这两章的内容合并在一起成为一章更为妥当,也许老子当初只写了一章的内容,另一章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郭店竹简出土的《老子》并没有第34章的内容,这是距离老子出书时间最近的版本,以此作为依据推测,第34章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内容。

“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总结性语言,总结了道的大公无私最终成就自我的美好结局。一个一心只想别人,从不愿意称王称霸的“道”被万物推为老大。

34章通行本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无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聲(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学道必习之,赶紧收藏吧!
《道德经》第一章研讨
陈烯尧: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只用一个字,就能讲清楚5000多字的《道德经》吗?答案是肯定的
到道生则德生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