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战场上的英国女医生,自己犯错意外身亡,背后原因值得记住她

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40 年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图为该院外科护士在给战士上药

抗日战场上,有这么一群飞跃国界的“天使”。他们原本可以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安逸生活,却选择来到这片正在被战火摧残的土地,夜以继日地救治着这里的生命。

早在1938年1月30日,当林可胜辗转奔波于汉口和长沙间之时,一个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三人医疗小组抵达汉口。他们在到达的当天就见与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见了面。这三人小组中就有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48岁的白求恩。白求恩是中国童叟皆知的国际友人,他于1938年5月到达五台山,在缺少医疗条件的晋察冀边区实施医护救援,帮助根据地的八路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救护制度。1939年11月1日,这原本是白求恩返回延安,准备启程回国的日子。但这一天他却在给一个头部化脓的战士疗伤,由于当时没有手套,污染物渗进伤口,他不幸感染了细菌,于10天后的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去世,为中国的抗战献出了生命。

白求恩牺牲之时,红十字救护总队已经搬到贵阳城东南的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于1938年在汉口正式成立,首任总队长正是华侨林可胜。1939年2月,因两湖地区战事频繁,救护总队迁至位于大后方的贵阳图云关。抗战期间也是救护总队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由组建初期的37队开始,陆续扩充至178队,医护工作人员曾达3420人,同时拥有救护车200辆,卫生材料分库11个,规模之盛达于极点。1940年春天,红十字救护总队的病房里出现了一群陌生而新奇的面孔。这群人来自欧洲不同国家,他们虽被称为“西班牙医生”,却没有一个来自西班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曾参加过国际纵队,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前线做过救护工作,故而得此称呼。

除了“西班牙医生”,还有部分外籍医生是通过其他渠道来到中国。例如在抗战爆发后,英国进步人士成立“国际医药援华会”。援华会的成员们在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取得联系后,自1939年起分批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另一位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英国女医生高田宜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女医生的原名叫Barbara Courner,高田宜是她到中国后才起的中文名字。

奥地利医学博士傅莱在晋察冀边区给八路军看病

高田宜早年毕业于伦敦妇女卫校,毕业后曾经远赴印度工作。当时中日战争已打响,在印度的高田宜得知中国人遭受侵略的悲惨处境之后,十分同情,自愿来到中国参加医护工作。她于1941年抵达中国,在经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签发的聘书和调令后,被安排到贵阳图云关工作。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事扩大,日军侵略手段也愈发没底线,最早从1941年11月起,日军就在我国常德投放“鼠疫细菌弹”,细菌战发生后,国际医药援华会纷纷赶赴疫区,凭着自身的经验迅速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到了1942年3月,日军又一次向广西投放了细菌武器,包括高田宜在内的援华队医生们再一次不顾自身安危,准备赶赴“前线”。就在临行前,高田宜医生注射了防疫疫苗后,竟不幸引发身体过敏,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前夜溘然长逝。实际上当时她已患上感冒,按理不能注射,但当时因担心疫情紧急,高田宜竟未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不适,以致酿成悲剧。这位飞跃大洋来到中国的天使,永远长眠于这片土地之上。

昔日救护总队的遗址图云关,如今已成为贵阳市的森林公园。肃穆庄严的松林之间,高田宜医生的墓就坐落在“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的不远处,墓地的两侧有用中英两国文字铭刻的碑文:“英国女医生高田宜,1941年来华支援我国抗战。翌年,侵华日军投掷细菌弹,她为防治菌疫,不幸以身殉职。兹刻碑以志不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阳森林公园游:五、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国际援华医疗队旧址
虎哥说志愿(51):12•5,一些不得不说的志愿服务基本知识
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
抗日战争 图片
往昔|国际援华医疗队的中国之旅
手术台就是阵地——永远的白求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