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望诊第二课:望色歌诀,学会了你也是个小中医,建议收藏

望色包括颜色和光泽两方面:

(一)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

【歌诀】

面部血脉真充盛,脏腑气血之外荣,

阴阳寒热虚实象,面部色泽映出来。

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外荣,所以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


(二)望色时的注意事项

【歌诀】

望色采光要自然,注意光源颜色扰。

虚假病色或化妆,非准确色乱诊断。

1. 光源的色彩:应采用自然光,避免有色物体的影响。

2. 化妆品影响:应排除化妆品造成的虚假病色。

(三)面部分候脏腑

【歌诀 】

面部划分见《五色》,庭颜之位在前额,

颊侧为蕃鼻明堂,耳门名蔽眉间阙。

《素问·刺热》亦有言,右颊属肺左见肝,

鼻主脾土额心火,颏位属水肾病现。

根据脏腑在颜面部相关的对应部位进行判断。

其划分方法有两种:

《灵枢·五色》划分法

《素问·刺热》划分法

(四)常色与病色

【歌诀】

正常面色是常色,常色又分主客色,

终生不变为主色,内外环境变动客。

气候昼夜情绪酒,饥饱也能影响色。

疾病面色分善恶,有泽为善无光恶。

1. 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1)主色:凡属个体特征,终生不变的面色,即为主色。 中国人的主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客色:人体受季节、气候、饮食、环境、工作、情绪、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致面色发生短暂性改变,称为客色。

①气候:春稍青,夏稍赤,长夏稍黄,秋稍白,冬稍黑。

②昼夜:白昼则面色光辉外映;黑夜则面色隐约内含。

③情绪:喜则面赤,怒则面青,忧则色沉,思则面黄,悲则泽减,恐则面白。

④饮酒:酒后脉络扩张,则面红目赤。

⑤饥饱:饱食则面益荣润光泽;过饥则面色泽减。

2. 病色:即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表现的色泽。应首先区分善色与恶色。 主要根据皮肤颜色有无光泽而区分为善色和恶色。

(1)善色

①特征:色泽明润含蓄者。

②意义: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是吉兆。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2)恶色

①特征:色泽晦暗枯槁者。

②意义: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于面,是凶兆。表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现根据《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记载,将常色、善色、恶色比较归纳如下。

常色、善色、恶色鉴别表

(五)五色主病

【歌诀】

黄主虚湿热见红,青痛寒瘀并惊风,

面白失血虚寒证,黑寒肾虚水饮瘀。

五色主病就是见其色而知其病证。

1.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肝病。

(1)寒证:青黑。

(2)痛证:阵发性,痛时发青。

(3)瘀血:青紫。

(4)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发青。

(5)肝病:青黄。

2. 赤色:主热证。

(1)实热:满面通红。

(2)虚热:颧部嫩红。

(3)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

3. 黄色:主脾虚、湿证。

(1)脾虚:萎黄(淡黄枯槁无泽)。

(2)湿证:黄胖(面黄虚浮)。

(3)黄疸:面目一身尽黄。

①阳黄:黄色鲜明如橘色,湿热熏蒸。 ②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4.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1)虚证:有气血阳虚之分。

①血虚:淡白无华而消瘦。

②气虚:㿠 白或淡白。

③阳虚: 㿠 白虚浮。

(2)寒证:苍白。

(3)失血:苍白如壁。

5.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寒证。

(1)肾虚

①肾阴不足:黑而干焦。

②肾阳虚衰:黑而暗淡。

(2)水饮:眼眶周围发黑。

(3)瘀血: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

(4)寒证:青黑。

(六)望色十法

【歌诀】

浮沉可分证表里,面色清浊分阴阳。

微见虚证甚病实,散见新病抟病长。

面色润泽精气旺,正确治疗易复康。

面色枯槁可见夭,病重难医精气亡。

十法为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1. 浮:面色浮显于皮肤之表,主表证。

2. 沉: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主里证。

3. 清:面色清明,主阳证。

4. 浊:面色晦暗,主阴证。

5. 微:面色浅淡,主虚证。

6. 甚:面色深浓,主实证。

7. 散:散是面色疏散,主新病,或 病邪将解。

8. 抟:面色壅滞,主病久。

9. 泽: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

10. 夭: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

(对学习中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面将继续更新中医的入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之望色
中医诊断——中医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太神奇了~中医博士教你从面色看疾病征兆!99%的人都被说中~
[转载]略谈中医(面色与疾病的关系)
五种面色中哪一种主病?
神奇的中医诊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