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易论语》之“巧言令色,鲜矣仁。”

各位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开讲《易经》解释《论语》的第5讲。其实我们的系列讲座用《禅易论语》可能会更合适一些。今天的内容比较短。是《论语》里面第一篇的第3章,只有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章句常见注解是:孔子说:“专说动听的话,嬉皮笑脸的讨好别人,这种人很少有真仁心。”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基本上差别不是很大。也没有多少的疑义。昨天我们讲第一篇的第2章,是教我们做人的核心跟根本,是“孝弟”两个字。这个是内在的根本。有一些人呢,没有抓住这个根本,而去追求这个“末”。“末”是什么呢?“末”,就是去追求这些外在的语言,外在的表现。现实中大部分的人,会被这些外在语言、表现所迷惑,而不能看到它的实相。导致很多个人,团体受到伤害。

我们先来对这几个字进行“说文解字”。“巧言令色”的“巧”,巧等于“工”加上“丂”,“丂”有缺损的含义,巧合工的细微差别是工是有规矩的,体相用兼顾,形势好,实质也好;而巧常常缺乏规矩,有相少用缺体,比如只是形式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巧就是指技巧,在语言方面,特别指虚伪掩饰的语言。它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言”呢,就是指“言语”“言辞”。“语言”的“言”,你看古字,

,上面部分跟“上帝”的“帝”是一样。
下面是个“口”,也就是我们从“口”出来的语言,要凭“良心”。上面的“帝”就是指“良心”,叫我们说话要凭“良心”。所以“语言”的“言”古代就是这么写的。“信用”的“信”也是一样。
一个“人”,再加一个“言”,如果说出来的话不凭着“良心”,那也不能叫“信用”。一个人说出来就做到了,如果他违背良心去做,这种说话算话也叫没有信用。“令”字,一位发号施令,对别人颐指气使,嚣张得很。令有美好、听从、顺从的含义,向哈巴狗一样,相反的两种极端统一在一种人身上。对上阿谀奉承的人对下常常是颐指气使。“色”,就是“脸色”、“面色”。鲜矣仁”的“鲜”,是很少的意思。

这边插一句话,“鲜”,为什么用“鱼+羊”呢?有人说古代沿海少羊,内陆少鱼,这也是一种说话。《易经》里面,“鱼”是代表特别阴性的动物。那个“鱼”,见到太阳它就很怕,见到阳光它就怕。所以在《易经》里面用剥卦来表示

剥卦六五爻辞“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代表极阴的动物。“羊”呢,它是最接近乾卦的。如果是纯阳之体,那已经成佛了,那在现实中也极少。“羊”用兑卦来表示。
。它是接近纯阳之体的。所以,在我们这个世间,极阴的人,跟极阳的人,都不多,都很少。所以呢,用“鱼+羊”,来代表“鲜”字。

这一句话比较好理解。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能够以信为先,而不是专门说一些好听的话。《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论语》也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就是说话木讷,说话比较少,但是做事比较积极。现实当中,我们发现常常说话很多、很好听的人,一般他干事就不会去实干,或者干得特别少。那些常常不怎么说话的人,他常常已经把事情给做好了。“语言”只是鲜花,行动才能结果实。《增广贤文》里面有一句话“牡丹虽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



      《易经》颐卦大象辞“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因为语言说出来,是要符合良心,符合道心,是要能够实现,能够兑现的,你才能说。所以要很慎重,不能随便承诺,也不能说一些好听的话哄人家开心。否则,常常给自己造成后悔。说大话了最后自己吃亏,“吹”等于“口”+“欠”,“夸”等于“大+亏”,意思是说吹牛夸大最后都是自己欠人,自己吃大亏。《易经·系辞传》最后一句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我们要小心,不要被表面美丽的语言给迷惑住。

佛教的经典里面,也很重视这个“语言”,在“口业”里面,“恶口、两舌、妄语、语”里面有一个“绮语”,这个“绮”,就是“美丽的外衣”的意思。穿着美丽的外衣,可是里面是什么呢?那就不一定。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可能是“笑里藏刀”、是“阿谀奉承”、是“溜须拍马”,等等这些语言而已,它没有真正的实质。你看美丽的蛇大都是有毒的,而颜色单纯的常常没有毒。

道家的经典《道德经》,也有好多地方讲到这一个内容。像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23章“希言自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81章说的更直接,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非常好听的话,你肯定要给它好好打个折扣哦,说不定连一折都没有。第70章“言有宗,事有君”。“言有宗”,就是说话要凭良心,要有根据。如果太重视外表的人,一般他就不会太重视实质。最实质的东西,就是“道”。《道德经》38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当然主要谈语言表象。所以这个讲“礼”,“礼之用,和为贵”。“礼之用”,如果没有道德做前提这个“礼”,都是虚伪的。没有什么用。

所以短短这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跟昨天讲的“孝弟”刚刚好是相对的,是一体的两面。同时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注重本质。注重这个“体”。而不要被外在的“相”所迷惑了。说好听的话,常常会血口喷人。常常是公道的大敌。因为很多领导爱听好话,这些一说出来,很多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就会受伤害,那我们的事业就会断送在这一些说好话的人嘴巴当中。有一本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写的,叫做《呻吟语》。他这本书很短,但是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写,其中有三句话这么说的,他说:一等的人深沉厚重,二等的人磊落豪雄,三等的人聪明才辨,也就是很会说话。从今天开始,我们还是要注意,不要只重视外表的好看,跟语言的好听而已。更要重视问题的实质。

当然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会说话,外表光鲜亮丽的都是不仁之人,圣人说话都没有绝对化。孔夫子这边说的是“鲜”,就是不多。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盼望这种内在有道德,外在能巧言令色的人。也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人。

观看完整视频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与人生
我读经典系列(十七)《易经》与人生曾仕强--莫等闲的博客
第八讲:卦有何用
以《易经》解释《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曾仕强讲《易经》与人生
易经除了六个基础卦,还有六个最好记,只要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记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