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良在1936年12月25日下午仓促决...
张学良在1936年12月25日下午仓促决定送蒋回南京,在临走时他让杨虎城和于学忠代理军务,张学良送蒋走的当天,周恩来、博古在致中央的电报中分析张去蒋走的形势时指出:“故蒋走张去虽有缺憾,但大体是转好的。”

12月26日,蒋抵达南京,张学良下飞机后被羁押,东北军主战派群情激奋,27日晚,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人要求红军代表团派红军帮助他们打仗。代表团再三向他们解释,打仗对营救张学良不利,只要三方面团结一致,保持这个强大的力量,张学良总会回来的。苗剑秋听到代表团不主张打仗,就大哭大闹,说:“你们不帮助,我们也要打,你们不帮助我们打仗,咱们就先破裂”,孙铭九也一面哭泣,一面在周恩来面前长跪不起。就这样一直闹到后半夜。最后,代表团答复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容我们好好商量一下,明天再答复你们。”

31日晚,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周恩来,分别代表十七路军、东北军和红军,在王以哲家中举行最高军事会议,最后决定和战大计。会议由杨虎城主持,于学忠首先发言。他根据当时内外夹攻、腹背受敌的形势,认为不仅不应打,而且也不能打。王以哲、何柱国都表示同意。杨虎城虽然派人和顾祝同谈判,但是没有放弃必要时不惜一战的打算,这时在会上既看到东北军方面三位将领都主和,也就表示十七路军仍愿与东北军一致行动,同意和谈。

最后,周恩来发言说明红军方面的态度,大意是:红军方面原来坚决主张和平解决事变,以后东北军、十七路军两方面有许多人坚决主战,为了团结,红军曾经决定只要东北军、十七路军两方面一致主战,红军也可以保留原来的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参加作战。这次会议两方一致主和,红军方面当然是赞同的。于是会上作出了坚决促进和谈成功的决定。

但是应德田、孙铭九等人却坚决反对继续和平谈判,认为王以哲、何柱国主张继续和谈是想投靠南京政府,他们是“叛徒”,应该除掉他们。1937年2月1日晚,西安街上出现了应德田、孙铭九等人张贴的“除奸”标语。当日深夜,应德田、孙铭九等人密谋拟定了捕杀王以哲、何柱国的计划。

当时王以哲卧病在家,于文俊率队闯进王以哲家,在卧室将王以哲杀害。何柱国和于学忠、董英斌等因事先避入新城杨虎城公馆,经杨虎城保护,才幸免于难。当天下午,东北军代参谋处长邓玉琢拟就东北军、十七路军全线即日出击的合同作战命令稿送杨虎城、于学忠签发,一面用电话联系东北军前方将领预作准备,但东北军前方将领均不接电话。

2月3日晨,东北军前线部队自动撤出渭南前线,渡过渭河开到高陵,刘多荃师甚至有一部掉转枪口,开回临潼,向西安方面警戒,声言为王以哲复仇。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闻讯,不知所措,惊恐万状。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尽可能减少损失,以利于团结抗日,周恩来一面对应、孙、苗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一面与杨虎城,于学忠等商量,派刘鼎把他们三个人送出。杨虎城也在周恩来支持下,用军事力量迫使东北军卫队团撤离西安。这样,才避免了一场东北军内部大规模的互相残杀。

应德田、孙铭九等出走后,东北军部分老派将领刘多荃等人怒气未消,将杀害王以哲的卫队二营营长于文俊杀死,以祭奠王以哲。东北军105师第一旅旅长高福源,对于西安“三位一体”的局面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根本对此不知情,但是也被刘多荃下令杀害。

红军代表团闻知王以哲被害,当即派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刘澜波去渭南,向前方将领说明对事件的态度,表示反对杀害王以哲这种错误行为。周恩来在王以哲家灵堂还未设好时就亲自率领代表团成员前往吊唁,使王以哲的家属和东北军老一辈将领深受感动。

应德田、孙铭九等少数少壮派的鲁莽行为,造成了东北军内部的分裂,削弱了西安方面同南京谈判和营救张学良的实力和地位,其后果是严重的,最后幸亏周恩来冒着危险去王以哲家吊唁,这才让事态稳定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帅张学良口述回忆(71-72):大兵压境、二二惨案
揭秘西安事变:三位一体局面瓦解,西安事变惨淡收场,只因二二事件
西安事变东北军
西安事变中的周恩来:力挽狂澜,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
没有张、杨二将,西安事变也会发生
请神容易送神难|传奇将军王根僧(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