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墓碑碑文一些文字的解读

杨星宇

一、关于“先考”“先妣”与“显考”“显妣”的区别

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显考:对亡父的美称。显,清徐乾学《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 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先考和先妣是尊称,表示尊重;显妣和显考是美称,表示赞美。

二、关于“显”“公”“考”“妣”“严”“慈”的释义

显:称先人的敬辞。“显”就是指原来生前很了不起的人(其实也许此人很平凡,但要面子呗,因此加个显字,显者显赫也)。古人爱面子,更尊重死者,比如“公”这个称呼,只能用来称呼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家中辈份较高者,但是在人死后,不管此人生前如何身份卑微,只要有资格能立墓碑,就会在其姓后加个“公”字,如果此人在当时比较有点名气,更会加个“显”字,以示尊贵。但是,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亡后都能立墓碑的,墓碑的大小、制式都要合乎此人的身份。

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一般子女在过世的父母墓碑(或灵位)上题: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之墓(灵位),故显妣某(姓)氏之墓(灵位)。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一般父母健在的人与离世的人往往一起选定墓地,这时人们对“严”与“考”,“慈”与“妣”是有讲究的,如南方的一些墓碑上常常这样写着:考某(名),慈某(姓)氏,某(男姓)公之墓;或严某(名),妣某(姓)氏,某(男姓)公之墓。不过,目前一些地区对此已不再讲究了。

对父母来说,一般应该是:“父亲被称为严父,母亲被称为慈母”,可见,“严”指父亲,“慈”指母亲。综上所述,在一些南方地区的墓碑上,“严”是指健在的男性,“慈”是指健在的女性。

三、附录

(一)关于作品《先妣事略》(作者:归有光)的解读

1.作品原文

先妣事略(1)

先妣周孺人(2),弘治元年(3)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4)。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5)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6)一人,期而不育(7)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8)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9)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10)不能言。

正德八年(11)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12)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13)母也。

孺人讳(14)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15)。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16),敦尚简实(17);与人姁姁(18)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19);入城则缉纑(20),灯火荧荧,每至夜分(21)。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22)。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23)。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24),手中纫缀不辍(25)。户内洒然(26)。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27),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28)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29),促有光暗诵《孝经》(30)即熟读,无一字龃龉(31),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32)。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33),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34)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2.作品注释

(1)先妣(bǐ):亡母。妣,母,后只用于称亡母。《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2)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清时用以封赠七品以下官职的母亲或妻子的名号。

(3)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弘治是明孝宗的年号(1488―1505)。

(4)来归:意为嫁到夫家。归,出嫁。

(5)期(jī):一周年。

(6)殇:早逝,还没有成年就死去。

(7)不育:指流产。

(8)妊:怀孕。

(9)数(shuò):屡次。颦蹙(píncù):皱眉头。顾:注视。

(10)喑(yīn):哑。

(11)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正德是明武宗年号(1506―1521)。

(12)延:请。

(13)肖:像。

(14)讳:名。封建时代不应直称的尊长的名字称讳。

(15)太学生:太学的学生。太学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在明代就是国子监。

(16)以资雄:凭财产而在当地有势力。

(17)敦尚简实:注重简易朴实。

(18)姁姁(xù xù):和蔼亲切的样子。

(19)木棉:这里指棉花。

(20)缉纑(jī lú):把麻搓成线,准备织布。纑,麻缕。

(21)夜分:半夜。

(22)问遗(wèi):问候和赠送物品。

(23)不谋夕:即朝不谋夕,早上不能为晚上打算,比喻境况窘迫。这里说母亲虽不忧米盐,但当穷日子过,十分勤俭。

(24)乳抱:抱在怀里喂奶。

(25)纫缀不辍:缝缝补补一刻不停。

(26)洒然:整齐清洁,很有秩序。

(27)棰(chuí)楚:杖责。棰,杖;楚,荆木。棰楚,这里当动词用。

(28)从兄:堂兄。

(29)中夜觉寝:半夜睡醒。

(30)《孝经》:书名。宣传封建孝道的儒家经典。

(31)龃龉(jǔyǔ):生疏而不流畅。原指牙齿上下不对齐。

(32)羊狗之(ē):由羊、狗等家畜传染的疾病。

(33)学官弟子: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学员,即秀才。学官,各级地方教官的统称,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负责管教在学的生员。

(34)追惟:追思。

3.作品译文

亡母周孺人,在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夫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时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口气喝完,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的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往南一直到桥,沿着小港向东。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凭财产而在当地有势力,为人注重简易朴实。外祖父常常和蔼亲切和村里人拉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们个个都很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象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间间房里整齐清洁。待佣人很好,即使到了非要棍打条抽的地步,也不忍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在半夜醒来,就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先母故世以后,外祖母何氏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也病故;四姨妈嫁在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聘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4.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煕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代优秀散文家,九岁能文,二十岁通五经三史诸书。1540年(嘉靖十九年)举乡试,第二年,徙居嘉定境内的安亭(今属上海市)。前后八次参加会试,均不第。以读书讲学为业,教书授徒二十余年,从学者常达数百人。至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年60岁)始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得罪上司,三年后改调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通判,专管马政,实为明升暗降。1570年(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引荐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北京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次年病死。

归有光以散文著称。他反对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追章琢句,模拟剽窃”的文风,主张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他的散文长于记叙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王世贞赞其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徐渭称其为“今之欧阳子也”。著有《震川先生集》、《震川尺牍》、《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

(二)碑文解读与解释

案例:碑文解释(来自网络,照片也选自网络,仅供参考)


我看了这个墓碑,感觉到古代临高的碑文跟儋州的碑文都是一致的,都有严格要求,只是现代很多人都不了解。我现在来解释一下:

1.右边“乾隆十七年仲春月吉旦”指的是立碑的时间。每个季度共有三个月,第一个月称“孟”,第二个月称“仲”,第三个月称“季”,碑文中的“仲春月”指的是春季的二月,“吉旦”指的是好日子,有的写“谷旦”,也是好日子的意思。至于末尾写不写“立”,那要根据碑文作者的意愿,他爱写就写,不写也可以。

2.中间碑文中的“皇清”是当时人对清朝的尊称,有的墓碑也有写“大清”,意思都是同样的。“醇直”是“林大公”的谥号,“谥号”就是乡里有德高望重的绅士耆老们给死者赐予的名号,是经集体讨论后决定的,实际上就是对死者一生公认的评价。因为两公婆合葬在一起,所以下面并列写着“祖考林大公”和“祖妣顾孺人”。因为是孙子立的碑,所以称“祖考”和“祖妣”,如果是儿子立碑的话,就把“祖”字去掉即可。“林大公”指的是阿公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如果排行老二,那就称“林二公”。“顾孺人”指阿婆是姓“顾”的,“孺人”一般是妇女的尊称。另外中间这行碑文,字数也要讲究吉利,字数要符合“生”和“老”才算吉利。古代把人的命数分“生、老、病、苦、死”,对应的数字是“1、2、3、4、5”,人的五种命数中,最好是“生”和“老”,其余三个都是不好的,而“生”和“老”对应的字数是1和2。一般碑文字数会超过五个或更长,那么从第6个字开始,也要按“生、老、病、苦、死”来算,第6字属于“生”,第7字属于“老”,以此类推,凡是字数逢1、2或6、7的,都符合“生”和“老”,比如1、2、6、7、11、12、16、17、21、22、26、27等等字数就是符合“生”和“老”,是吉利的,其余的字数符合“病”、“苦”、“死”,是不吉利的。这个墓碑,中间的碑文共有11个字(并列两排的文字只算右边的字数,左边的不用算),所以就符合“生”的命数,是吉利的。

3.左边的名字列的是立碑人。最前面写“孝孙”三人,证明阿公阿婆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立碑应该是在世的人给死去的人立的,所以不能写上儿子的名字。如果儿子还在的话,应在前面写“孝男:某某”,再写到“孙:某某”。立碑人中除了“孝孙”三人外,还有“曾孙”8人和“玄孙”(漏写了“孙”字)5人,证明给阿公阿婆立碑的这3个孙子,也已经是三代同堂了。名字的最后写“仝立”,“仝”是共同或一起的意思。表示这个墓碑是阿公阿婆的孙子、曾孙和玄孙以上这些人共同立的。

2016年4月8日晚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言百练:先妣事略(归有光)
碑文和牌位格式
墓碑牌位的写法
写碑文的规则
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都分别是什么意思?
||技术贴 牌位、神主、墓碑的形制与书写必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