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队与国家失联15年,绝境中,将军对士兵说:祖国不会忘记我们!

也许是曾经身为军人的缘故,每每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都会被深深感动。有人把它叫做“白发龟兹”,我觉得在这种叫法让属于它的伤感已经足够,但少却的是悲壮,高高在上,可以将蓝天白天踩在脚下,却踩不去一个王朝阴暗与昏聩的悲壮。

这是一个关于军人的故事,一个军队永远忠于祖国的故事,领头的将军叫郭昕,是扭转了唐朝命运的名将郭子仪的侄子。

公元781年的一天,郭昕终于得到了唐王朝的消息,他当即派出几名信使,都是与他一道出生入死的士兵,他要让他们前往朝廷报告他和他的军队还在,还在西域存在。郭昕对那几名信使说:“兄弟,你们一定要活着回去告诉皇帝和那些大臣们,我们还活着,还在龟兹这个地方!”而此时,郭昕和他的军队已经与朝廷失联了10多年,他们孤悬塞外,不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还在龟兹这个地方守住了大唐安西都护府的所有领土。

信使们驰骋而去,战马扬起滚滚黄尘,郭昕望着他们的背影,一个人站在那里,竟有几分呆呆傻傻的样子,随后,他流泪了——10多年了,他坚信大唐王朝未灭,他更加坚信大唐王朝也一定会知道他们这群戍边军人的存在。现在,这一天,他终于等到了。为此,他感到自己和龟兹头发都变白了。白发苍苍的他在那一刻里,把龟兹装在心里,遥望京师长安,忽然感到自己的心都碎了,热气腾腾地覆盖在龟兹的土地上,是一地的苍凉、一地的悲壮。

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郭昕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但这时的唐朝因为安史之乱,已经变得虚弱不堪,吐蕃乘虚进攻河西,瓜州陷落。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西节度留后张铣阵亡。吐蕃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郭昕也因此再也没有回来。

面对吐蕃的进攻,郭昕组织唐军将士忠贞固守,保卫疆土。他们团结四镇汉军,依靠臣属唐朝的于阗、龟兹、疏勒、焉耆四国的少数民族将士共同抗敌。今天,我们虽然已经说不清,他们具体是怎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但我们却知道在766年至781年这段时间里,他们孤悬塞外,依然忠贞不贰,书写了西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军民反对分裂,共同抗敌,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辉历史。

没有钱粮,将士们自筹自种,而铸造货币也成了这一时期他们安西人民自救的唯一方法。于是,便有了现代在库车、阿克苏地区境内出土的唐代“大历元宝”。遥想当年,这闪光的铜钱却是安西的唐朝军民泣血相守历史见证, 是他们与内陆“隔绝不通”,“声问绝着十余载”为保卫安西做出的巨大牺牲。

时光的碎片在这里期待着人们对历史的更多还原。1909年,大谷光瑞探险队对库木吐拉进行掠夺式挖掘,出土了大量古书残卷,还有几份唐代大历年间的借据,其中《杨三娘借钱契约》尤为完整、珍贵。唐大历十六年(公元781年)实际上是建中二年,因安西与内陆完全隔绝,不知道唐朝年号已于公元780年改为“建中”,仍袭用大历年号,以“大历十六年”纪时。这被记“错”了的时间向人们述说的是,当时当地人民仍将大唐作为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一片耿耿忠心。

历尽千辛万苦,郭昕派出的信使终于借道回鹘衣衫褴褛地抵达长安。繁华的长安街,行人都对这群远方的来者驻足打量,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信使葬身沙漠。郭昕派出的信使带来了一个让长安震动的消息:西域仍有守军,该地仍然是唐朝疆域!唐帝国的统治者这才恍若隔世地早冒出了一句:“原来,闹了半天,河西、安西等地,及瓜、沙、甘、凉、肃诸州还在啊!”

拉下来便是升官加爵,唐朝皇帝封郭昕为武威郡王,安西连普通将士都被破格提拔七级。但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对这一区域已经鞭长莫及,而这一切对于郭昕和他的士兵来说,不过都都是些虚名。送信的人回来了,但并没有给这支军队带来实际所需要。郭昕对自己的士兵们说:“祖国并没有抛弃我们,至少我们了知道朝廷现在的年号,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忠心!”于是,他下令将“大历元宝”钱改为“大唐建中”钱,这铜钱也便成了他鼓舞士气、安抚人心的见证。然而,这并没能阻止他和他的军队与唐帝国的再次失联。

接下来的关于这支军队的详情人们虽说无从知晓,但历史告诉也告诉人们,公元803年,大漠重镇、战略要地西州(今吐鲁蕃)陷落。同年,土蕃围攻龟兹安西,郭昕与回鹘里应外合,大败吐蕃,这便是载入史册的“于术之战”。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数千残兵面对的是而立之年的弃猎松赞亲率的十万虎狼之师,今天的人们当然能够想到唐军将士血肉模糊的征战之躯。虽说,他们没有等来大唐王师驰援安西的那一天,但却在大漠里抒写了誓死捍卫祖国的忠诚与决心。

至于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但有学者推论,它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而就在这一年郭昕殉职于任上,被后世尊为“铁血郡王”。

美国历史学者韩森《丝绸之路新史》:“虽然吐蕃征服了这一区域,但在考古材料中却见不到吐蕃人的身影。”在今库车县西面的都勒都尔·阿护尔遗址出土的汉语文书中,有一部分“出自驻扎在龟兹的唐朝士兵之手,有家信,也有颂扬死者英勇的三则讣告,以及一位官员的政绩考课,这些文书显示,此处有一个独立的唐人聚落,很可能居住着士兵及其家眷”。

军人是祖国最忠诚的儿女,是一个国家不朽的魂魄,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都说诗人的眼睛能在神奇狂放的一转中,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但这支大唐军队在自己的家书里说了些什么却没人能够知道了。龟兹一夜白头,像郭昕当年落下一地悲壮(文/路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支部队孤军作战53年,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被遗忘的大唐军队,孤守西域40年无人支援,满头白发战死沙场
龟兹往事:西域佛国的千年丝绸之路跌宕(下)
他是郭子仪的侄子,困守了五十年的大唐军队,用生命捍卫大唐尊严
“外战”英雄谱之39---孤守西域五十三年的大唐“安西军”
安西铁军,一支几乎被人遗忘的军队,却扛起了大唐最后的脊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