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地22年的山东老农,因裤子拉链身份暴露,05年被请进人民大会堂

在中国空军历史上,既在抗日战场上击落日本飞机,又在抗美援场战场上击落美军飞机的只有两人,一人是王延周,另一人是王延周的战友邢海帆。

今天要讲的则是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击伤7架敌机的传奇人物王延周。

令人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中,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37岁的王延周被判入狱,妻子也因此跟他离了婚。

1961年6月,41岁的王延周服刑期满后,被遣返回老家山东,然后回到了阔别25年的家乡——日照县大孙家村。

村民对王延周的返乡倒是非常欢迎,知道他有文化,当过兵,但都不知道王延周是一名飞行员,还是一名击落过5架日机的抗战英雄。

村民家有需要给远方亲人写信的话,都会去找热心的王延周帮忙。

有的村民也询问过他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但王延周闭口不提,只是一笑而过,名和利,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军人独有的气质是很难掩盖住的,村支书就留意到了这一点,就觉得王延周此人不简单。村里有什么重大事情,不知该如何办时,都会向王延周请教一二。同时还安排他在夜校教书,给村民扫盲,做了许多实事。

1983年3月,一次意外,解开了王延周过往的光辉人生历程。

这一天,日照市统战部部长夏良柏来到大孙家村视察工作。对领导的来访,村支书像往常一样喊来王延周,让他接待一下县领导。毕竟王延周做事得体,有条不紊,这样的事情交给他,村支书才放心。

军人那种独有的气质和形象确实很难掩盖住,何况王延周还是曾经的王牌飞行员,绝非一般的军人可比。

心细如发的夏良柏一眼就察觉到了王延周的与众不同之处,觉得这个63岁的农家老汉不是一般人,因为夏良柏发现这个王老头身上有一股不一样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很淡定,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

更让夏良柏不解和吃惊的是,王延周还穿着一条在农村几乎没有的毛呢裤子,裤腿上有一长排拉链。

“这样的裤子分明就是以前空军部队的衣服啊。”见过世面的夏良柏似乎发现了什么,拉过王延周,再三追问下,王延周终于道出了实情。

听完王延周的人生经历后,夏良柏紧紧握住前者的手说:“想不到啊,我们日照还有如此抗战英雄人物。这是我工作的失职啊。”

最终,在夏良柏部长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王延周曾经是抗战英雄的身份被揭开。1984年秋天,64岁的王延周拿到了红彤彤的《国家干部离休证》。

至此,一个中国王牌飞行员波澜壮阔的一生,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935年,15岁的王延周还在青岛当一名学徒工,看不出和同龄少年有何不同之处,唯一的优势便是他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县一个还算是书香之家的普通农家,因为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前清的秀才,因此上了几年私塾,有着一定的文化底子。

那时的王延周愿望很简单,就是有一门好营生,将来赚些钱,然后回老家买上几亩地,娶个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一辈子。

不过很快,因为一个人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个人便是王延周的堂兄王延德。

王延德

1936年的春节,时任国民党二十九军某连连长的王延德回日照过年,穿着一身军装,很是气派,身体挺拔笔直,颇有男子汉的气概,而且当地有名望的人都对他投以极大的热情,前呼后拥。

这些王延周都看在眼里,令他很是羡慕,便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辞去学徒,参军当兵。

有着王延德的帮助,本就身体健壮,头脑灵活的王延周顺利通过审核,被分配到二十九军北平军事训练团,成为了一名新兵。

这时的王延周参军目的很简单,就是将来可以像堂兄一样,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并没有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的思想认识。

幸运的是,一个人的言语行为,重塑了王延周的人生观。此人正是时任北平军事训练团的团长是佟麟阁,抗战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

佟麟阁曾经说过:对于抗日,我佟麟阁如果不身先士卒,你们可以押着我到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双耳。

由此可见,抗日之决心有多强大。

正是在佟麟阁率领的军事训练团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王延周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

尤其随着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奋起抵抗日军的战斗中,临时任命为二十九军代军长的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的牺牲,对王延周的触动非常大,更是激发了他的热血斗志和抵抗日寇的誓死精神。

同时,也让王延周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看着身旁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他从怯懦开始变的勇敢起来。

也因此在战斗中,他左腿被子弹击中而负伤,在撤退途中,他硬是咬着牙,自己用两根树枝将伤口中的子弹剜了出来,疼的冷汗直冒,打哆嗦。

身旁的战友都不禁为之震惊,他们想不到这个仅仅参军一年多的新兵蛋子竟然这么硬气。

经此一战,训练团被破解散。但让王延周彻底明白了参军当兵不是为了耍气派,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要赶走侵略者,保卫国家,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所以在1938年夏,王延周不顾父母劝说,毫不犹豫的参加了黄埔军校第16期的招生考试,并被顺利录取,接受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

1940年12月,离军校毕业还有三天时,那天他在街头上看到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并吸引了他。

因为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第一次对日寇战斗中,日军的飞机对二十九军的轰炸,所造成的极大伤亡。而他们的轻武器在飞机大炮面前,显得太弱小了。

于是,他又做出了人生一个重大决定:当一名飞行员。

当堂兄王延德得知堂弟王延周竟然一声不吭的直接去了昆明,报名参加笕桥空军学校的考试时,很是气愤。

因为在王延德看来,作为一名飞行员,一辈子只能和飞机打交道了,将来晋升的空间很小。

顺利考上笕桥空军学校后,王延周练习飞行的时间很有限,因为那时日机不断地在高空盘旋对他们轰炸,不得不四处找避难的地方。

那段时间,王延周大为憋屈。到最后,王延周那一组飞行员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学员两个人了。

所幸,1941年底,王延周被送往美国接受初高级飞行训练。战争的残酷和国力的羸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挥之不去的印象,他发誓定要好好学习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然后回国亲自驾驶着战斗机,击落敌机。

正是在这样的坚定信念支撑下,王延周发奋刻苦,抓着一切机会进行飞行训练。两年后,1943年,王延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飞行作业。

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美国任教,二是回国参加抗战。前者可以拿到高薪,远离战争,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后者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

王延周几乎没有考虑便选择了后者,回国参战,用所学技术打败敌人,还中国人民一个晴朗的天空。

回国之后,王延周就被分配到了中美空军混合团。此飞行团的领导者正是“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

王延周成为了第三大队八中队的战斗机飞行员。

1943年6月1日,王延周永远忘不了的日子,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执行空战任务,他驾驶“P-40”型战斗机掩护9架“B-25”轰炸机对敌占区郑州火车站进行轰炸袭击。

当时由于飞机发动机一度停止工作,任务执行完成后,王延周没有赶上已经返航的队友。但却遇到了一个“猎物”:日本一架96型运输机。

王延周大为兴奋,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猎物”,然后镇定下来,飞到日军运输机后方,将满腔怒火凝聚在从6挺机枪喷射出的子弹上。

日机被击落,坠毁在中国大地上。

第二天,从后方传来确切消息,被王延周击落的日本运输机中,有7名日军将官。

王延周回忆说:“这可真是条大鱼,大家都为我高兴,我也激动得一夜没睡。”

此后,王延周与“飞虎队”的中美战友频频协同出战,战斗任务天天都有。因为空战中没办法上厕所,有两次就在机舱里“解决”了。

1943年和1944年两年中,王延周还奉命赴印度接收飞机,8次飞越了被称为飞行禁地的“驼峰航线”,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

要知道飞机在死亡航线上航行,嘴上紧扣氧气面罩,天气时阴时暗,看不清前方情况。穿出云层后,大家会相互联络呼叫,如果联络不上,基本就是机毁人亡了。

在空战史上,凡是击落过5架及5架以上敌机的飞行员被称为王牌飞行员。抗战胜利后,王延周的座机机身上就涂着五个日本国旗图案,这是王延周的骄傲,因为这代表着他曾击落5架日机,是当之无愧的王牌飞行员,也是中国最好的飞行员之一。

虽然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王延周也兑现了他的诺言,将日机赶出了中国的天空,但他并不高兴,反而很失落。

因为内战爆发了,他不明白为何中国人要打中国人。作为一名国宝级飞行员,王延周接触到了不少国民党高层人物,但同时也目睹了其黑暗和腐败,令他大为痛心。他看不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在后来的一次的飞行中,改变了王延周后半生的命运。

1946年4月20日,王牌飞行员王延周驾驶着L5型救护机,由徐州飞往济南,飞行途中遭遇沙尘暴,偏离航线,迷失了方向,油料耗尽后,飞机迫降到河北省清河县一片麦田里。

要知此时的河北省清河县属于解放区,王延周吓坏了,不知将会受到怎样的刑罚。

当时王延周身穿一身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服装,很是紧张和害怕,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说共产党对俘虏飞行员要剥皮活埋。

可是很快,王延周发现他看到的和所教育的完全不一样,他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打击,而且还很受欢迎,尤其当乡亲们得知他消灭过很多日寇时,都纷纷拿出大饼稀饭和炒鸡蛋来招待他。

值得一提的是,王延周被送到邯郸晋察冀军区后,还有幸见到了邓小平、刘伯承和聂荣臻。

王延周曾回忆说:“邓小平和刘伯承穿着普通的灰布军装,很平易近人,看起来和普通士兵一样的,有时候忙里偷闲还跟我下象棋,邓小平棋艺很好,我很难赢他,十次有九次会输。”

对于这样的王牌飞行员,国民党当局极为重视,说什么也要把人要走,便派了已是少将军衔的王延周的堂兄王延德前去南京同我党谈判。

周恩来明确指示:来者欢迎,去者欢送。

想回去,还给路费,去留的决定权在王延周自己手里。

对于这样的抗战英雄,去留应该由自己决定,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得知共产党关于对他去留问题的政策后,王延周非常感动,触动着他的神经线。

在解放区的那段时间,王延周看到了军民相处和谐,看到了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所见所闻和他之前受教的完全不一样,更是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身上,看到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在哪里。

最终王延周决定留在解放区。那一夜他睡得很香。

1948年,在刘亚楼的再三要求下,28岁的王延周受邀到东北牡丹江航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开国大典上,王延周驾驶野马战斗机,两次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段经历,他毕生难忘。

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是王延周最后一次空战,击落一架敌机,击伤一架。

之后被错划为右派,隐藏功与名,终获平反。

2004年,84岁高龄的王延周再次在病床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上一次递交申请书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年后,王延周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2005年9月3日,这是王延周一生生命中,最为光荣的一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抗日战胜胜利60周年座谈会上,王延周被邀请到主席台就座,享受着应得的荣光。

岁月流逝,老兵们正在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令人欣慰的是,当年千千万万的抗战老兵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老兵永不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3年山东老农为领导倒水,因裤子暴露身份:你是开国大典飞行员
1983年,一日照农民因坐姿身份暴露,22年后被请入人民大会堂
1983年,日照老农给领导端茶时暴露身份,22年后被请入人民大会堂
为周恩来两次改名的王延周,隐姓埋名20多年,因一条裤子揭开身份
山东老农种地23年,一条裤子暴露身份惊动中央,他究竟隐瞒了什么
1983年老汉为县领导倒茶,因裤子暴露身份:您是开国大典飞行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