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副总裁带头集体辞职, 任正非却点头默许, 这种事儿马云也干过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公司或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只要有生命的活动就一定会有矛盾,一定会有斗争,也就一定会有痛苦。'

20年前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任正非提到了关于1996年的那场华为内部集体大辞职的事情时,感慨万千。

1996年是华为的成长史上最为痛苦的一年,也是华为成为跨国公司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在华为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不仅决定了华为的生死,影响还持续到了今天。

一件事情是任正非与李嘉诚'搭上关系',迈出成为跨国公司的第一步;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驰名中外的华为内部'市场部大辞职'事件。

点击加载图片

这次辞职事件的发生,后来被称为'惊天地、泣鬼神'。

而掀起这场风暴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时任华为副总裁的孙亚芳女士。

导火索:'山大王'割据,华为'危在旦夕'

1994年,随着华为对数字程控技术的完全掌握,万门机的配套研发取得阶段性成功,华为通往全国市场的大门正徐徐打开,各种订单纷至沓来。到1995年,华为的市场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5亿!

而高涨的业绩报表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危机挑战

点击加载图片

来自于国内外同行的围追堵截让华为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当时国内通信市场上展现出的巨大消费潜力让'洋品牌'蜂拥而至,疯狂挤占市场份额。国内的'巨大中华'四家不甘落后,南北对峙。华为在重重压力之下处境艰难。

除了外部的危机,华为内部也涌动着不安分的暗流。1995年,华为共有1750人,绝大多数受过本科以上教育,还有8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开发人员占总人员的40%,市场营销33%,生产15%,管理12%。任正非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倒三角型。

但人多也意味着麻烦多,管理难度也会加大。任正非6年来一直任由全国各地办事处的负责人自由发挥,时间一久,有些办事处颇有诸侯割据的苗头了,无法统一管理。

除此之外,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这些人,某种程度上有一种隐形的'家'文化流动其中,很多事情不是靠制度不是靠流程而是靠默契和情谊来驱动。

当企业发展渡过了最初的冲刺期,发展相对平稳时,很多战场上下来的员工都会松口气,有时候就一直松了下去。

做企业,不进则退,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必须要快速扩张继续冲锋陷阵。

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哪怕业绩再好,也解不开任正非心头的焦虑。于是他马上找到了当时华为副总裁、主管市场工作的孙亚芳进行商议。

点击加载图片

别看孙亚芳是一员女将,但巾帼不让须眉。她沉思过后,当即提议道:干脆在市场体系内部来一次集体大辞职,能者上,庸者下,要革这些 '山大王'们一次命!

这个提议正合任正非之意。1995年,任正非就发表了《解放思想,迎接96年市场大战》,在那时,任老板已经下定决心要加强全国办事处的管理和控制,强化总部的领导和权威。

一不做二不休,在孙亚芳的带领下,团队的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两份报告——一份辞职报告,一份述职报告,由公司视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要,具体决定接受每位递交报告者的哪一份报告。

通过公平竞争,有的重新上任,有的就此下岗。'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的内部整训运动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可谓是一次完完全全的洗牌。

任正非感叹:可能会葬送公司前途

这场辞职是在任正非的默许之下进行的。

后来任正非总结道,'如果说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

在华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创了无数的第一次。其中对华为企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就是这场大辞职事件。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不仅对于华为内部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整个中国企业界也称得上是一次惊天地泣鬼神、开天辟地的壮举。

其实,在当时这个'壮举'受到了不少质疑:市场部是企业的命脉部门,是给企业赚钱的主要抓手,老板平常都是哄着都来不及,怎么还逼着他们辞职呢?市场部离职后跳槽怎么办?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既然有这么多的质疑,华为为什么依然坚持要组织这一次大辞职呢?

'不得不辞',是任正非对于这次大辞职的评价。

大辞职事件后的后遗症和孙亚芳的竭力反对

对于1996年的华为,'集体辞职'事件为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对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点击加载图片

1999年,华为又有高管提出干部当中存在安于现状、缺乏斗志的情况,为此他们提出再来一次市场部大辞职。一次大辞职事件成功之后,有人觉得,这成了一颗救命稻草。

但殊不知,有时候,绝招只能释放一次,次数多了,可能就不奏效了。

这次建议的提出,遭到了孙亚芳的强烈反对。

点击加载图片

她说:'我不同意。竞聘是那时我们因为无法准确判断一个人不得已而为的特殊做法,是小公司的做法。华为这几年人力资源评价系统已经比较完备,我们应该通过体系运作来考察干部,'压力不足'是因为我们没有执行评价体系而不是因为没有发起竞聘。'

孙亚芳更进一步提出'以奋斗者为本'需要配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华为也逐渐演变成为真正的现代化管理的跨国公司。

大辞职事件起于孙亚芳,也终于孙亚芳,自此之后,只有人提到这部历史,但是鲜有人在提到继续用这种方式来做内部管理。

原来,伟大的公司都曾有过这样的壮举

任正非曾在'1996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这样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

点击加载图片

'集体辞职事件'开创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这也成了企业在转型期如何顺利过渡、实现新老接替的成功案例,被视为企业保持'狼性'的英雄壮举。这次辞职被华为上下一致认为是一次保持公司竞争力的一个行动。

不单单是华为如此,马云亲手打造的阿里巴巴'18罗汉',也在2009年'杯酒释兵权',辞去职位重新竞职,让阿里巴巴进入一个新时代。

点击加载图片

组织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集体辞职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型战略思维,是一次非常大胆且高明的尝试。

集体辞职运动和平地实现了华为的人才转型和管理转型,使得华为的发展获得了生机,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恰恰显示出任正非独特的经营智慧和不凡的魄力。

(本文由财经十三叔团队原创,作者北杉,欢迎大家关注和留言互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职业化时代
华为员工集体辞职事件对“敬业”的启示
33年风雨,4次重要转折,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华为文化符号系列①: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标杆实践 | 华为人力资源变革的四个阶段
再造华为:以开放的心态再创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