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三月,你藏好了吗

原标题:冬三月,你藏好了吗

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肾”,养肾的重点在于“闭藏”。冬天吃什么果最好?答案并不是水果,而是坚果。

栏目顾问

河南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医大师李振华

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张磊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名誉主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许敬生

何谓“冬三月”?

上周的一场大雪,提前让郑州人进入了“冬季(冬三月)养生”模式。

从农历“立冬”之日起,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直到第二年立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冬三月”。今年的立冬是公历11月18日,而立春则是明年公历2月4日。这三个月,就是“冬三月”。

关于“冬三月”的养生之道,被奉为“医经”的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黄帝内经》是这样说的:“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话历来被奉为冬季养生宝典。

古人认为,“经书”是天地不易之常道,彰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因此,凡被列为“经书”的都是必学书籍,如儒家《六经》、老子《道德经》等。而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故《黄帝内经》被后世称为“医经”。

正是由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在用现代汉语解读这段话之前,先来简介一下《黄帝内经》都说了什么。

关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两部,第一部叫《素问》,第二部叫《灵柩》。

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解释,互联网有一个词叫FAQ,就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意思是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带有普及性。《素问》解答了中医对生命及对天、地、生命的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是一本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书。

《灵枢》讲的是人的气和人的神灵沟通的那个节点、关节点,是论述针灸穴位的书。枢是关键,就是我们开阖门的那个门轴,它一动整个门就动,因此,命名《灵枢》。

更难得的是,《黄帝内经》在讲述方式上很接地气、很亲民。虽然在讲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能够健康、长寿,同时还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思想:“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所以,《黄帝内经》也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医典。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冬三月”的养生之道

“冬三月”这段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名誉主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许敬生解释,冬三月,是万物生机潜伏的季节,当此时节,要懂得“闭藏”的养生之道。冬“藏”是春“生”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藏”,就会导致春天阳气应“生”而不能生,容易生病。

冬三月,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人们也要减少活动,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最好到太阳升起时再起床),才能避免寒气侵袭。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好像有所收获而不肯泄露机密那样,保持平静而不露声色。还应当躲避寒气注意保暖,不要轻易使皮肤开泄而出汗,以免阳气散失。上面这些,就是适应冬季养生的“闭藏”方法。

“闭藏”若不够,则容易伤肾,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到了来年春天,就容易产生“痿厥”(手足软弱无力称“痿”,逆冷称“厥”)等疾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再通俗一点解读,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肾”,养肾的重点在于“闭藏”。

中医的“肾”跟西医的“肾”不一回事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医讲的“肾”跟西医所讲的“肾”是两码事、两个概念。

西医学中的“脏腑”指的脏器,比如肾,指的就是肾脏,是就人体单一的器官而言。中医学中的“脏腑”则相当于西医的一个系统,而一个系统功能的完成需要很多物质作为基础,中医就将这些完成这一功能的物质看作脏腑中所蕴含的“精气”。比如,中医说你“肾虚”,精神状态有点差,并不是说你的肾脏不好了,指的是维持你身体运转的“肾气”不足。

中医把“肾”称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掌生命孕育、生长最原始的物质系统,其中一个功能就是把我们的“精”化成“气”,特别是化成“元气”,然后推动全身去工作,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人从出生到成人再逐步走向衰老,肾气也经历着由实而盛、由盛而衰的变化。肾气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肾气衰则人体衰老、羸弱,肾气竭则人体走向死亡。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体内肾气盛衰变化的结果。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农历的四月、五月为夏)、长夏(农历六月为长夏,区分日是夏至这一天)、秋、冬,不同的季节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不同。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那么,冬季的任务自然就是养肾。

如何“闭藏”

“闭”,从字面的意思讲是把门窗关起来。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看似不起眼的小缝儿、小窟窿,漏进来的风特别大,容易让人受寒、着凉。引申来讲,就是要防寒。

“藏”,比闭的程度更深一点。包括几层意思:一是藏自己的身体,把自己裹严实一点,“美丽冻人”的衣服还是尽量不穿的好;二是体育锻炼可以有,但不要做与天斗、与地斗,违反自然之道的运动,比如冬泳。

冬季,草木凋零、万物俱藏,人体内的阳气原本就少,这时再跳进冰冷的池水中游泳,无疑是在灭自己身上的那点火。表面上看是很少感冒了,但其实那是因为阴寒之气已经入体,伤了“肾气”(“使气亟夺”),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已被破坏,不再报警了。

所以,如果自己并不具有冬日的“松柏”体质,就别去赶冬泳这个“时髦”了。

用脑过度、熬夜,伤肾

“藏”在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藏好自己的意志和心神。引申来讲,就是不要太耗神。因为太耗神、用脑过度亦是伤肾。

写文案、写论文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耗神、用脑过度,长时间打电子游戏也是一种耗神行为,因为这种“工作”要求作业者的大脑集中且反应迅疾,需要消耗身体大量的物质基础,长此以往,就会伤肾。

用脑跟肾有什么关系呢?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解释,中医体系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就是说,人体的骨头,骨头里的骨髓,甚至于脊髓、大脑,都是与肾密切相关的,如果过度用脑,则会产生一些比如耳鸣、疲惫无力、头晕、腰腿无力等肾虚症状。

熬夜也伤肾。因为中医认为夜属阴,如果长期熬夜,则会透支自己的阴气,消耗“肾气”。所以,要“早卧”。晚上9点~11点,是中医上讲的“三焦”工作的时间。“三焦”相当于人体内的很多内分泌系统在工作。比如说“上焦”涉及人的甲状腺;“中焦”涉及人的胰腺;“下焦”涉及人的肾上腺。这些都是提供人最初的热量、能量和动力的腺体。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晚上9点~11点,就叫“人定”。

多吃坚果补肾

冬天吃什么果最好?答案并不是水果,而是坚果。最好的坚果是核桃、榛子、松子、胡桃,栗子不算坚果。

徐文兵说,很多植物把它最宝贵、最精华的部分包裹在自己坚硬的壳里,不让你能够轻易吃到。很多坚果本身就是种子,可以使植物生根发芽、繁衍生息,是生命的原动力,营养最丰富,用来补肾也是最好的。

吃坚果有个讲究,一定要吃熟的。煮熟或者烤熟都行,烤熟是最好的。另外,坚果的外面有一层薄薄嫩嫩的皮,吃的时候一定要剥掉。为什么呢?因为不剥掉的话,一是口感涩,二是容易腐蚀掉你上牙膛的那层皮。

瓜子也是坚果,但葵花子和西瓜子性质完全不一样。向日葵是追逐着太阳走的,吸阳气,因此属热性,有的人吃了会上火。西瓜子是水性的,比较凉。所以吃坚果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

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保健对养肾也十分有益,冷面、温齿、热足是养肾三妙法。

冷面,即用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温齿,即用温水刷牙和漱口。热足,即临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脚。常言道“寒从脚下起”,所以,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泡脚,既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防病能力,也可以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中医”的理解——揭开中医不为人知的部分
肾阳决定人的寿命
日签|读经典·学中医:《黄帝内经》N0.4
冬季养生要诀
5.《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冬“藏”——肾
冬日三则医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