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铁民:开车50年没出1次事故,妻子不能生育,首长将女儿送他

妻子怀胎十月生下女儿,司令却要将她送给自己的司机

1953年的冬天,刚刚32岁的韩岫岩正在医院里等待生产,32岁,对许多现代人来说,都还是只生了一个孩子的年纪,然而年纪轻轻的韩岫岩,却已经为她的丈夫王近山生育了5个孩子,现在生的这一个,已经在家里排行第六了。

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回妈妈,但是这个孩子依然是辛辛苦苦地十月怀胎,才来到了他们的身边。韩岫岩的脸,因为生产前的阵痛而痛苦地抽搐着,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她那如电影明星一般年轻而美丽的容颜。

这样的生产之痛,韩岫岩已经经历了很多回,对那个年代的女人来说,隔一两年就生一个孩子非常普遍,这根本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17岁就嫁给了王近山的韩岫岩,结婚十多年来,已经成了让王家枝繁叶茂的大功臣。

这个关键时刻,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的除了军区司令王近山,还有他最信任的司机朱铁民,刚刚正是他风急电掣地载着首长赶到了医院。

终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他们焦急地等待,空气里弥漫的紧张气氛,都变成了迎接小生命到来的欣喜,韩岫岩又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虽然已经做了很多次爸爸,但是王近山还是像第一次当爸爸一样兴奋,他抱着这个女儿怎么都看不够,再一次感到了人生的奇妙,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命,都将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在一次得到延续。

生完孩子的韩岫岩稍微恢复了一点体力,看着眼前这个女儿,她的眼里泛出了一些泪光,她对着丈夫王近山说道:“近山,你看,她长得好像我们的大女儿苏红,苏红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额头”。

王苏红,是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每当王近山从战场上归来的时候,她总是会唱歌跳舞逗得全家人都乐呵呵的,但是这个宝贝女儿却在5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

听到韩岫岩这么说,王近山的额头突然皱地很紧,他的嘴里冒出了一句非常冰冷的话:“我已经答应把这个孩子送给老朱了”,说话的语气中带着王近山一贯的强硬作风,没有任何可以挽回的余地,一下子把韩岫岩再次做母亲的喜悦之情全部浇灭了。

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女儿,凭什么说送人就送人,这可是自己的亲身骨肉啊,丈夫怎么可以如此的绝情,韩岫岩说什么也无法接受。然而对王近山来说,这个看上去非常绝情的举动,背后正是体现了他的有情有义。

作为一个战功赫赫、受人尊敬的首长,他为什么要将自己的亲身女儿送给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司机?这背后还有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疯将”之名闻名于世的司令王近山,和他的司机朱铁民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也结下了千金不换的深厚情谊。

刘伯承曾评价王近山说:“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 王近山一上战场,疯劲一来,无所畏惧,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王近山,也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心病,亲身经历的几次交通事故给他留下了身体和心灵的终身伤痕。1947年,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役中,王近山作为刘邓大军的得力干将,正十万火急地赶往前线指挥作战。

王近山是个出了名的急脾气,一路上他就不停地催司机:“快开!快开!”大别山山区的路非常崎岖难行,又在下着雪,路上更是容易打滑,司机的精神本来就高度紧张,再被首长一催,越发慌了神,心慌意乱之下就出了岔子,一个注意力没集中,就连人带车翻进了山沟里。

命大的王近山,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大腿却粉碎性骨折,在韩岫岩所在的医院里足足躺了一个多月,最后还留下了腿部的终身残疾,曾经英武不凡的形象也受了影响,走起路来都是一瘸一拐的。

解放前,在外征战了多年的王近山,非常思念家里的亲人,专门派了警卫员到红安老家,准备把自己的父亲接过来大城市看一下。老人到了蚌埠火车站,因为从来没见过火车,站得离火车太近,一下子被气浪卷到了车轮下。

本来是为了团聚,结果却成了一场生离死别,王近山痛不欲生,一次交通事故让自己成了“瘸子”,又一次交通事故让自己失去了最亲爱的父亲。在战场上天不怕地不怕的王近山,却因为车祸留下了一生的心理阴影。

从此以后,给王近山将军找司机就成了部队里面最让人头疼的事情,王近山对司机的要求变得近乎苛刻,三天两头地换司机,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直到王近山的老部下肖永银把一个叫朱铁民的司机带到了王近山的身边,朱铁民不仅业务能力过硬,走南闯北开了几十年的车,从来没有出过一次交通事故,而且还有着相当过硬的心理素质。

王近山的脾气大,对那些只会唯唯诺诺的司机总是看不顺眼,但是朱铁民和其他的司机不一样,他是一个很坚定自己想法的人,在开车的时候绝对不会因为王近山的急躁而影响自己的注意力,也就不会因为紧张而导致操作失误。

开过车人都知道,最怕的就是被坐在旁边的人干扰,一个人不停地在旁边絮絮叨叨、没完没了,非常容易造成事故,更何况坐在旁边的人还是一个脾气暴躁的首长。面对王近山的急躁和催促,心态平稳的老司机朱铁民完全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的第一任务就是要保证首长的安全,始终牢牢地稳住手中的方向盘。

面对王近山的急脾气,在到了目的地之后,朱铁民还耐心地跟他讲起了大道理,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说得头头是道。说来也奇怪,对不怕自己,还敢和自己讲道理的朱铁民,王近山反而欣赏了起来,而且也开始完全地信任他了,从此以后只要坐上了朱铁民的车,王近山就变得安安静静了,他知道朱铁民一定会又快又稳地把自己送到目的地。

因为《亮剑》的热播,作为李云龙原型的王近山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是他的好司机朱铁民的名字,却少有人知。和大英雄比起来,朱铁民只是时代长河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但是朱铁民的人生也是不平凡的,在充满了苦难和传奇的人生中,他有担当,有情义,是一个真正的“无名英雄”。

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过人的心理素质,司机和首长成了生死之交

1917年,朱铁民在南京出生,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孩子一样,他有着一个苦难的童年,5岁就失去了父亲,9岁又失去了母亲,成了流浪街头的孤儿,靠着乞讨活了下来,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辛酸苦辣。11岁的时候,朱铁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到一家照相馆里当学徒,这才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但是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其实就是一个伺候师傅一家人的下人,什么苦活累活都要干,稍微一点没做好就要挨打。虽然寄人篱下的日子很辛苦,但对从小就在街头流浪的朱铁民来说,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已经很知足了。

为了学到一门吃饭的手艺,朱铁民非常勤奋,到了15岁终于学到手艺出了师,靠着会照相的本事四处给别人打工,长大成人的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终于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因为照相赚不到什么钱,脑瓜灵活的朱铁民又转行学了开车,20岁的时候,他就跑遍了五湖四海,一年四季都在大货车上生活。

抗战期间,朱铁民还在滇缅公路上为前线的中国军队运送过军火物资。解放前,车行的老板想让朱铁民跟他一起去台湾,但朱铁民坚决拒绝了,他早已经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而且自己在大陆跑长途,是天高地阔任鸟飞,一出去就是一千多公里,台湾那么小的地方,开不了多久就到尽头了。

以前并没有高速公路,朱铁民开着货车帮人运货,常年奔波在各种崎岖的山路上,不仅路况很差,还会遇到打劫的路霸,在多年的开车生涯中,朱铁民早就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开车经验,也练就了很强的心理素质。

1949年,朱铁民在开车路上遇到了肖永银带领的解放军,他们从国民党那里缴获来了很多军车,正在头疼没有人会开,都停在了路上。热心的朱铁民停下车来帮忙,经验丰富的他很快就把车开走了。肖永银慧眼识珠,一看朱铁民是个懂车的人才,就让他跟着部队一起走了。

肖永银知道朱铁民是自己好不容易捡回来的一个宝贝,本来是坚决舍不得送给别人的,但是想到老领导王近山一直找不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司机,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将朱铁民推荐给了王近山。1951年,朱铁民跟着王近山来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留下了一段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传奇经历。

一到战争开始,王近山就急着上前线,一着急就经常骂司机朱铁民:“你这个老朱,就是不听话,是不是怕死,怕死就别给我开车!”换作一般人早就被王近山骂糊涂了,但朱铁民却沉着冷静,把车开得稳稳的,事后再跟王近山讲道理,慢慢的王近山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干扰朱铁民开车。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飞机大炮不停地轰炸,一般都是晚上才敢开车出去,但是不怕死的王近山却一定要白天出去观察地形,因为晚上看不清楚。

王近山不怕死,他的司机朱铁民也不怕死,就这样开车带着王近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时间一长,朱铁民都锻炼出了听飞机、听大炮的本领,就跟神话一样,朱铁民将车开得飞快,总是能躲避敌人的炮弹,其实这都是靠他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他知道越是情势危急,越是要保持一颗冷静清醒的头脑,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让首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掩护王近山,朱铁民经常会在吉普车上装着许多松树枝,一旦遇到敌人的飞机轰炸,他就会把王近山放下车,自己拖着松树枝在公路上飞奔,用扬起的飞尘,吸引敌人的飞机跟着自己跑,确保安全以后再回来把王近山接走。

朱铁民的舍命陪君子让他和王近山成了真正的生死之交,每次朱铁民开车出去完成任务,王近山都会叮嘱一句:“老朱,把车给我安全地开出去,安全地开回来”。朱铁民早已经不止是他的司机,而是他可以托付生死的战友和兄弟。

朱铁民爱抽烟,王近山在战场上缴获的好烟都会专门留给他抽,王近山经常问朱铁民回国后有什么心愿,自己一定帮他达成。朱铁民的妻子陈美卿因为有肾炎,多年来都没有生育,于是朱铁民就对首长掏心窝子地说:“自己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就想要一个孩子。”

王近山一听就承诺回国以后一定要找最好的医生给陈美卿看病,如果还是看不好呢?王近山说出了一句让朱铁民重燃了人生希望,又忐忑不已的话:“我回国后生的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送给你。”

就是这样一句承诺,让韩岫岩和王近山夫妻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韩岫岩不会理解他们两个人在朝鲜战场上结下的生死之情,她只想自己的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王近山给这个女儿取名为王援援,孩子刚生下来的大半年,都被寄养在了托儿所。因为韩岫岩的坚决反对,这个女儿一直都还没有送给朱铁民。

朱铁民的心里也从充满希望,再到开始慢慢地失望:“首长真的会舍得把他的宝贝女儿送给我吗?”在王援援3岁的时候,她要上幼儿园了,王近山终于给了朱铁民一个交代,孩子给了朱铁民,改姓朱,叫朱元元了。

朱铁民作为王近山的司机跟他们一家住在北京的大宅院里,朱铁民一家住在前院,王近山一家住在后院,虽然说是送给了朱铁民,但是孩子也并没有真正离开自己的亲生父母。

韩岫岩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王近山和韩岫岩都忙于工作,家里的孩子又多,根本就照顾不过来,而朱元元却成了朱铁民和陈美卿的独生女儿,从小受到了万千宠爱。

陈美卿妈妈总是想尽办法给她做各种好吃的,穿各式各样漂亮的衣服,朱铁民也是把这个宝贝女儿疼得无以复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和王近山这样大名鼎鼎的大英雄相比,朱铁民虽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也尽职尽责、认认真真地过着自己的一生。

从朝鲜战场回来来以后,朱铁民也一直从事着给首长开车的工作,直至退休,开了四五十年的车,朱铁民从来没出过一次事故。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好司机,朱铁民的心里始终牢牢地记着,一旦掌握了手里的方向盘,就承担着保护首长生命安全的责任,一刻也马虎不得。

和王近山的大家庭相比,朱铁民只有朱元元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宝贝女儿,他深感自己身上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一定要把首长的女儿培养成革命英雄的优良接班人。朱铁民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朱元元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元和养父养母之间的感情反而变得比亲生父母更加深厚,她一直陪伴在亲爱的司机爸爸朱铁民的身边,直到2004年,88岁的朱铁民离开了这个他一直热爱的世界。

有了宝贝女儿陪伴在身边,朱铁民的一生也体验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而这一切,也是对他跟着王近山出生入死的最好报答,是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换来的最大福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近山患癌症后,前妻想去看他,警卫员却说:他到死也不愿再见你
抗战名将王近山复出,老部下都不敢去接,尤太忠骂道:我自个去
他是王近山最疼爱的女儿:喊出一位将军的名字后,王近山勃然大怒
78年王近山病重住院,女儿前来探望,王近山:你父亲怎么不来看我
1969年王近山复出,毛主席为难:放虎归山谁敢要?许世友:我要了
王近山妻子:一封举报信,丈夫从中将降为大校,晚年悔恨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