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是贝都因人

文:沈持盈

我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报纸杂志上看到迥异与东亚的阿拉伯国家景色,那里的人们穿白袍带头巾穿行在炎热的沙漠中,可以说,这是绝大多数国人对“阿拉伯人”的第一印象,很好,这很阿拉伯。

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引领它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是贝都因人。“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便是“荒漠游牧者”的意思——用驼绳缠绕的头巾、白色的宽松长衫、腰间挂着的锋利弯刀,住在帐篷中——这些我们平时熟稔的“阿拉伯元素”,起初都是贝都因人的专属。他们生活在中东北非地区,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拥有深邃的五官,颀长的身材,大多数人还会拥有一个鹰钩鼻。

(典型的贝都因人长相)

早在蒙昧的贾希利叶时期之前,贝都因人便存在于这片充斥着沙漠和丘陵的土地上,许多学者认为,早期的阿拉伯人就是贝都因人。“阿拉伯人”一词最早出现在也门南部的石刻上,在石刻的记录中,阿拉伯人是一群游牧且经常从事抢劫活动的人,这与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基本吻合。

在欧洲中世纪史中,西方人也认为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应当是贝都因人。自公元八世纪阿拔斯王朝起,中东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人不断趋于融合分裂的进程中,“阿拉伯人”更趋向与一个社会概念,而非一个民族概念了,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贝都因人实际上是阿拉伯人的起源,是“根”一样的存在。

贝都因人有三种性格特点——坚忍、好斗、高傲。这三种性格特点,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为了适应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长袍和头巾是为了防避风沙,甚至沙子不容易钻进去的鹰钩鼻,也是优良基因的进化所致。此外,由于环境恶劣,贝都因人也解锁了“沙漠模式”技能——他们能够看星星定方位,骑骆驼找水草,总之,利用最少的资源度日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贝都因人大多性格坚忍顽强。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水源、植物、骆驼的喜爱,他们崇尚绿色,甚至在阿拉伯语中,“骆驼”一词就有上百种说法。

(正在吃饭的贝都因人)

同样由于地理原因,贝都因人也有着与坚忍性格迥异的另一面,即崇尚自由,彪悍好斗。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十分喜欢抢劫掠夺其他定居的阿拉伯人或者过往的阿拉伯商队,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不抢就会饿死的情况下,似乎抢劫真的是一种性价比颇高的方法……

贝都因人性格中高傲的一面则体现在他们对于传统生活方式执着的坚守。在他们眼中,本民族是伟大且独一无二的,祖先传下来的一切,都不应当被改变。这与他们居住在闭塞的沙漠中以及受到《古兰经》影响有关。

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许多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服装甚至食物都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现在走在大街上,很难看到身着古代服饰的行人;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和服、韩服也仅仅是在特定场合穿着;但如果我们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以及北非国家的街头,正如同前文提到的,白袍头巾随处可见。

可以说,许多贝都因人对于旧日生活方式的固守,到了一种“磐石无转移”的程度。这在一些接受了现代化思想的阿拉伯人眼中看来,既尴尬又可笑。也难怪有人称贝都因人是“原始社会的英雄,当代生活的小丑”。

对于贝都因式生活最为推崇的,要数前利比亚领导人、个性十足的卡扎菲了。他常年穿着长袍,在许多次外出访问时都会拒绝对方国家为其安排的住宿,而是选择自己携带帐篷。2008年,卡扎菲访问俄罗斯时,就将帐篷搭在了克里姆林宫里,甚至与普京的会谈都是在帐篷中举行的。

(卡扎菲和普京在帐篷中会谈)

除了政要富豪,平民百姓中,对于自己“贝都因人”身份归属感强烈的人也不在少数——沙特有不少居民,虽然在国内有房有车有钱,但他们躁动的内心难以得到抒发,于是许多人选择在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家购买羊群,并雇用当地居民帮其放牧,抽空了过去体会一把旧日生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十分落后,不少居住于约旦、叙利亚等世俗化程度较高国家的贝都因人,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生活,穿西装住公寓,对于他们来说,骑骆驼住帐篷赶羊群,似乎早就变成一件遥远的事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旦·瓦迪拉姆】寻找“阿拉伯的劳伦斯”
【以色列】贝都因人的部落
突尼斯,地中海与撒哈拉牵手的国度
向贝都因人致敬
土埃之行(三十一)埃及*撒哈拉沙漠*走进沙漠
行走丨穿越时光:一半海水一半沙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