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鼎白茶起源(福鼎白茶种类)
userphoto

2023.04.02 江西

关注
福鼎白茶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福鼎白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高山名茶之一。福鼎白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如螺,色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成朵。福鼎白茶具有降脂减肥、抗衰老、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近近年来,白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福鼎白茶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5亿元。
福鼎小白和福鼎毫的由来?
菜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称之为“小白”,把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大白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称之为“大白”。
  由于福鼎最早创制白毫银针同样是用当地有性繁殖(种子繁殖)的菜茶制作,后来才用无性繁殖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茶树茶青制作白毫银针
白茶名称由来?
目前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始于北宋:白茶最早出现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2.始于明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这是明代关于白茶的记述。清嘉庆初年,福鼎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成银针白毫;约在1857年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1922年创制了白牡丹。新工艺白茶于1968年为外销市场需要开拓的新产品。
3.最早的茶类: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人类祖先最早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叶,经自然晾青、晒干或焙干,实际也就是白茶的萎凋、干燥工序,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茶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名关棣为政和”。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茶叶的由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一个奇特又能干的人──神农氏。他小时候经常生病,爸爸妈妈就给他吃了很多草药,这些草药不仅治好了他的病,而且竟然让他变得百毒不侵。不管是吃了有毒的野草,还是被毒蛇咬伤,他只是嘴唇发紫,过一会儿,紫色消退,身体依然安然无恙。 神农氏自己不怕毒,但当时有许多百姓却因为吃错了草药或野菜而生了病,甚至送了命。他决心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为百姓造福。他一方面经常上山采草药,每一种草药他都先尝一尝,确定没有毒之后,他再把它们采回家;另一方面开始给百姓治病,而且常常不收他们的诊费。时间长了,神农氏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有一次,神农氏上山采药。在下山的时候,他看见山坡上长着几棵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树。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就摘下了几片树叶,放进嘴里嚼了一嚼。顿时,他觉得口腔清新,精神百倍。于是,他就把这种树叶采下来,拿回家后介绍给乡亲们。后来,他给这种树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茶叶,他还教会了人们怎样泡茶喝。 这就是茶叶的由来。
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们生活日用品,更是我国少数民簇“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的生活必需品。唐代陆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这样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傍时浸俗,盛于周朝。”,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吃茶养生记》中记载有:“茶也,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东汉《桐君录》中:“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 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在《封氏闻见记》中:“开元太山有僧大兴禅教,人人煮茶驱睡,致使人人相仿效,逐成风俗。”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 茶叶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向全国传播,古有“蜀地茶称圣,蒙顶第一家”的说法。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顺长江而下传遍半个中国,现我国有17省,900余县产茶。又我国沿海传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茶叶作为商品于1610年输入欧洲,先是荷兰、葡萄牙,1638年输入英国。1664年输入沙俄。17世纪输入美洲,1674年输入纽约。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始习饮之。”作为茶叶引种传到世界各地,当然是在唐宋以后的事,公元729引日本,828年传朝鲜;1618年到俄国;1780到印度;1828年传印尼,1834年斯里兰卡;1914年马来西亚,作为商品传到这些国家当然更早许多。
茶叶的由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一个奇特又能干的人──神农氏。他小时候经常生病,爸爸妈妈就给他吃了很多草药,这些草药不仅治好了他的病,而且竟然让他变得百毒不侵。不管是吃了有毒的野草,还是被毒蛇咬伤,他只是嘴唇发紫,过一会儿,紫色消退,身体依然安然无恙。 神农氏自己不怕毒,但当时有许多百姓却因为吃错了草药或野菜而生了病,甚至送了命。他决心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为百姓造福。他一方面经常上山采草药,每一种草药他都先尝一尝,确定没有毒之后,他再把它们采回家;另一方面开始给百姓治病,而且常常不收他们的诊费。时间长了,神农氏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有一次,神农氏上山采药。在下山的时候,他看见山坡上长着几棵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树。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就摘下了几片树叶,放进嘴里嚼了一嚼。顿时,他觉得口腔清新,精神百倍。于是,他就把这种树叶采下来,拿回家后介绍给乡亲们。后来,他给这种树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茶叶,他还教会了人们怎样泡茶喝。 这就是茶叶的由来。
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们生活日用品,更是我国少数民簇“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的生活必需品。唐代陆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这样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傍时浸俗,盛于周朝。”,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吃茶养生记》中记载有:“茶也,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东汉《桐君录》中:“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 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在《封氏闻见记》中:“开元太山有僧大兴禅教,人人煮茶驱睡,致使人人相仿效,逐成风俗。”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 茶叶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向全国传播,古有“蜀地茶称圣,蒙顶第一家”的说法。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顺长江而下传遍半个中国,现我国有17省,900余县产茶。又我国沿海传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茶叶作为商品于1610年输入欧洲,先是荷兰、葡萄牙,1638年输入英国。1664年输入沙俄。17世纪输入美洲,1674年输入纽约。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始习饮之。”作为茶叶引种传到世界各地,当然是在唐宋以后的事,公元729引日本,828年传朝鲜;1618年到俄国;1780到印度;1828年传印尼,1834年斯里兰卡;1914年马来西亚,作为商品传到这些国家当然更早许多。
如何鉴赏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具有地域唯一性、天然工艺性以及独特功效性的茶叶,是最 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的药理更是证明了 :白茶的茶性清凉, 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可以治疗疾病。在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记 载有:“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与其他茶类相 比,白茶中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的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的平均值更是 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 多种药理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品茶爱好者的青睐。
福鼎白茶的原产地位于福鼎县太姥山,那里至今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 亲手种植的福鼎大白茶的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以及太姥娘娘发现绿雪 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福鼎白茶树属于小乔木型,分枝比较密,树 皮呈灰色,叶片呈椭圆形,它的繁殖能力强,压条、扦插发根都很容易,成 活率更是高达95%以上。
福鼎大白茶的传说是什么?
福鼎大白茶 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觉白茶】如何挑选福鼎白茶
如何评价福建产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茶叶分为南北两路银针
白茶的储存不仅不需要日晒,而且要避光
老白茶,就是老寿眉?可别忘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看完这篇文章,你瞬间可以从“菜鸟”转变为福鼎白茶行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