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馆寻珍(27)

公元三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西域传入中国,先后于北朝、隋唐在中国北方形成造像高峰,唐末逐渐走向衰落,而在川渝,挥锤凿石仍在进行。大足石刻,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21年9月17日开始举办为期两个月的“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通过82件(套)展品,近百张文物图片,以及多个多媒体视频,对大足石刻艺术和历史进行全面性展示。观展后被那些佛像和石刻的美俘虏了,无比向往去那些山、那些窟实地去看看。

发现之旅


大足石刻,曾长期湮没在荒山野岭。清嘉庆年间的大足知县张澍首开大足石刻研究先河。而后,梁思成等大批近代学术界和文艺界的专家学者,用双手拂去了历史的尘埃,揭开了这座珍贵的艺术宝藏的神秘面纱。

蜀道大足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统称,迄今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有75处之多。其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代表性,汇聚成一座天然石窟艺术陈列馆。

释迦牟尼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

佛像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艺水平,是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也是大足地区不可多得的圆雕造像精品。

大足石刻造像题材多样,体现了该地区“三教合一”造像特色,以及独树一帜的叙事性图像风格。造像题材不仅有表现禅宗题材的罗汉像,也有以柳本尊为代表的“柳氏教派”密宗造像,而世俗人像的出现则带来了更多的人间烟火,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荟萃一处更诠释出宋代流行的社会思潮,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状况。

勾栏童子图 南宋(1238年)

妇人启门图 南宋(1127-1279年)

双女侍座图 南宋(1127-1279年)

勾栏童子像 宋(960-1279年)
莲花童子 明(1368-1644年)

罗汉残像 北宋(998-1067年)


罗汉残像 北宋(1056-1063年)

罗汉残像 北宋(998-1067年)

迦叶尊者残像 北宋(1063年)


罗汉残像 北宋(998-1067年)

柳本尊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柳本尊,俗名柳居直,晚唐时生于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前、后蜀时期在川西成都、弥牟一带弘扬佛法,被奉为毗卢佛化身。


柳本尊信徒像 南宋(1127-1279年)
此像为柳本尊行长事迹图局部。里面有文官、武士和侍者,侍者手捧方盒,内有一只耳朵。据相关铭文记载,柳本尊曾在成都一带行化治病,感化众多平民归顺佛教。天福四年(939年),他割去一只耳朵,以示自己弘法的坚定心愿。


中元地官像 北宋(960-1126年)
地官是道教天、地、水三官之一。

真武大帝像  明(1368-1644年)

孔子石牌位  清(1644-1911年)

镌岩妙相


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大足最早的石刻作品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经五代至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别具一格。大足石刻造像表现手法力求与通俗审美紧密结合,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世俗人物像,皆个性鲜明、体态优雅,将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

香炉  明成化七年(1471年)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香炉为镂空雕刻而成,饰有龙纹、云纹、花卉、双狮戏球等图案,刻工精湛,匠心别致,是明代香炉的代表作品。香炉后炉身上雕刻有题记,记载了供养人、匠人等信息。





弟子残像 清(1644-1911年)

祖师像  清(1644-1911年)

弟子残像 清(1644-1911年)

真武大帝像 明(1368-1644年)

圆龛佛像  南宋(1127-1279)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宝顶小佛湾石窟佛坛殿遍刻圆龛佛像,千佛千面,姿态各异,颇具人情世味。两个并列的圆形龛,龛内各有一坐佛,玲珑别致。一佛右手托钵,呈跏趺坐姿。另一佛身穿宽博袈裟,倚枕侧坐于圆龛之中,表现出慵懒闲适之态。

行者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行者短发及耳,着双层交领服,颈挂佛珠,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神情庄重。行者泛指修行佛法的人,也指在寺院中带发修行的人。

花供养菩萨  北宋(998-1067年)

残佛坐像 北宋(960-1127年)

卧狮 宋(960-1279年)

卧象 宋(960-1279年)

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残像 1368-1644年) 

菩萨残像 1368-1644年) 

药王残像 1368-1644年) 


观音坐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观音头戴宝冠,披风覆盖头顶,宝冠化佛置于披风之上。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腹前, 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目微垂,面容祥和。台座左右侧雕刻题记:“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由题记可知,该像为观音的禅定之相,也称入定观音像。这类观音造型出现于北宋晚期,主要受到禅宗影响而产生。


信徒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头戴方巾,着圆领宽袖服,眉眼下视,手似合十,胡跪于地,神态谦恭。

醉酒人坐像  南宋(1127-1279年)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醉酒男子袒胸露肩,席地而坐,以手撑地,作醉酒无力状。左立像为一女像,仅残存下半身。

残损的菩萨头像、佛头像、侍女头像、童子头像、罗汉头像、武士头像、俗神头像


承故焕新


千年岁月轮转,表面风化、风水剥蚀、岩体崩裂、生物侵蚀,使石像华彩的外表日渐斑驳蜕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博工作者使用各种科学手段,令饱经风霜的大足石刻得以涅槃重生。一方面在探索文物原状的样子,另一方面也在努力留存当下的面貌,使之可以永远留传,并借助科技手段,将不可移动的石刻“搬离”崖壁。这里展出的三座唯美的佛像就是利用3D打印等技术进行的复制。

文字参考展览介绍

图片拍摄于2021年10月31日

本号第344篇文章】

宝馆寻珍(1-15)索引

宝馆寻珍(16)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17)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18)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19)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20)  【保利艺术博物馆】

宝馆寻珍(21)  【保利艺术博物馆】

宝馆寻珍(22)  德州博物馆】

宝馆寻珍(23)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24)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馆寻珍(25)  【青州博物馆】

宝馆寻珍(26)  【保利艺术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14|大足——宝顶山石刻
大足石刻千手千眼观世音今昔掠影
『名胜古迹』重庆大足石刻
中国的石刻与石窟-巴蜀遗珍——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令我们惊叹不已的宝顶山石刻!
大足石刻 | 神圣与世俗的极致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