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样了?为照顾“双非港宝”,疲于奔命

记得在多年前,内陆孕妈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据说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拥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资源雄厚,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出国或者选择学校也便利,而这些孩子被称为“双非儿童”,那么多年过去了,有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现状呢?

当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数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理由,为了逃避二胎的罚款。当初赴港生子的大军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为主,他们靠香港比较近,过关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罚款,当初二胎政策还没有开放,有的家庭要罚十几万,这无疑是巨额的支出,所以干脆去香港生孩子,那边不但不罚款,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也很高,岂不是两全其美?

第二个理由,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众所周知,香港的经济发达,教育水平更是顶尖,所以很多父母觉得,既然经济允许,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有很多素质拓展项目,老师也更加负责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将来出国和谋工作,都比较有利。

据了解,早在2001年,香港规定,父母皆没有香港永久居留权的内陆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后,内陆孕妇赴港生子掀起了热潮,一直到十年后,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来大概有20万人的儿童,成了“双非儿童”,最后一批的“双非”儿童也已经上了小学,那么,这些家庭过得咋样呢?

当初赴港生子,并不受香港本地居民待见

内陆居民去香港生孩子,为的就是给孩子一张香港户口,这在香港当地并不少见,一个妈妈回忆说,那时候能够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因为多一个孩子出生,将来就多一分竞争压力,但当时心里就想,我们不会白白占据香港的福利,大不了以后多来这里消费,所以当时还是承受了一定的压力的。

选择幼儿园比较困难

孩子是香港人,多数会接受香港的教育,但是香港的私立幼儿园收费是非常贵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一年,所以多数“双非”儿童不会选择私立,开始了内陆-香港的双城生活,而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阶段,并不是像内陆幼儿园,报上名检查完身体就可以上的,需要经历面试,很多孩子都经历过面试失败的情况,所以父母们不得不多给孩子申请学校,有的父母甚至一下子申请了20多个学校,带着孩子一个一个地去碰运气。

香港的面试非常严格,有人说比高考还要难,的确是的,香港幼儿园对孩子的能力要求较高,除了最基本的算术和礼貌用语,最好还要有一些特长,英语和粤语也要会一些,如果拥有多种才艺,孩子被录取的几率还会高一些,所以父母不得不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逼着孩子学习一些东西,不然无法通过严格的面试,也就上不了幼儿园。

每天在路上“疲于奔命”

“双非”儿童在香港上学,在内陆居住,所以爸爸妈妈是非常辛苦的,基本上,妈妈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后就开始赶路,先去口岸过关,比如一名家住深圳前海的陈太一家,如果走跨海大桥,半小时就能到达深圳湾关口,一些在深圳布吉和龙华等地的家长,先要坐公交车到地铁,然后过海关,还要坐上保姆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来回,一天两趟,就需要花费5-6个小时的时间,等孩子放学后再奔波回家,很多家庭中,妈妈被迫辞去工作,全程照顾孩子,这是一场持久战,很多妈妈都感觉很累,每天都顶着黑黑的眼圈,像是个陀螺,永远停不下来,其实孩子牺牲睡眠时间,可能会更累。

孩子遭到嘲笑

想想吧,幼小的孩子为了要去香港上学,每天比普通孩子少睡几个小时,为了能够应对香港幼儿园的面试,别的孩子还在玩,他要学习各种特长,父母看着都心疼,等到真正地上了学,可能还会遭到本地同学的嘲笑,一个孩子问妈妈,有香港户籍真的好吗?他的同学叫他“小蝗虫”,不跟他玩,香港和内陆是两种文化的冲击,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

内陆教育的提升,很多家庭都后悔了?

近年来,随着内陆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学校的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让不少家长都萌生了后悔的念头,据了解,即使是孩子在香港出生,本着就近原则,他们也不可能前往市中心的学校就读,基本上都把孩子安排在距离内陆较近的香港郊区,这些地方的幼儿园原本就比较缺乏生源,上这种幼儿园的,即使是香港孩子,也是不太富裕的家庭。当然,很多内陆父母经济实力雄厚,可以让孩子享受更高端的教育,但这种家庭毕竟是少数。

双非港宝想要会内陆念书,可不可行呢?近年来政策也在放宽,这些孩子可以申请积分入学,提供一定的材料,就可以在内陆上学了。很多年前,有人去香港生孩子,都是被羡慕的事,是两全其美,放在今天,可能很多家长都有些后悔的念头,不能彻底融入香港,也不能彻底适应内陆的环境,可能就是很多“双非”儿童的困境吧,而父母的疲于奔命,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人力的付出,也让父母们大呼吃不消。

但部分家长也持有乐观心态,认为早期的辛苦和付出,能会换来丰厚的回报,最终利大于弊的,更有人说,我从没后悔把孩子生在香港。可能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这里不褒不贬,没有感受过,没有发言权,只能站在中立角度,尽量全方位地解读一下。

您羡慕“双非”儿童吗?可能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双非港宝”,您觉得他们会比一般的儿童更优秀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避免孩子抗拒入园,缓解分离焦虑
宝宝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是什么时候?孩子太早上学反而没好处
内地“港生”儿在香港幼儿园的生活
努力把孩子生在香港的“双非”家庭,真的如愿了吗?现状令人唏嘘
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给自己孩子送到幼儿园
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