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百科:造成稻穗出现空瘪、开口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有效治理?


近年各地水稻出现抽穗开花后出现稻穗空瘪开口等不结实现象,哪种品种出现的比较多?

近年各地水稻出现抽穗开花后颖壳不闭合、畸形呈鹰嘴状等不结实现象,导致水稻空瘪,影响产量,甚至部分地区田块发生后通常会年年发生。

病株田间呈点、条、片状不均匀分布,其中以旱改水田块发生较多较重,品种以杂交籼稻出现较多,粳稻基本不发生。

造成水稻出穗后出现“空瘪、开口”的原因有哪些?

一、生理性青立病、旱青立病影响。

据浙江大学洪剑鸣教授等人研究认为:

如果在拔节期未曾排水搁田,合理控制水肥,或成穗期遇温度不宜和肥水管理不当,而抽穗灌浆阶段又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没有进行干干湿湿灌溉或断水过早等,往往会造成倒伏、空秕翘穗、早衰、青枯、青立和旱青立等生理性病害。

1、青立病。

青立病的病状为稻株青立,根系发育不良,地下节间拔长,茎秆伸长受阻,部分产生地上分枝,株型稍矮,叶色较深;

或在孕穗期前和健株没有显著差异,至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且显著地粗硬,稻穗迟迟不抽出,成为包穗或半包穗,或穗短粒少,穗轴、枝梗弯曲。

一穗上间生少数健粒,多数颖壳虽具一般的形状,但不能正常授粉而成空壳,或内外颖开张不闭合;

少数颖壳由于护颖增大或内外颖增生而成为畸形多瓣的颖花。

青立病多发生于新开垦或旱改水的稻田,经常实行水旱轮作的砂性田也有发生。

2、旱青立病。

孕穗期病株和健株外观上并无多大差异,仅病株多数抽生不正常的地上分枝,通常1株多生1个分枝,少数可达3个分枝,甚至分枝上再抽生分枝。

分枝穗也大都正常,极少畸形。

抽穗期,病株出穗显著推迟,穗颈缩短,常出现包穗或半包穗。

出穗后病穗大都直立不下垂,穗轴和枝梗弯曲,颖壳畸形,黄熟期仍保持绿色。

受害早而严重的,全部护颖和内外颖退化,仅小穗梗顶端稍微膨大;或内外颖退化,小穗梗顶端残留两片尖细的护颖,使全穗只留存一次和二次枝梗的光轴;

也有的内颖退化,一穗上仅保留数颗尖端弯曲、状似半月形或镰刀形的外颖。受害较迟的病穗,虽然其长度和总的颖花数目不比健穗少,但颖壳扁平,皱缩畸形,不闭合;

或外颖顶端弯曲,包住内颖的顶部,并向内颖一侧尖出,状似老鹰嘴,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青立病很少有这样的畸形粒);

有的则内外颖增生和护颖增大,或由于小穗枝梗伸长受阻,使2~3个颖花簇生在一起,外观上很像一朵多瓣花,其内部空虚或仅有细小的青米;

也有的颖片变细长,成叶状变态,整个稻穗似小米白发病的缩小病穗。

受害轻的病穗,其上间生数颗或10余颗健全的谷粒。

二、施药不当影响。

磺酰脲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等不按规定使用,随意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造成土壤农药过量残留影响。

或苯氧羧酸类(如2,4-滴丁酯、2甲4氯等)和苯甲酸类除草剂[如麦草畏等] 土壤中残留期较长、活性又较高的激素类除草剂也会影响引起。

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田埂边喷施草甘磷或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时,漂移田边稻穗危害时稻穗矮缩,颖壳褐色,有的形似鹰嘴状,一般不结实。

另外在抽穗养花期间选用质量不好或含有砷制剂农药或铜制剂农药或高浓度喷施时,也会导致花粉败育,畸形不实,颖壳变褐畸形等。

为了避免施药不当造成稻穗出现空瘪开口症状,哪些需要注意?

要注意遵循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不用禁限用农药,不随意增加剂量或超浓度使用,严格掌握喷药适期,做到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以控制减少施药不当影响。

三、缺素及其诱发影响。

长期旱作的田块改种水稻以后,旱地里的重金属砷的活性加强,特别是长期种植高产蔬菜,造成硫元素相对不足,硫、砷比例失调,引起水稻砷中毒。

尤其是以前种植黄瓜、豇豆、韭菜的田块,因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改种水稻后易发生中毒现象。

砷在有氧条件下,以砷酸形式存在,对作物毒害小,但在淹水条件下,如稻田,因土壤处于缺氧的还原状态,砷酸转变为亚砷酸,对作物毒害很大。

另外土壤中钾、锌元素缺乏,会诱发其它元素的失调,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加之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忽视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多以化肥为主,大量的氮肥、磷肥及部分氮磷钾复混(复合)肥的施用,作物的吸收致使土壤中不少微量元素相对缺乏,也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缺素及其诱发影响,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注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在“旱改水”田块,施基肥时注意减少氮肥和磷肥的用量,钾肥宜选用硫酸钾。

同时加强水层管理,降低土壤 中砷化物的浓度,使之提前释放,避免突然在水稻对砷化物极其敏感的孕穗期建立水层,同时也可以改种玉米、甘薯、蔬菜等秋熟作物,不种水稻,趋利避害。

四、肥料使用不当影响。

抽穗期根外追肥浓度过高或肥料质量不好及喷施的液珠因蒸发浓缩黏附在稻穗上,受害颖壳上出现褐斑,使穗头呈现斑花状,俗称“花穗头”。

严重的整个稻穗均呈深褐色,灼伤的谷粒常可导致稻谷枯病菌的侵害而成为秕谷。

为避免肥料使用不当影响,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避免在早晨露水未干、雾气未散或雨后稻叶上还存在水珠时施用化肥,根外追肥要需要质量可靠肥料,并一定要严格掌握好浓度,避免沉淀造成伤害。

五、高温热害影响。

水稻孕穗后期和抽穗扬花期遭遇连续时间的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同时相对湿度70%以下的高温天气。

致使孕穗后期的部分颖花发育畸形,扬花水稻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活力、抑制花粉管伸长,造成受精不良,降低结实率,造成秕谷,不实。

为避免高温热害影响,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孕穗末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要及时田间灌深水调节温度,同时结合叶面喷施碧护或芸苔素加美洲星加磷酸二氢钾,以增强植株抗逆性。

同时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以促进灌浆结实,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六、病虫害影响。

枝梗瘟、谷粒瘟、颖枯病等病害影响等,也会影响引起谷粒空瘪,颖壳变褐不实等。

要在水稻破口前3-5天选用春雷三环唑或富士一号或拿敌稳或阿米妙收等喷施预防稻瘟病等病害,阴雨天气多,药后5-7天在喷施预防一次。

对于水稻穗期出现“空瘪、开口”的症状,还有哪些技术措施可有效预防治理?

预防和补救措施:

1、新改稻田平整后连续灌水沉实土壤。

2、新改稻田先作秧田再种稻。

3、农田排灌分系配套,降低地下水位。

4、选用粳稻、糯稻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5、对易淀浆板结的水田,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机耕耖耙次数。

6、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逆性。

科学节水灌溉,分蘖末期及时适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避免在易发病期造成干旱并急剧灌水;

防止土壤还原性增强而毒害稻根。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氮肥,合理密植,培育健壮植株。

关于水稻穗期出现空瘪开口的预防、治理技术管理措施就讲解到这里,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病害又一“新”名称:旱青立病,今年有爆发趋势!
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出现褐色斑?
水稻生长后期“不低头”、“鹰钩嘴”是什么情况?
认识水稻生育期基础,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节点!
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二
水稻稻曲病如何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