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仲明

人物生平

汤仲明初立志当一名教师,因而转入开封师范讲习所,他在校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启蒙,决定出国深造,于是北上进京,考入北京法语翻译学校学习外语。民国8年(1919年)6月,汤仲明被学校保送到法国国立南台职业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转入法国国立昂诺高等工艺学校学习三年,并先后在法国南台火车制造厂、巴不来格飞机制造厂、巴黎雷诺汽车制造厂实习,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获机械工艺工程师职称。

人物经历

民国15年(1926年),汤仲明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和以实业振兴 祖国的雄心,毅然放弃法国的优厚工作和经济待遇,回归祖国。汤仲明先后出任陇海铁路徐州、开封洛阳、陕州机务段长和厂长,因其技术全面,有总理全面工作的能力,因而被调到郑州铁路总局工作。汤仲明归国后,亲眼目睹了中国因技术落后、交通落后,靠用大量的白银换洋油来维持交通局面的惨状,非常痛心。为了改变中国交通落后和依赖洋油的被动局面,他决定生产一种不用汽油的汽车取代靠汽油为生的汽车。
民国17年(1928年),汤仲明说干就干,凭着他的专业技术和个人有限的财力,汤仲明在河南省城开封租了一间破草房,购买了废旧汽车、气缸和水箱,开始了木炭取代洋油炉的研究,他利用业余时间,投入了他全部的积蓄,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地专研。汤仲明先用泥制作的炉子作试验,旋又改成单体炉试验,最后采用双体炉试验,效果日益显著。
民国20年(1931年),汤仲明试验成功,造出了第一台木炭汽车;9月,汤仲明拟定好结构图,报送到实业部立案,获得专利5年,并将其木炭取代油炉的性能和图纸公布于众,在全国引起振动。12月,汤仲明驾驶着他研制出来的第一辆木炭汽车在郑州碧沙岗试行,全市观众如潮,均为这位实业救国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而骄傲。
民国21年(1932年)6月14日,经实业部技工舒震东等专家检验,认为木炭取代油炉的造价尚不及一只化油器的钱,并且和国际制造的同类木炭车比较,汤仲明发明的木炭车有三大优点,一是:发动时无需用汽油作媒介;二是:重量不足100斤,安装左右两旁或车后均可,即方便又灵活;三是:加一次木炭可行驶4小时,时速25英里,如果上市,必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从而结束洋油统治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木炭汽车检测被通过后,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闻知,立即派李卓吾参议赶到河南,邀请汤仲明赴陕西表演。8月23日汤仲明亲自驾驶着汽车行至西安,每次表演都引来万众潮涌,并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经杨虎城将军的宣传和推广,全国各省政府都发来邀请,汤仲明应邀开车到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南京广州等省市进行表演,取得重大的宣传效果,得到国民党政府的高度重视。
民国24年(1935年)2月2日,南京政府派出专家,在南京汤山镇观看汤仲明驾车进行重载试验,经鉴定合格发给他木炭汽车发明证书,中央财政委员会还奖励汤仲明1000发明奖金,并由南京政府下令将其发明的汽车在全国进行推广。汤仲明戴着桂冠返回家乡,他将这辆具有民族气节的木炭汽车捐献给河南省政府建设厅,河南省政府立即拨款,下令将全省汽车一律更换成木炭代油汽车。汤仲明回到孟县,创办了“仲明代油炉”厂,并写了本专著流传于世。
民国24年(1935年),官办的长途汽车营业部汽车部分改装完毕,豫北新乡成立了第一支木炭汽车队。同年,汤仲明在近代著名实业家、同宗汤允青的经济支持下,在上海成立了“上海仲明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汤允青任总经理,汤仲明为总设计师,公司定型生产木炭汽车,企业家都看好此车的前途,纷纷解囊入股,各省订单更是供不应求,使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上海的大型企业,木炭汽车也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王牌汽车风行于全国,尤其盛产木炭的大西南,几乎全部使用木炭汽车。汤仲明并没有躺在功劳本上安于享受,而是积极改进木炭汽车的技术不足,他要使木炭汽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全国人民都非常支持汤仲明的爱国行动,纷纷出资赞助他的研究,由于汤仲明的超前认识,日寇进占中国后,设在西南的中国政府在被日寇切断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和物资的援助情况下,仍能坚持抗战,多亏汤仲明提前几年发明了不用汽油的木炭汽车,在抗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八·一三后,上海沦陷日寇之手,汤仲明苦心经营和发明的“木炭汽车制造厂毁于战火”,汤仲明不甘当亡国奴,被迫告别上海,几经辗转流落到江西泰和,被聘为泰和机械制造厂厂长,两年后,他应聘于广西桂林柳河沟工厂做研究工作。
民国29年(1940年),汤仲明在艰难困苦之中仍研究成功“仲明动力机”,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获得经济部批准的十年专利。于是汤仲明在桂林创立了“中国动力制造厂”,专门生产仲明动力机,其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取代了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在国内的垄断地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汤仲明先后在杨公桥水利厂、洪发利机械厂、西南工业部206厂、重庆柴油机厂、重庆水轮机厂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等技术职务,他的爱国精神和科技知识得到人民的拥护,被选为重庆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1955年,汤仲明因对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被评选为重庆市劳动模范;1957年,汤仲明这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爱国科学工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汤仲明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开除公职,判处徒刑,监外执行,交人民群众管制。文化大革命后期,汤仲明被遣返回孟县老家,他心怀坦荡,丝毫没有因为身处逆境而放弃科学研究。家乡人民非常同情这位人民的科学家和国家、民族的功臣,孟县政府也处处关心着他的生活和研究环境,并鼓励他继续搞科学研究。汤仲明为了报答家乡人民的厚爱,在逆境之中,发明了“转子挤压水泵”,初次试验扬程就达70余米;随着技术改革,扬程可达180余米,彻底解决了家乡人民用水和灌溉问题,此发明被命名为“汤氏转子泵”。1977年,孟县政府为肯定汤仲明的科技成绩,特邀请这位还未解除错划问题的专家出席新乡地区召开的科技表彰大会,这对汤仲明来说是最大的支持和政治的肯定。
1979年,汤仲明正在埋头研究将水泵扬程提高到几百米时,县里传来了好消息,重庆市党组织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重庆市政府派人来将汤仲明请回重庆。汤仲明终于迎来了科研的春天,他准备利用晚年更多地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时。1980年3月,汤仲明因患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病逝,享年83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抗战时期交通做出巨大贡献 汤仲明和他的木炭汽车
中国工程师研究出不烧汽油的汽车,在抗日战争中立了大功
起底中国汽车
二战中不烧汽油的“木炭坦克”与“木炭汽车”及原理图
从电影中看见的往事:那没有汽油味只有烟火味的汽车
汽车制造厂春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