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之牧野地究竟在哪里?且听专家怎么说

【前言】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之牧野究竟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在《说文解字》《括地志》《水经注》《中州杂俎》《通典》等著名历史典籍及注疏中多有记载,范文澜、翦伯赞、谭其骧等著名历史学家也有过明确论述,牧野在今天的河南省卫辉市北部已是公认的史学结论。如今,牧野乡、牧野湖、牧野大道等名片已落户新乡市区,“牧野”于其真正的发祥地卫辉却渐行渐远,这样的“篡改”和“掠夺”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卫辉的悲情,也是对整个新乡市弘扬“大牧野”文化品牌的损害,打“牧野”品牌不能离开卫辉,宣传厚重新乡更不应该“去卫辉化”。翻开一部新乡史,你会发现其主线在卫辉就象写焦作的历史绕不开怀庆府、写晋城市的历史绕不开泽州府、写聊城市的历史绕不开东昌府一样,避开历史上卫辉府谈新乡历史文化,必然显得单薄和乏味。城市的“厚重”是政治、经济、文化千百年来自然的积淀,不能靠强拉硬拽,更不能靠“生花妙笔”的打扮和描画,尊重历史,敬畏典籍,方能“崇文、厚善,敬业、图强”。让我们重温一下新乡著名历史学者梁振亚老先生二十五年前引经据典撰写的《牧野浅析》一文,触摸“牧野”从三千年历史深处姗姗走来的清晰脉络,感受卫辉人心中那块抹不去、放不下的“牧野”情结吧。


牧野浅析

□梁振亚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在淇县、汲县(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提起牧野这个古战场的名字,许多历史名著中,常在牧野二字后面加上“河南汲县”这样的注解,说明牧野是在河南汲县境内。为了进一步探明并增进对这一问题的了解,曾查阅了一些史书和典籍,通过学习、探讨,获以下几点认识:

一、牧野,是靠近商都朝歌(今淇县)南郊一大片地方的总称。《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垌(邑,国都也,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各十里也)。”《水经注校·清水》云:“清水又东南与仓水合,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谷有仓玉珉石故史焉,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谢云作坶野,一作牧野)。”又云:“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牧野矣。”查朝歌以南,南至清水(今卫河),其所指之地,应是今卫辉市沿卫河以北的城郊乡(含今汲水镇)与安都乡的一部分和顿坊店乡的全部地区,包括仓水(即今沧河)潜入地下又复出地面的东南,即顿坊店乡的前、后稻香村,上、下马营等村,及上乐村乡闳夭村以北(闳夭是周武王的大将,相传武王伐纣时闳夭曾率周军驻此)地区,都是牧野地。谭其骧教授撰修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显地标注了牧野地所在的位置(见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第一版,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与《水经注校》中所讲牧野所在地的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二、牧野地在汲县境内。《通典》云:“汲,牧野之地,即纣都近郊三十里即此也。”《中州杂俎》云:“牧野谓之汲,舆地广记,故商牧野之邑……。”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云:“牧野(今河南汲县)一役被周武王攻灭……”,又云:“武王牧野(今河南汲县)誓师……”。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云:“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这时商王纣仓皇发兵应战……”。又如《汲冢周书·克商第三十六》云:“周车三百五十乘阵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挑战也)王既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败。”《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商时牧野地的位置,明显地标注于今汲县与淇县间,可谓诸历史学名家之见尽同。

三、今卫辉市城区,古曾称陈城,武王伐纣列阵于此(古阵与陈同),武王既在此筑阵,则与纣交战之牧野必在此以北。南北朝东魏时,汲县治尚在汲城村,今城区古称陈城。唐贞观时,卫州治迁此,所以亦称卫州城,时魏王李泰撰《括地志》称:“卫州城故老云周武王伐纣至于商郊牧野乃筑此城。”另载“今卫州城即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纣筑也。”又《读史方舆记要》云:“汲县在隋以前谓之陈城。”《郡国长道记》云:“武王伐纣于此列阵故名陈城。”东魏曾在此置义州,北齐改伍城郡,北周废汲县建伍城县治陈城,隋开皇六年又改伍城县为汲县,县治在此至今未变。陈城(今城区)既是武王伐纣筑阵之处,则武王与纣军交战之牧野地只能是在此以北(淇县在此东北),绝不会在陈城以南或西南。


四、《说文解字》云:“坶野朝歌南七十里,周书曰武王与纣战于牧野……”,另《史记》集解载有“《括地志》云: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从以上两说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说文解字》云坶野在朝歌南七十里,据此,今人就认为牧野是在今淇县南七十里,而今卫辉城区距淇县城区仅五十里,依此即得出牧野之地应在今卫辉市区以南二十里的错误论断。《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于公元100年至121年间编撰的,所说距朝歌七十里,它不可能是以现在的里长来说明两地的距离。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历代度量衡表历尺度比较》中载,东汉的“鎏金镂花铜尺”(山东掖县出土)折合今0.71市尺,里长若按此比例计算,《说文解字》中所说的七十里,也就约等于今五十华里。

(二)《括地志》云卫州距朝歌七十三里,这已明确肯定了卫州城距朝歌城是七十三里。《括地志》是唐太宗的四子李泰于贞观年间主撰的,贞观初卫州治所已迁来汲县(今卫辉市城区),所讲卫州城距朝歌七十三里,也就是指今卫辉市区距今淇县城区七十三里,而按今说卫辉距淇县只有五十里,两者同是讲的卫辉市区距淇县城区的距离,为何会有七十三里与五十里之差呢,其主要原因仍应是古里长小于今里长。

(三)《说文解字》云坶野至朝歌七十里,《括地志》云卫州城(今卫辉市区)至朝歌七十三里,两者相比,牧野也不应在今卫辉市城区之南。

综合上述,诸历史名著的记载及近现代历史学家的有关论述,对照卫辉古今地名的变更,如:古陈城、清水(今卫河)及《水经注疏》所述仓河潜入地下又复出地面东南之地域与牧野等情况,即可明确认为,今卫辉市城区现东北至上乐村的闳夭村一线沿卫河以北,北至今淇县南郊,这个东西狭长的地带,即古之牧野地。

(本文作者为新乡著名文史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牧野大战
“牧野”的由来
卫辉市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
试谈卫国、卫州、卫辉与汲
中国之最在新乡——历史篇
天下林姓祖源,比干庙内思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