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家泰:你知道下一个世界首富是谁么?

当南非初中生埃隆·马斯克被一帮坏同学打得头破血流,鼻子也断了,昏倒在学校的楼梯间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想到,20多年之后他成为了继乔布斯之后的硅谷新领袖,甚至成了好莱坞大片《钢铁侠》主人公的原型人物,未来还很有可能成为世界首富。



天下文化出版的《钢铁人马斯克》,艾胥黎·范思著。罕见的经过马斯克授权的传记。因为我读的时间过久,封面上的烫金字都脱落了。




马斯克出生于1971年,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一个小时车程的普勒陀利亚长大。马斯克是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马斯克的爸爸艾洛尔是电机工程师。妈妈梅伊,是执业营养师,长得十分漂亮,身材高挑,年轻的时候做过模特,还入选过南非小姐决赛,过了60岁后,仍是兼职模特,上过《纽约客》《Elle》的封面,还在碧昂斯的MV里演出过。



小学时的马斯克


这种白人家的小孩,理论上在南非生活应该很爽的,我看过小说《一的力量》,可以脑补出一个画面,马斯克家人身边总有一群黑人仆人随侍,生活无忧无虑,常开豪华派对,在自家后院烤几只整羊,畅饮红酒,非洲舞者在边上助兴,直到深夜,周遭自然环境的壮丽无与伦比。


虽然愉快,但因为像马斯克这种小孩经常出国旅行,知道外界怎么看待种族隔离的南非,对这个制度感到非常羞愧;马斯克早早埋下去北美混饭,不待在南非的想法。


马斯克是个有天分的人,小时候常常走神,眼神专注,但思维却从现实中抽离,人们跟他说话他也听不见,好像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父母甚至一度以为他耳聋了。这种想到入神的状态,让同年龄小孩以为他是个怪咖。他性格上最特别的,就是有极强烈的阅读欲望,很小的时候,马斯克就书不离手,一天阅读十个小时,对他而言,并不稀奇。如果是周末,他可以一天可以读完两本书。一家人在外购物,好几次中途发现马斯克不见了,就去最近的书店去找他,一定是坐在书店的地板上看书。


马斯克记忆力超强,曾把两套百科全书读的滚瓜烂熟,让他变成了一个万事通。比如,晚餐的时候,妹妹问他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马斯克能够立即说出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距离(因为月亮绕着地球轨道是椭圆的)。


马斯克心智运作是视觉性的,他内心似乎有双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影像。多年后马斯克告诉自己的传记作家艾胥黎·范思,“我可以在脑中处理影像和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演算,关于加速度、动力、动能如何因物体而异,总会以非常生动的形式呈现在我的脑子里”。


马斯克10岁的时候,看到一台电脑,一见钟情,死缠烂打让父亲买下了它,这个1980年上市的电脑,只有5KB的内存。马斯克用三天学完了本来要六个月才能学成的BASIC语言。后来马斯克写的电子游戏,连科技高手都觉得惊艳。他数学成绩远超同龄孩子,之所以没有成为学霸,唯一原因是他对学校的课程缺乏兴趣。



12岁时,马斯克写的电子游戏原始码刊登在南非当地杂志上,让马斯克赚了500美元。


除了电脑,马斯克小时候还制造过爆裂物和火箭。他说,颗粒状的氨加上刹车油,爆破效果相当惊人。超级学习能力,对电脑的热爱,对火箭对天空对宇宙的兴趣,为马斯克长大的发展埋下伏笔。


但马斯克父母离异了,爸爸艾洛尔个性极端又激烈,他会要求马斯克和弟弟坐在一起,听他训话三四个小时,他以对儿子的严厉为荣。老婆梅伊说他对所有人都很严厉,而马斯克说自己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马斯克中学的时候,因为不小心撞了同学一下,被一群坏小子暴打昏了过去,甚至鼻子做了整形手术,这种在学校被霸凌同学欺负的场景,持续了三四年之久,这帮家伙甚至殴打马斯克最好的朋友,逼他把马斯克骗出来,再痛扁一顿,多年后,马斯克向传记作者艾胥黎回忆这一幕,眼睛涌出泪水,声音也在颤抖。因为是常被揍的那个撸瑟,自然马斯克也没有在学生会或者团委混过,没有当过任何领导者,所以多年后同学们看到他的成就,相当意外。


马斯克终于熬到了高中毕业,17岁的他去了加拿大投奔母亲的亲戚,没找到亲戚,就开始先打一年短工,其中有份清洗锅炉房的工作,1个小时18美元,很艰苦,因为如果在锅炉里工作超过30分钟的话,会被热死,所以一开始有30个人干这份工作,第三天只剩下5个人,马斯克是其中之一。


1992年,马斯克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位,以及物理学士学位。我去年4月参加过易居沃顿的研习班,去过宾大,这所大学是富兰克林创办的,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沃顿商学院也是世界顶级的商学院。请注意,马斯克同时选修的是经济学和物理学,这种跨界素质,对他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马斯克


这时马斯克已经展现出了做生意的天分,他和哥们在校外租了个大房子当宿舍,周末改成酒吧,可以容纳500人,每人收5美元,一个晚上就能赚到整月的房租,上大学的生活费也搞定了。


马斯克开始展现出一种不凡的能力,能从科学的进步,看到通向获利事业的道路。他在一篇大学论文中得出结论,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是未来几年会进行重大变革的三项领域。


我们接下来就看一下,他在这三项领域内,如何取得令人目瞪口呆的成就。




马斯克拿到宾大的双学位后,就去斯坦福读材料科学的物理博士,因为斯坦福大学临近硅谷,马斯克抗拒不了硅谷的诱惑,上了两天课后就退学了。1995年马斯克创办了一个小公司,叫Zip2。一个可以被搜索的商家目录和地图结合的网站。马斯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知道离他们最近的披萨店和详细路径。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最流行的O2O么?马斯克做的这个 “大众点评”,可是20年前啊。


创业者当然都是苦逼的,创业头三个月,马斯克和弟弟就住在办公室,一天吃四顿汉堡,一天恨不得工作23个小时。1999年2月,康柏用3.07亿美元收购Zip2,马斯克赚到了2200万美元。从他背个小包到加拿大洗锅炉,到27岁变成千万富翁,不到十年。


马斯克在互联网初始,展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洞察人心和掌握技术趋势的能力。当大家还在搞清楚网络的意义的时候,马斯克已经展开具有明确目标的作战计划,卖了Zip2后,他马上开始做第二个公司,X.com。一个能够提供各项服务的线上金融机构。


马斯克觉得那些银行家做生意的方式全错了,而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好。X.com建立了一套个人对个人的支付系统,只要在网站上填写电子邮件地址,就可以把钱转给对方。以前个人转账,如果通过银行,要花上好几天,现在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了,消费者只要注册,就有10美元,每推荐一个人,就有10美元,几个月内,客户指数级增长,有20万人注册。


创办X.com预示了马斯克以后的行为,他屡次挑战一个拥有雄厚财力并已根深蒂固的产业,尽管这个产业超级复杂,马斯克也不了解各种复杂细节,但他学习能力超强,总能不受干扰,颠覆这个行业。


与此同时,彼得·蒂尔的Confinity,也在干着类似的事情,他们把这种服务,叫做PayPal。彼得·蒂尔在《从0到1》说,他们的办公大楼在帕洛阿尔托大学街上,和X.com公司隔了4个街区,X.com的产品却和PayPal极为相似。


1999年末,两家公司陷入全面战争,PayPal许多员工周工作时间达到了100小时。一周只有7天,相当于每天工作14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大家都拼了。PayPal的一个员工加班得频临崩溃,甚至还设计了一枚炸弹准备炸了X.com,被头脑还算冷静的人制止了这个计划。 


两家公司比赛着烧钱,拼命工作,但谁也击败不了对方,2000年3月份彼得·蒂尔和马斯克在一个距两家企业相同距离的咖啡店见了一面,谈好了合并,各占50%,仍叫做X.com,马上大受资本市场青睐。这可是十几年后中国的支付宝啊。


合并当月,X.com筹资已达1亿美元,一家韩国公司甚至没有经过协商签合同,直接电汇给X.com500万美元,马斯克和蒂尔想把钱还回去,韩国公司也不告诉他们地址。


两家公司文化并不一样,合并之后,彼得·蒂尔辞职了。因为客户激增,X.com网站每周瘫痪一次,也经常受到网络诈骗的攻击,公司越来越多的人质疑马斯克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最后一伙儿员工密谋反水,趁马斯克去度蜜月,向董事会递上不信任书,等飞机落地,马斯克已经被彼得·蒂尔取代了,公司不久更名为PayPal。虽然被OUT了,但马斯克仍拥有最多的股份,2002年,eBay开价15亿美元收购PayPal,马斯克赚了税后1.8亿美元。


PayPal刚一完成交易,网络泡沫就破灭了。不过现在PayPal市值超过500亿美元了。


Confinity早期员工埃里克·杰克逊,在2004年写了一本书《支付战争》(《PayPal Wars》),说马斯克是个自大狂兼固执的傻叉,彼得·蒂尔才是旷世奇才挽救了PayPal云云,马斯克大怒,写了一封两千字的邮件驳斥之,说杰克逊是个马屁精,原来在公司地位只高于实习生(百度上说杰克逊是PayPal的早期高管),对公司高层发生的事一无所知,《支付战争》是瞎BB。他说自己是公司的最大股东,雇佣了许多顶尖人才,创想出了公司一些最成功的商业概念等等。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马斯克和彼得·蒂尔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够找到年轻优秀的工程师,YouYube、Linkedln和Yelp等公司的创办人,都曾在PayPal任职,PayPal开发的对抗网络诈骗的技术,最后甚至成为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使用的反恐软件基础,据说靠这个找到了本·拉登。PayPal这些同事后来被称为PayPal黑帮,堪称今天硅谷的统治阶级。马斯克是其中最成功也最著名的成员。



马斯克被迫离开PayPal后,不忘初心,开始重新思考童年时对火箭飞行器和太空旅行的梦想。他从eBay上买了一本苏联火箭指南开始阅读,并开始接触各行各业的太空迷,比如火星学会啥的。2001年,马斯克带了几个朋友去了趟莫斯科,那时俄罗斯正处在苏联解体后最自由的时期,可以公开在市场上买到太空导弹,俄罗斯一枚导弹开价800万美元,马斯克还价400万美元,但马斯克对俄罗斯人冗长的谈判很快失去耐心。


马斯克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做了一个Excel表格给同事,说咱们自己做火箭!这个表上详细地列出了建造、装配、发射一枚火箭所需的材料成本。马斯克认为,他能以远比现在公司低的价格,建造一枚中型火箭,切入专门运送小型卫星的市场。这张表列出了这枚火箭的奖项性能参数的详尽程度,让一同去的朋友葛瑞芬印象深刻。马斯克有惊人的知识吸纳量,而且几乎可以完整无误的牢记,这是他给人印象最深刻,也是最令人畏惧的技能之一。童年时候的马斯克可以快速吸收书中知识,这个能力直到长大成年后似乎丝毫未减。


2005年,葛瑞芬接掌美国航太总署署长的职位。可见当时和马斯克去莫斯科的那几个朋友的专业度和在美国航空航天业的地位。


马斯克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大幅降低每次发射成本,并能够定期发射,将为商业和研究用火箭开启一个全新的市场。由于演算能力和电子技术大幅进步,不用每次都做得像卡车那么大的卫星的。马斯克认为,因为能发射火箭的公司少,竞争不激烈,因此每次发射都成本才会很高。其实火箭不用这么贵的,形象点说,往太空送东西用不着法拉利,本田雅阁就能解决的。


2002年,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创立,马斯克把硅谷的创业能力用在SpaceX上,公司的运营精简又迅速。工程师和焊接师、机械技师一起工作,这一点就跟传统的航天公司有很大不同,因为传统的航天公司偏好将不同的工程部门隔开,把工厂设在土地和劳工成本低廉的地点,工程师和机械技师相隔数千里远。 去过SpaceX总部的人发现,它的办公室和火箭生产线,是由旧波音公司制造747飞机的工厂改装而成的,偌大有上百人的开放空间办公室,只有极少数的高级主管有隔离办公室。紧邻生产线,是员工自助餐厅和免费的冰激凌吧。



SpaceX的厂房


SpaceX的股票选择权、快速决策、扁平化组织、还有尽情享受的冰激凌,这种时髦又极具前瞻性的气质,都是传统的航天航空产业欠缺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的精英,纷纷离职加入SpaceX。 SpaceX也喜欢聘用顶级名校的高材生,最好从小就喜欢动手制造东西,充满热情,具备团队精神,马斯克几乎面试过SpaceX前1000个员工,现在仍坚持参与工程师的面试。大伙儿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团队氛围,紧密团结,拼命努力克服困难,和硅谷的创业公司一样,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


传记作家艾胥黎·范思发现,SpaceX员工们害怕马斯克,崇拜马斯克,愿意为马斯克卖命而他们通常同时具备这三点。很多人确实对加班时间过长、马斯克的直言不讳、以及他吹牛出去的交货时间过短感到不满,但几乎每个人,包括他开除的人在内,都非常崇拜马斯克,谈到马斯克时,他们的用词听起来像在形容一个超级英雄。




有时候,马斯克不同意花2000美元购买一个零件,他希望工程师找到更便宜的,甚至自己发明一个。但有时候又不惜花9万美元,用专机把零件送到火箭发射地瓜加林岛,就是为了省下一天时间。马斯克用这种方式告诉员工,我们未来一天的营收就回到1000万美元,只要晚一天达到我们的目标,每一天就是损失那么多的钱。


经过无数次实验和研发,无数次期待和失败。2008年8月,SpaceX攒了几支火箭,准备在太平洋小岛瓜加林岛发射。第一次发射在倒数零秒时终止,同一天第二次发射,火箭在天上飞了一会后断成两截,很多人都哭了,马斯克鼓励大家,说听我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最终会走向胜利的,我永不放弃,永远不会


但是第三次也失败了。



瓜加林岛的SpaceX基地


2008年9月28日,SpaceX准备第四次发射。之前的几个月,员工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一直与家人分离,忍受着赤道附近的高温,有时候连食物也不充沛,一连三次失败了,但谁也不肯当逃兵。第四次发射完美成功。但这些兴奋地几近疯狂的员工们可能不知道,SpaceX的钱快用光了,连他们的薪水都快发不出来了。



SpaceX的行动任务控制中心


2008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在SpaceX和特斯拉两条战线上作战的马斯克,已经快囊空如洗,开始依靠向朋友借钱支付员工的薪水,SpaceX一个月烧掉300万美元,特斯拉一个月烧掉400万美元,如果仍把资源平分,两家公司都活不了,而放弃哪一个呢?马斯克内心反复交战,由于长时间工作,他有了眼袋,脸部表情像马拉松选手跑到最后的疲惫不堪的样子,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在睡梦中尖叫。


但最终曾经的亿万富翁马斯克还是熬过了2008年,他把最后拼凑的1200万美元投进了特斯拉,身上只剩下了几十万美元;SpaceX也没有挂掉,在2008年12月23号,它获得了美国航太总署的16亿美元订单,作为12趟太空站飞行任务的费用。




2008年马斯克所经历的一切,要是换了别人早崩溃跑路了,但马斯克不仅活了下来,还继续努力并保持专注,这是他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所有直接见识过他经历这些事情的人,都会对这个人有更多的敬意,他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我从来未见过的”,马斯克的朋友葛拉齐亚斯说道。


SpaceX已经从当初航太业人士的笑柄,成为最先进的航太业者之一,公司的私有性质,赋予了它对手所欠缺的竞争精神。给SpaceX十几亿订单的美国航太总署也不傻,SpaceX发射火箭一次收费6000万美元,不仅比美国同行便宜,也低于俄罗斯和中国。尤其让美国航太总署扬眉吐气和有很大的安全感的是,SpaceX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在美国生产的,除了火箭引擎、舰体,SpaceX还生产主机板和电路,侦测震动的感应器,飞航控制与管理电脑和太阳能电池板。


SpaceX利用了计算机和材料科学上几十年的巨大进展。举个例子,SpaceX的工程师发现,光是简化无线电装备,就可以把这个设备的重量减轻20%,而且制造成本只要5000美元,而其它航太公司使用的工业级设备,是5万到10万美元。SpaceX上的设备,大多数是很容易买到的消费性电子仪器,由于摩尔定律,这些仪器已经足以媲美昂贵的专用设备了。SpaceX还有一些绝活,比如它的焊接技术,不仅可以把大片的金属板焊在一起,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柳钉、扣钉等,可以把火箭的重量减轻几百磅,现在苹果公司也在用同样的焊接工艺。


SpaceX还用3D打印技术打印火箭引擎,这个引擎相当于一整块高强度的铬镍钢合金,强度和性能优于任何人工焊接不同零件而成的引擎。马斯克要求手下做出了一个成本只有1万美元的航空电子系统,而航太业一枚火箭的电子设备成本通常超过1000万美元。


SpaceX进入的市场,现在是每年2000亿美元的大市场了。国家发射卫星以供军事侦察、通讯和气象观测,企业发射卫星,以提供电视节目、网络、广播、导航和影像服务,这些卫星可以放大爱荷华州的玉米田,确认何时收割产量最高,也可以算出全加州沃尔玛停车场有多少辆汽车,以掌握购物节假日的消费需求。


2015年12月21日20时,SpaceX成功发射回收了猎鹰9号火箭,这枚火箭进入了200KM的高空,送了11颗卫星上去。这枚火箭的制造成本为1600万美元,但燃油成本仅需要20万美元。马斯克说,SpaceX发射火箭的成本有望大幅压低,从原来的6000万美元降到600万美元。


SpaceX的成本优势,可以抢占大部分的全球商用发射市场,它的发射计划已经排到几年之后,预计有50次以上的发射,总计价超过50亿美元,SpaceX还没有上市,市值预计约有120亿美元。在未来数十年中,SpaceX被美国政府视为是美国与中国航天航空工业竞争中的唯一希望。



SpaceX公布的天龙2号太空船,触控屏幕,内装豪华。




一群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多年来一直想开发太能能汽车,做了不少试验车参加比赛。2003年某天,一帮哥们聊天,有个人说,其实现在笔记本电脑里面的18650型锂电池,技术进展神速,一颗锂电芯看起来像三号电池一样,但可以被串联或者并联起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叫史特劳贝尔的工程师算了一下,如果把一万颗笔记本电脑的18650锂电芯串联或者并联起来,可以跑1600公里。他想做一台这样的车试试,找了不少投资者,都被拒绝了,直到他遇到了马斯克。史特劳贝尔忽悠了一番后,马斯克很感兴趣,给了他1万美元,这就算天使投资了。


史特劳贝尔介绍了一家尖端电动车制造商ACP给马斯克,马斯克很喜欢其中一款叫tzero的车,期望出资把这款概念车商业化,但是被总裁盖奇拒绝,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工程师也很喜欢tzero,一个叫艾博哈德,一个叫塔本宁,也建议把这款车商业化,也被拒绝了,于是艾博哈德和塔本宁成立了一家名为特斯拉的公司研发电动车,之所以叫特斯拉,是因为纪念交流电动机的发明者特斯拉。因为拉不到创投,经过ACP的介绍,艾博哈德找了马斯克投了650万美元,马斯克成为特斯拉的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史特劳贝尔也加入了特斯拉。特斯拉的诞生,充分证明了朋友圈的力量。



Roadster原型车


特斯拉的这帮家伙从来没有汽车生产经验,他们就想把tzero的动力系统装进莲花Elise车身,之前从来没有人,把成千上百块锂电池并联,他们把70块18650型锂电芯黏成一块电池砖,然后把10块电池砖装进了一辆黄色莲花Elise车。十八个工程师经过反复试验,4个月后,2005年1月27日,一辆可以到处跑没有排气管的的莲花电动车诞生了,马斯克又追加了900万美元投资,开始设计特斯拉Roadster,逐渐成为城中热门话题,很多人预付了10万美元订车。



马斯克和艾博哈德


特斯拉的事业似乎走上了坦途,创始人艾博哈德在一次对员工的讲演中,把小女儿的照片投放在厂房墙上,大家以为他的意思是未来他女儿这样的人会开这辆车。但艾博哈德说,我们建造电动车,是因为等到我女儿年纪大到可以开车的时候,她所知道的车子将完全不同于我们今日认识的车子,就像你们现在认为,电话不是挂在墙上上面还有一条话筒线一样,这种未来要靠大家了云云。艾博哈德用这个演讲提醒大家,他们生产特斯拉,不是为了上市圈钱,也不是把它卖给有钱的纨绔子弟搞搞震,而是它可以改变车子的本质。


但光有情怀是不够的,一开始特斯拉的计划毫无章法,没有人知道怎么量产,而且根本算错了账,他们一开始以为一辆Roadster的成本是6.8万美元,其实这车成本高达20万美元,而各类供应商的低效,也让特斯拉不断拖延交车期限,钱也快花光了,创始人之间也发生了争执,艾博哈德和塔本宁先后离开了特斯拉。


这时候马斯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特斯拉卖给大车厂,还有一个是加大投资,all in,压双倍的赌注。马斯克选了后者。他接受各种专访,发出各类演讲,坦承特斯拉的问题,客户虽然多有抱怨,但也感受到了马斯克的热情和对这款产品的热爱,只有少数客户要求退回预付款。


到了2008年,特斯拉已经花了1.8亿美元研发费用,车子还是没有生产出来,这时候又恰逢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特斯拉岌岌可危。前文说过,马斯克已经把最后的钱都投进了特斯拉。这年夏天,范霍兹豪森加入特斯拉,这是个天才设计师,他每天都和马斯克讨论未来的特斯拉Model S,马斯克想让这款车拥有奥斯顿马丁和保时捷般的美感,以及一些具体功能,比如马斯克坚持这部车子可以坐7个人(因为马斯克有5个孩子),还有用大型触控屏幕控制车辆功能,这时候iPad还没有上市呢。由于车子底部的电池非常重,车身不得不选用铝合金,但是美国车厂几乎没有生产铝合金车板的经验,因为铝合金被挤压塑性的时候,容易破裂还会产生纹路。特斯拉最终攻克了这个难题,做出来美国第一台全铝合金车。



马斯克和范霍兹豪森


2009年3月,特斯拉展出了Model S,光靠颜值就引发市场轰动。其实这辆车展出的时候,还没有完全组装完成,一些车身板和引擎盖是用磁铁吸在车架上的。这个跟乔布斯第一次现场展示iphone时差不多。


奔驰看了Model S后很感兴趣。在2009年5月,用5000万美元买了特斯拉10%的股份,这5000万帮了马斯克很大的忙。奥巴马和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参观特斯拉工厂后,2010年1月,能源部贷款给特斯拉4.65亿美元,但这些钱仍然不够,因为让一台Model S量产上市得十几亿美元,这时候天上又掉了个大馅饼——因为经济衰退,丰田准备放弃硅谷边上的一座工厂,还有5000名失业员工,最后这个价值10亿美元的工厂,几乎白送给了特斯拉,特斯拉出资4200万从丰田手上买下工厂,丰田则再付给特斯拉5000万美元,购买特斯拉2.5%的股权(特斯拉估值20亿美元,一年之间,奔驰的投资增值了4倍),2010年6月,特斯拉上市,募集了2.26亿美元。



特斯拉的工厂


但是特斯拉并没有因为上市,就一劳永逸了,反而更颓了,因为一开始它一周只能生产10台车,大量的订单都在延迟交车状态,钱只出不进的时候,马斯克又逆天的推出了“超级充电站”计划,准备在加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的高速边上做6个充电站,用太能能发电,给特斯拉的车免费充电,还提供免费的电池交换服务,机器人可以拿掉这辆车的电池组,90秒之内安装上新的电池组。这个又是一个花大钱的创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到了2013年4月,特斯拉的各种募资、贷款、投资、预付款又快花光了,股市上有些人开始卖空特斯拉的股票。马斯克去找了好朋友Google的创始人佩吉,出价60亿美元希望Google收购特斯拉,并增资50亿美元进行工厂扩张。Google的一些律师觉得有点贵。


在Google纠结的时候,马斯克把特斯拉人事、设计工作室、工程、财务和任何他可以找到的部门人员召集起来,让他们拿起电话,销售车子,这500个员工创造了奇迹,14天内卖出了近5000辆车,2013年5月,特斯拉公布营收5.62亿美元,首季获利1100万美元,特斯拉的股票,从30美元涨到了130美元,特斯拉不仅可以提早连本带利还掉政府的4.65亿贷款,手上还有大量现金储备,那些卖空特斯拉股票的人则承受了巨大的亏损。


如果说iPhone重新定义的手机,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和驾驶体验。Model S轿车充电一次可以跑480公里,起步到100公里/小时仅需3秒,用的是笔记本电脑中常见的18650型小锂电。特斯拉的电池组包含了16个模块,96组,共7104节18650型锂电芯。 特斯拉通过强大的智能化的电池组管理系统,有效的将笔记本锂电池连接在一起。 使用汽油的车有数百个至数千个零件,只有10%-20%的效能变成推进力,大约70%变成热损耗,而特斯拉的有效动能为60%。刹车的时候,特斯拉没有用刹车垫和摩擦力强迫车速慢下来,而是经过软件控制马达来产生反向力矩,降低轮胎的转速,马达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电能,并把电灌回电池,在市内开反而比较省电。也不用保养了,每年送回检修一次,检查一下零件损耗就可以了。






Model S门把手是隐藏式设计。当靠近车门按钥匙上的开锁键,门把手会自动弹出,坐到车座上后,门把手会再度缩回。这个设计其实难度很大,门把手跳出,需要足够有力,这样才能在冰冻的时候也能弹出,但也要足够敏感,不能夹伤手指,还需要无故障的可靠运作数万次,工程师觉得太难了,而且认为这种奇技淫巧有什么用?但在马斯克的一再坚持下,最终实现,自动感应弹出并收回的门把手成为特斯拉一个非常酷的标示性功能。同样的例子是Model X,马斯克反复坚持要求设计的“鹰翼门”,车门向上抬,然后有技巧性的展开双翼,既不会擦到停在旁边的车子,也不会撞到车库的天花板,家长们再也不用弯腰或扭身,就能把小孩放入第二排座椅。




特斯拉有两个行李箱,一个是车后的行李箱,还有一个是前行李箱,就在一般汽车放引擎的位置。因为车的底部省掉了传动轴,车舱中央也没有凸起,而是平整的地板。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震动,17寸触屏,上网、音响、导航、空调都可以在这块屏幕上直观的完成。与其说他是一辆车子,不如说它是一部长了轮子的平板电脑或者一个会跑的互联网终端。因为车子能够上网,一些系统提升或者bug,可以下载更新软件,一夜之间,Model S可能就多了山路和高速公路驾驶的新摩擦力控制功能,突然充电速度变快。它还可以用手机远端开启车内空调,以及在地图上查看车子停放的位置,知名科学家文特是第一个解码人类DNA的人,也是特斯拉的车主,他就说特斯拉是一部有轮子的电脑。




马斯克在PayPal的老对手,彼得·蒂尔写过一本畅销书《从0到1》,说无论哪个行业,成功的企业规划都必须要回答这7个问题:


1、工程问题,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么?


2、时机问题,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


3、垄断问题,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4、人员问题,你有合适的团队么?


5、销售问题,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6、持久问题,未来10年或者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7、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还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彼得蒂尔认为认为特斯拉成功解决了以上7个问题。


技术。特斯拉的技术很先进,不是单个零件或者组件,而是将许多组件融合为优良产品的能力。


时机。2009年美国政府支持清洁技术公司,国会也在酝酿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交易方面的法案,这也是特斯拉能从美国能源局贷款4.65亿美元的原因。


垄断。特斯拉垄断了豪华电动车市场。


团队。马斯克是很棒的工程师,也是杰出的销售员,他建立的团队两者都很擅长。


销售。特斯拉拥有完整的销售链,自建销售中心卖车和维修。彼得·蒂尔说马斯克是个超级销售大师。其实乔布斯也一样。销售在现实世界中却极为重要。没有意识到广告影响力的人会受到双重欺骗。人们往往高估了科技与工程工作的难度,实在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挑战显而易见,而销售人员在背后要付出很多才能使销售工作看起来容易进行,而这些往往被技术精英忽视。


持久。特斯拉的领先地位在未来几年会扩大,卖车是人们一生中做出的重大购买决定之一。要赢得客户信任实属不易,特斯拉有先行一步的优势。


秘密。车主想要很酷的电动车,特斯拉发现了这个秘密。



《从0到1》原来是彼得·蒂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初创企业”课件,布莱克·马斯特斯细心整理,把课堂笔记发在网上,引起了240万次的点击量。随后彼得蒂尔把这份笔记精编成书。因此这本书有两个作者。


彼得·蒂尔和布莱克·马斯特斯


特斯拉创始人艾博哈德曾经控告马斯克,说他被公司革职了,但后来特斯拉上市后,双方关系有所缓解。马斯克是不是特斯拉的创办者,已经无关紧要,如果不是马斯克投入资金、营销本领、具有策略性的说服力、工程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今天就没有特斯拉这家公司了。特斯拉靠马斯克的意志存活下来,这家公司也反映了他的性格。


Model S已经变成硅谷最常见的车子,是富裕的科技爱好者的终极身份象征,可以炫耀,有新玩意可以玩,还可以环保人士自居。2014年6月,特斯拉公开了所有专利,允许其他竞争对手使用其知识产权。当然这也不是学雷锋,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导者,它本身也会得益于一个更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2014年底,马斯克已经雇佣了15000人,还准备花几十亿美元,建造一个锂电池超级工厂,因为大车厂没有大量生产电动车的决心,而马斯克知道,将来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锂电池,除非自己生产,而且他也知道没有别人去建造。这个决策,又将为他赢得数年的领先优势。


马斯克认为,特斯拉的价值,最终可能超过苹果,而且可能挑战苹果,成为首家市值突破一兆美元的公司。




地球接受约一小时的太阳能源,就足以供应全球一年的总能源消耗量。


马斯克有两个朋友,赖夫兄弟,在2006年创立了太阳城公司,不制造太阳能电池板,而是购买过来,再创造一个融资系统,让客户不用预先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先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固定的月费租用这些电池板若干年;如果客户卖掉房子,还可以把合约让渡给新屋主。旧合约到期,屋主还可以选择升级到更有效率的新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城公司可以帮客户分析目前的能源开销,了解客户的房屋坐向,以及他们的房屋可以接收多少阳光量,给客户设计安装方案。马斯克帮赖夫兄弟建立了这个全新的营运架构,并投资太阳城,成为太阳城的董事长以及最大的股东,拥有三分之一的股权。到了2012年,太阳城已经是美国最大的消费者和商用太能能板安装及融资服务公司。 上市后,股价飙涨,2014年市值接近70亿美元。


太阳城公司和特斯拉形成了良性互补。特斯拉制造电池组,太阳城把这些电池组卖给终端客户,太阳城供应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用在特斯拉的充电站,让特斯拉车主免费充电。


至于特斯拉和SpaceX,则在材料、制造技术、以及复杂的工厂作业方面,进行知识与经验交流。SpaceX已经把一些设备和技术,转移给特斯拉,希望能造出更轻却又更坚固的汽车。


2013年8月,马斯克公布了一个名为Hyperloop(超高速管道列车)计划,提出运用大规格的气送管道,在低压环境下运行,舱室悬浮在底部滑行装置产生的气床上,用电磁将每个舱室往前推送,管道中设置马达提供额外动力,这个高科技运输系统,可以时速1200公里以上的速度前进,整个系统自然用的是太能能动力,目标是连接距离1600公里以内的城市。



Hyperloop构想图


马斯克举例,从洛杉矶到旧金山,搭飞机1个小时,开车5个小时,计划中的高铁,2.5个小时,而且要2029年才能完工,造价600亿美元。马斯克说,如果用Hyperloop系统,造价为60-100亿美元,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只要30分钟,比飞机还快,而且可以把车开到舱室,到站后直接开进新的城市。这个Hyperloop很受美国政府各界的喜欢。





彼得蒂尔曾说过,“We wanted flying cars,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我们需要能飞的汽车,但结果却得到了140个字符——他是指技术含量不高的推特)。他批评VC为了谋求短期快速的利润,只敢投资轻量资本的创业,导致人类几十年以来在比特层面进步很大(互联网),但在原子层面进步很小(尖端科技)。“在我的世代,最聪明的人想的是如何让人点击广告,这真是太low了。”Facebook的数据分析团队负责人翰莫巴契尔说。


太空火箭、电动车、太能能发电和高速列车,马斯克挑起四大尖端产业的革命,并以神奇的方式,一举完成了数十年来航太(飞向太空)、汽车和能源产业未能达成的最大进展。


SpaceX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内有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在世界上的对手有俄罗斯和中国。乔布斯推出iPod和iTunes,也曾面临压力,但比起马斯克面对的那些以建造武器和靠国家为生的对手,音乐界其实好对付。别看电影《火星救援》中,中国还帮助美国的火星救援行动送给养,其实SpaceX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商业领域中的劲敌。


特斯拉则彻底改变了汽车的制造和销售方式,同时建立了燃料经销网络。特斯拉不靠车辆售后服务赚钱,因为电动车不需要换油以及其他传统的车辆维修服务,特斯拉的充电站正准备在美国的高速边上运营,20分钟之内就可以让车子补充数百公里的续航力,超级充电站用的就是太阳城的太阳能,为特斯拉的车主免费充电。


马斯克提出科技运输系统Hyperloop计划,足以让美国大幅超越其他国家。


Google的创始人佩吉,是马斯克的挚友,马斯克出差到硅谷的时候有时会住在佩吉家,他有佩吉家钥匙。佩吉说,好的理念在实现之前,总是疯狂的。因为对于我们不太了解的事物,直觉并不可靠。


马斯克小时候读过的《银行便车指南》对他影响非常深,作者亚当斯说,“问对问题才是最难的事”。马斯克谈论理念的方式是,你永远必须从问题的首要原则开始。它的物理性质是什么?要花多久时间?成本多少?我可以让它便宜多少?你需要有这种水准的工程和物理知识,去判断什么是可能的,有趣的。


佩吉说,我们这个社会,并不善于判断什么事情,是真正重要且值得去做的。我们也并未已全面型的考量去教育下一代,你应该有渊博的工程和科学背景,也应该有领导力,商业的训练,具备管理、组织或募集资金的相关知识,我认为多数人都未具备这些能力,这对未来发展将会是个大问题。马斯克特别的地方,在于这些知识他都知道,他也了解商业、组织、领导力,以及政府相关事项。


他的同事瓦特森说马斯克,非常了解物理原理,了解程度无人可比,在脑中运算的能力令人震惊,“我不想成为他的竞争对手,要跟他竞争,还不如离开这一行另谋出路,他比你更有谋略,思考更深刻,执行也更到位。”


下一个十年,马斯克有机会成为最伟大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之一。特斯拉电动车会成为蓬勃发展的电动车市场的主宰力量。太阳城会成为太阳能市场的领导者,SpaceX应该每周都有飞往太空的载人和载货航班,他的火箭可以绕行月球数圈,然后精确的回到德州太空中心。马斯克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会是最有权力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马斯克要比乔布斯还要更伟大,因为乔布斯发明的是电脑和手机这些小打小闹的玩物,而马斯克发明的是汽车和太空火箭,是可以深远影响人类未来的宏伟工程,未来历史学家书写21世界人类的进步时,乔布斯可能将被遗忘,而马斯克或许是这个世道重要的转折点。


曾经为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工作过的荣格指出,马斯克有乔布斯对消费者的敏感度,也有能力雇佣非他专业领域的人才,这点很像比尔·盖茨。另外一个曾经为乔布斯工作,也是比尔·盖茨好友的投资人乔维特森说,马斯克就像乔布斯,无法容忍不是一流的玩家,但为人比乔布斯好,也比盖茨优雅些。他是罕见的能够重新思考一个产业,读懂消费者,并有执行力的人物。


如果说乔布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技术升华成了艺术,让人们在产品中发现创造性的美,而不是廉价的功能;马斯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重新燃起人们对科技能够造福人类的信心、重新点燃了一代人成为探险家的梦想,敢于去想想一个更令人激动的未来。


乔布斯和马斯克,并不是某项单独技术或者产品的原创者,但他们能把不同技术和跨界资源整合在一起,乔布斯不是手机和MP3的发明者,但是可以把极简的硬件设计、完美的软件体验、还有应用商店等网络服务集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马斯克也不是第一个做电动汽车的人,但他把电池组管理技术、车载联网电脑、直销渠道、充电站网络整合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他们没有带来某一项局部的技术突破,而是靠产品、营销、组织、定位、盈利模式等多维度的创新,来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马斯克的同事史特劳贝尔说,马斯克在事业生涯初期,就得出结论: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真的接受这点,你应该尽可能的努力付出。忍受痛苦,一直是马斯克的强项,在中学时,被霸凌同学折磨,在家里,有严格的父亲,长大成人后,马斯克通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工时和无止境的要求,逼迫自己和他的员工不断突破极限。



光是在2013年,马斯克就飞了185次


马斯克身高1.9米,身材健壮,是个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00个小时的工作狂。马斯克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将人类社会连接成了一个超级有机体,一个神经系统,凯文·凯利所说的全球脑,庞大的人与机器的连接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存在了。马斯克坚信,新能源可持续交通和商业化太空探索的时代终将来临,所以他敢于孤注一掷,不惜压上一切,即使成功只有很小的可能性,他也要去全力争取这一点点概率,因为不去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而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创造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在2025年把人类送上火星的马斯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伊隆·马斯克和美国的科技创新
如果马斯克的所有公司都失败了,哪些公司最可能接替它?
伊隆·马斯克,被誉为当代乔布斯,他的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很值得企业家和创业者借鉴(推荐阅读)。
马斯克不想成为乔布斯
他失败了无数次、曾差点破产,今天终于成功回收了火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