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冷秘日益增多,方大黄附子汤。
userphoto

2023.06.17 黑龙江

关注

王某某,女,9岁,学生,2023年4月11日初诊。大便干硬,排便困难5年余。患儿平素嗜食生冷,大便秘结,常达7天不排,每次必用开塞露导,此次已6天未大便,而求我诊治。刻下症见:面白无华,便干硬,四肢发凉,畏寒怕冷,腰冷腹凉,食少神疲,舌淡,苔灰白水骨,脉沉迟无力。胃肠道彩超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便秘。

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则:温里散寒,通腑散结。

拟方:大黄附子汤加减。

处方:制附子10g,先煎半小时,酒制大黄6g,元明粉6g,冲服。3剂,水煎服。

3天后复诊,服药第二剂自行排便。饮食见增,舌苔转白薄,脉见缓象。原方继进3剂,又大便2次,为不成形软便。原方去元明粉,大黄减为3g,加生姜6g,大枣3枚,再进3 剂。

4月21日:其母喜而告之,患儿手足转温,饮食大增,大便能自行排出,请求根治之方。改为配方颗粒。

制附子3g,酒大黄3g,生白术10g,陈皮6g,炙甘草3g。每日1剂,混分2次冲服,10天后改为隔日1剂。

体会:小儿冷秘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趋势,囿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有病多从热化,冷秘常被视而不见,甚至见亦少用温下之法。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原文为“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寒实内阻如同自然界风寒来袭、气温骤降之时水凝为冰,治之“非下则实不去,非温则寒不开”。一方面必得以附子温阳散寒,“熔化冰块”,辅以细辛行气宣散通阳,“破寒解冻”;另一方面则由大黄荡涤肠腑,开利通道,辅以芒硝润燥软坚通便,使“阴寒冻结”下行而出。很多医生一看到大便秘结,就不敢用温热的药,怕温燥伤了肠道津液,从而加重大便秘结。其实你只要辨明病人里寒为主要矛盾,所谓的便秘只是结果,是标证。当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温通之法,十去七八,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防热热之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居家常用小中药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腹痛)的中医诊治经验节选
家有宝宝常备14种中成药,请收藏!
小儿便秘的几种治疗方法(干货)
小儿咳嗽特效药  — 温兴韬
疝气方参考[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