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自学中医?(三)常见问题答疑。
一、从《伤寒论》入手还是从统编教材入手?
从《伤寒论》入手,最大的好处是对于整体的把握。

从统编教材入手,最大的好处是对于局部疾病的把握。

这么说太抽象,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病人只是脾胃不好,那么从统编教材更容易入手。比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丸都可以用。

但是如果病人身上的病比较多,比如一个老年人身上可以同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脾胃病,皮肤瘙痒,失眠,颈肩腰腿痛,头晕,血脂高,肿瘤等等。这些病在同一个老年人身上出现很常见吧?

如果按照统编教材的思路去想,一个病分哪几个证型,那10个病加起来至少是30个证型以上,这么一想的话,恐怕头都快晕了。而且就算勉强出一个方子,这个方子一般来说也比较大,而且很容易顾此失彼。

但是从《伤寒论》的入手的话就比较简单,就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6种病的排列组合。

一般来说,整体状态不好的话,局部疾病也很难完全好。
再比如不孕症。
如果病人就是一个单纯性的一个卵巢早衰,然后舌苔也不厚,其他的症状也不是太明显。那么我们只要是健脾补肾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病人既怕冷,月经量少,而且脾胃还不好,舌苔非常厚,一补就容易上火。还有皮肤病,还有失眠。那你怎么来处理这个复杂矛盾?
脾胃不好肯定会影响生育。月经量少也会影响。皮肤病痒的影响睡眠也会影响。睡眠不好,五脏六腑都休息不过来,也会影响生育。
健脾祛湿的药物用多了,就容易影响月经量。
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用多了,就容易影响脾胃。
治疗月经量少的药物用多了,比如补肾的药物用多了,也容易影响脾胃。
治疗失眠的药物用多了,尤其是治标的药物用多了,比如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生龙骨,生牡蛎,也容易影响脾胃。
那么这个复杂的情况怎么来解决?
印象里统编教材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至少是强调不够。
但是《伤寒论》里给出了大部分答案,后世医家又有不断的补充。
那临床上是简单情况多还是复杂情况多呢?
我印象里还是复杂的情况更多。

所以我更倾向于先看《伤寒论》。

虽然开始比较难,但是越往后面会越简单。

二、中医需要看那么多的书么?
如果《伤寒论》学的很透很活的话,后世的那些名家经验书不看也罢,临床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成才周期一般来说会短一些,快的话5年。而且经常是一科通了,其他科的病的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如果《伤寒论》学的没有那么活的话,那么能治的病就非常有限,就需要看很多后世这些医家们的经验书了。成才周期一般来说会比较长一点,至少是10年。甚至30年以上。甚至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中医,中医都没有入门。而且很容易出现。看得了儿科病,看不了妇科病,看得了妇科病,看不了老年病等这种情况。
所以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经得起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
能从经典直接入手最好。
实在受不了的话就是和统编教材一起看。
关于如何自学中医的问题,

就给大家说这么多,

仅供参考。

。。。。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你喜欢我么?             

              喜欢请点右下角“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自学中医?
首次公开|陈潮祖教授对中医发展的建议1
[转载][转帖] 《伤寒论》中的智慧(2)
脾胃调养之我见
干货 | “随证加减”,是中医人不可不知的!
夜深人静时,带你初识中医的舌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