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粉丝要求,说说“长新冠”,怎么办? 这...

 
这位网友,说有很多去年12月阳的病友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康复,他也是其中之一,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拉肚子……焦虑抑郁,不知道怎样才能好转.....,既然是很多网友都有这种问题,我这里就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到他。
 
  先说说我今年上半年遇到比较多的患者的情况,再来具体说说这位网友的具体问题。
 
我遇到的患者,首先是虚汗非常多,为什么阳后出汗的人特别多,特别是头汗,然后用玉屏风散、虚汗停,牡蛎散等等都没什么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所谓的“止汗药”是什么组成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虚汗停(黄芪、浮小麦、大枣、糯稻根、牡蛎(煅)),牡蛎散(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看到了吗?
 
三种都是黄芪为主,黄芪是补要补脾肺之气的,作用偏上,另外牡蛎、白术是固涩补脾的,虚汗停说的是“虚”,其实补的是肺气虚,加点固涩的药,其实是补得偏浅层,补得不到位,也难怪没效果。
 
而阳呢,据我上半年接到了这么多患者,大多数是直伤肝肾。大多数的头汗是因为耗伤了肾气,藏不住了,气不摄汗,出汗就特别多。
 
肾主闭藏,只是藏米青吗?不是的,一身的津液、气、血说到底,还得靠肾的力量来支持,为什么上面的网友,会气短?我猜他肯定补过脾肺之气,但不效,那么有没有想到是肾不纳气,导致了出气多进气少,为什么练功要气沉丹田?
 
就是让气深入到脏腑里面去,再慢慢地升上来,进多出少,气不就足了吗?气短就是气虚,气虚当然乏力。然后食少、便溏呢?肾不好,脾胃还会好吗?看护过临终老人的朋友就知道,临走的那几天,人是吃不下饭的,吃饭可不单是脾阳的作用,还依赖肾阳、心阳的帮助,如果肾气枯竭了,脾阳也就枯竭了。
 
饭都吃不好,气血从哪里来?心主血脉,没有了脾胃的气血来源,心悸就开始了,然后开始心肾不交,最后扰乱肝经,情绪就出现问题,焦虑抑郁就来了。肾气虚的,一系列的病就来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拼免疫力,就是拼肾气。
 
为什么会这样?我总结大多有两种原因,一是发烧时发汗太过了,发汗的目的是驱邪,不是为了降温的,很多人用大青龙、小青龙等大发了一次汗,发现烧没退,反复的37度多,又继续大发汗.....
 
汗为心之液,更是肾之液,所以仲景让你遍身微微汗出以驱表寒,后面还要喝热稀粥或者用些大枣、甘草等保胃气。而我如果用大发汗的药,一般就发一到二剂,如果后面还有低热的,一般会用小柴胡汤加减等,调理一下三焦气机。大发汗一两次其实表邪已经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数是身体气机紊乱,稍拔正一下就好了。
 
第二是以为烧退了,病就好了,后面没有注意调养休息,恢复正气,小孩子退烧了,就马上送幼儿园,成人烧退了,就马上加班熬夜做996,但实际上烧退后如果能静心调理休养一周的时候,等正气恢复,大多数都不会有后遗症,反之就是心悸、乏力,甚至二阳,三阳。
 
但现在已经是这个情况,怎么办呢?既然知道是肾出了问题,那就调肾啊,比如肾固藏出了问题,就益肾固藏:少火生气,固摄元精。
 
动物怎么固藏肾精的?冬眠啊,所以第一时间要让自己睡着,睡不着的,就先调失眠。阳后的失眠,我很多时候用到归脾汤加减。加一些五味子、萸肉、牡蛎加强固涩,第二闭上嘴巴,少说话,第三少思虑,先做到这三点,然后早上可以练一下八段锦,晚上最好花半小 时间静坐冥想,身心共养。
 
药物方面,不要急,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用大量的附子,少火生气,固摄元精,像上面这个患者,如果舌苔不白腻的话,可以在下午17-19肾经当值的时候试着用桂附地黄芄,如果天天吃上火,就隔天吃,坚持吃,如果还是上火或舌苔厚腻的考虑加一些运化中焦的木香、砂仁、五味子、陈皮。
 
现在是深秋了,气开始沉降,冬天就是闭藏。利用好这个秋冬,把损失的能量一点点蓄积起来,不要焦虑,当疾病不能一时取胜时,咱们就跟它慢慢磨,到了来年春升有力,自然生机恢复。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我的门诊故事##健康科普#
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浑身发软、没劲、肌肉酸疼是气虚,诚顺和名老中医王垚奉送补气秘法】
四十五、虚劳
裘沛然:重用黄芪治顽症、难症的经验
老出虚汗?可能是肺气虚导致的,快试试这碗牡蛎散!
【裘沛然:重用黄芪治顽症、难症】
中医内科:肺结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