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北京记忆(24)

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北京,留有很多历史的痕迹,利用节假日细细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然后记录和分享,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部分,自得其乐。


护国寺金刚殿

护国寺大街在北京可谓大名鼎鼎,以美食和京味儿著称,护国寺小吃更是家喻户晓,如今连锁店也遍地开花。而作为建于元代的北京八大寺庙之一的护国寺本寺,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今仅存金刚殿和寺西北角的廊房以及垂花门后一层殿,寺内原有石碑多已无存。

护国寺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对应。寺庙规模宏大,是京都名刹,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石门额书"大隆善护国寺",第二层殿为金刚殿,第三层殿为天王殿,第四层殿为延寿殿,第五层殿为富寿殿,第六层殿为千佛殿,垂花门后为第七层殿,是护法殿,第八层殿为功课殿,第九层为后楼菩萨殿。现存金刚殿是寺中主要建筑,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



图片拍摄于2022年2月6日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

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一个固定点,定出这个点的高程作为全国水准测量的起算高程,这个固定点称为水准原点。各个地方的海平面是不同的,且同一个地方的海平面也在变化,在确定了水准原点的高程后,全国各地只需要跟水准原点进行比较,所得差值加上水准原点的高程值即可得到当地的标准海拔高度。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位于西安门大街北大妇儿医院院儿内,中华民国成立后,此处是陆军部测地局,北京水准原点的建筑为陆军部测地局招聘日本商人于1915年设计建造的,是一座仿古希腊神庙式造型的花岗岩砌筑的单层建筑,是北京及至华北地区唯一一处建筑历史最早的水准点。


建筑正面由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撑三角山花组成的门头,下置“水准原点”石刻匾额及观察窗。最下面的观察窗平时用铁窗门锁定,铁窗门内为水准原点的水晶表尺。窗外台阶地面上东西两侧有两个椭圆形半圆石包,作为东、西参考点,供测量使用。水准原点在房子中央,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北京水准原点是当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基点,一段段导测至此。水准原点高程,即水晶标尺“0”刻度线,即为北京海拔的高度。



图片拍摄于2022年3月6日

平津闸

平津闸位于高碑店村北口桥西,在一座街心公园里,古老的闸体如经历了千年风雨沧桑的老人,蜷缩在僻静的角落里。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京东通州的张家湾,而要真正到达京城,从张家湾开始还有四十里旱路。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春,由当时水利专家郭守敬负责沟通这一段旱路。次年秋,完成了大运河自张家湾到京城积水潭的水运工程,皇帝亲自命名为"通惠河"。

北京地区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落差较大,加上季节的影响,通惠河就会形成不是缺水就是水满为患的情况,故设闸坝三十多座。"天旱水小,则闭闸堵水,短运剥船;雨涝水大,则开闸泄水,放行大舟"。因此,就有了广源、会川、庆丰、平津、博济等节水设施。现在北京地方唯有高碑店村的平津闸保存完好并得以修复,平津闸也成了通惠河古代漕运的唯一力证!



图片拍摄于2021年10月10日

亚斯立堂

亚斯立堂位于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1900年毁于大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原是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教堂,以其创始人亚斯命名。教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为美国近代折衷主义风格,坐北朝南,八角形顶,分正副二堂。正堂设有四百多个座位,副堂有三百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亚斯立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历史上,在亚斯立堂兴旺时期,除拥有教堂及办公室、牧师住宅外,还有孝顺胡同 1 至 2 号房产,崇内大街 43 号楼房及三块墓地。卫理公会还在礼拜堂周围相继建成同仁医院、妇婴医院、汇文幼儿园、汇文小学、汇文中学、慕贞女中、护士学校,以及汇文大学 ( 后合并于燕京大学 ) 、汇文神学院 ( 后改名北京神学院 ) 等。

图片拍摄于2021年10月24日

南新仓

南新仓位于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余年历史。

南新仓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北京与大运河相关的古迹有十一处,南新仓是其中之一。

明永乐迁都北京时,城市发展迅速,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但北方粮食产量不足,急需将南粮北运,故疏通元代的河道,开展漕运,使江南粮食得以源源不断运至北方,为此,后来在通州及北京逐步修建了包括南新仓在内的许多粮仓。清代仍实行南粮北运,官家仓廒仍盛。每院仓房主要建筑有:廒座、龙门、官厅、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钟楼、激桶库、太仓殿、水井、辕门、仓神庙和土地祠等,而保存至今的只有部分廒座。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明朝时期南新仓的仓廒,在构造上,以廒为贮藏单位,每3间为一廒,后改为一廒5间。廒门挂匾额,标明某卫某号。每廒面阔约23.8米,进深为17.6米,高约7.5米,前后出檐。由于是京师储粮重地,在外观上,南新仓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保证其坚固耐用。为了防止水淹,每座仓廒所选地址都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为了防潮,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三合土夯筑的,然后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砖铺作地面,上加楞木,铺满松板,墙壁有护墙板,门有门罩;为了通风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每座仓廒除有气楼、闸板外,还"用竹气通高出米顶之上",并用竹蔑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以防鸟。廒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为1米,建造如此之厚的墙体,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的恒温。以上的建筑方法和措施,既防潮又保证通风,使仓粮历久不坏。南新仓可储存近1亿斤的粮谷。如果折成基本储量为10吨的集装箱的话,南新仓的总储藏量就相当于5000个左右的集装箱。









图片拍摄于2021年10月16日


【本号第368篇文章】


收藏北京记忆(1-20)索引

收藏北京记忆(21)

收藏北京记忆(22)

收藏北京记忆(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头条
北京水准原点遗址
北京海拔水准原点
北京城里的各种“原点”
中国水准原点
「非著名」景点·北京水准原点旧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