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好看!这362部国产动画片,曾经吓傻宫崎骏

作者:川妈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这样一个伙伴,它就是——动画片。

说到动画片,我们往往会想到美国的迪士尼、皮克斯和日本的吉卜力。

其实,在我们中国的美术片领域,也有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厂”)。

直到现在,每次看到上美影厂的片头画面,很多人的眼眶还是会湿润

自1957年成立以来,60多年来一共创造了500多部美术片,荣获近200项国内外大奖。

《大闹天宫》《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你能想到的古早国产动画,基本都出自它手。

这些动画片可以说是80后共同的童年记忆。那些经典的故事形象和熟悉的故事情节,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它们也影响了手冢治虫、宫崎骏、高畑勋等多位世界级动画大师的创作风格。

今天,我们不妨就借着上美影厂的经典作品,一起走进中国动画那个绚烂夺目、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吧~

(文末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大惊喜,我给大家找到了362上美影厂的动画片,一定要记得领取哦~)

探索阶段

(1957-1966年)

早期的动画创作者从水墨画、壁画、雕刻、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一种民族化的艺术风格。

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万氏三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这种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学派”,在国内则有另一个更加响亮贴切的名字:中国美术片

上美影厂就是中国美术片的先行者。

它的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卡通股。1957年刚成立时,只设有动画、木偶和剪纸3个制片部门。

随着它不断发展壮大,集结了中国美术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漫画家特伟、美术家靳夕、儿童文学家金近等众多知名艺术家。

当时,它生产的动画片占全国美术片产量80%以上,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①《神笔》

导演:靳夕 / 尤磊

片长:20分钟

上映时间:1955年

五十年代前期,刚进入彩色片时期的上美影厂,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拍摄了《小小英雄》《小梅的梦》《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一系列木偶片。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神笔》

影片中,那位名叫马良的放牛少年,出身贫穷,却特别有志气,一心想要学会画画。

买不起笔墨纸砚,他就用树枝、木炭,在沙地或石壁上苦练,直到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有位白胡子神仙,被这种勤学不辍的精神打动,送给马良一支能“变画为真”的神笔。

马良就用这支笔画出小鸡小牛小羊,为村里的穷苦百姓改善生活。

但没想到,一位大贪官听说了这件事,将马良抓起来,逼着他给自己画金山银山。

聪敏的马良,用神笔画出一座海中央的金山,又画了一艘大船,骗着大贪官出海挖金矿。

结果开船后,马良又画出大风大浪,掀翻了大船,让大贪官最终藏身于海底。

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但片中那脑洞大开的故事设定、流畅的木偶动画,放到现在看也别有一番趣味。

比如,这堪比3D打印技术的神笔,比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还早出现了十几年。

那时候,凡是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孩子,谁还不渴望拥有一支马良那样的神笔呢~

再看看这位木偶大哥,不拿去做表情包真的有点可惜……

《神笔》在上映后的第二年,拿到了第八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的一等奖

这也是中国美术片,首次迈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②《骄傲的将军》

导演:特伟 / 李克弱

片长:30分钟

上映时间:1956年

在《神笔》获奖的同一年,上美影厂的厂长特伟亲自操刀,执导了这部《骄傲的将军》

影片改编自寓言“临阵磨枪”,讲的是一位得胜归来的大将军,因为骄傲自满、荒废武艺,最后被敌人活捉的故事。

别看故事听着不复杂,但当时的创作者突发奇想,把京剧艺术和动画制作给结合了起来。

为此,他们远赴北京、山东、河北,搜集了大量的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影片中,从人物形象、动作神态到台词配乐、场景设计,都融入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让人过目难忘。

尤其是将军一角,这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架势,活脱就是京剧中的武生形象。

后来,这部《骄傲的将军》在国际上大受好评,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

③《猪八戒吃西瓜》

导演:万古蟾

片长:20分钟

上映时间:1958年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剪纸吧?但你们看过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吗?

当时,动画界著名的“万氏兄弟”之一的万古蟾,刚从香港返回内陆,正赶上上美影厂想要大力发展民族风格动画片。

双方一拍即合,由万古蟾牵头,组建剪纸片实验小组。

他们吸取了中国民间皮影戏、北方剪纸和窗花的艺术特点,在1958年,完成了中国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彩色剪纸片

尽管初期技术简陋,但因为有了这次尝试,上美影厂才确立了剪纸片这个新片种,并陆续拍出《渔童》《猴子捞月》等经典作品。

尤其是《渔童》,估计很多80后现在还对它记忆犹新。

那段渔童从莲花中升起,一边轻盈舞动一边钓起珍珠的场景,无论什么时候看都觉得十分惊艳。

作为一部剪纸片,这段动画场景实在是太优美、太灵动了~

很难想象,如此优秀的剪纸动画片,竟然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④《小蝌蚪找妈妈》

导演:特伟 / 钱家俊 / 唐澄

片长:15分钟

上映时间:1960年

1959年,有位动画设计师提出一种大胆假设:能不能让齐白石的画动起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对这种构想表示赞同。

于是,上美影厂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水墨动画实验。

他们先是完成了第一个实验镜头,“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下来”;

探索到基本方法后,又尝试制作出鸡、鱼、虾、马等不同动物的片段。

然后,在原有片段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剧情和彩色的金鱼形象。

最后,在1960年7月,时长15分钟的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终于诞生了。

这部动画片先后拿到了6项国内外大奖,包括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

多年以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来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观。

宫崎骏

他们直接被《小蝌蚪找妈妈》震撼了,“完全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尤其是宫崎骏,他后期一些留白较多的作品,就是受到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影响和启发。

⑤《大闹天宫》

导演:万籁鸣 / 唐澄

片长:114分钟

上映时间:1961年,1978年

1957~1966年,是中国美术电影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

这段时间,除了前面提到的几部,还涌现出《牧笛》《三毛流浪记》《没头脑和不高兴》《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批优秀作品。

▽获得国际最高荣誉的水墨动画片《牧笛》

▽改编自同名儿童文学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改编自同名连环画的《三毛流浪记》

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最能代表中国美术片水准的,要属这部《大闹天宫》

影片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前七回,分为上下两集(共140分钟),先后于1961年和1978年上映(实际上,下集在1964就制作完成了)。

当时,上美影厂将所有精兵强将都投入到这部片子的创作中,还找来“万氏兄弟”之一的万籁鸣担纲导演。

由于没有电脑参与制作,整部片子全靠画笔来完成。

一般来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

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制作成本更是高达100万人民币(在60年代,绝对算巨资)。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它不仅在国内外屡获大奖,更为后来的“西游”作品留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孙悟空形象。

而在此之前,孙悟空大致长这样:

▽西夏中晚期,敦煌壁画中的孙悟空形象,面目狰狞,有点吓人

▽清代京剧中的孙悟空扮相,脸涂油彩、腰系蓝带,已经没那么吓人了,但还称不上是“美猴王”

到了上美影厂这里,先是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光宇,设计了三款孙悟空形象。

但导演万籁鸣看了后,觉得装饰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

张光宇设计手稿

万籁鸣又找到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让他在张光宇设计手稿的基础上,结合动画制作需求,重新设计一个孙悟空。

严定宪为《大闹天宫》设计孙悟空的表情

最后,经过反反复复多次修改,才有了这个脸上涂着桃心形油彩,身穿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裙、脚踏黑靴的形象。

用导演万籁鸣的话说,这版孙悟空才是那个“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齐天大圣美猴王。

当时,《大闹天宫》不仅在国内上映,还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包括英国的BBC等。

美联社在报道中评论称,“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重启阶段

(1976-1984年)

《大闹天宫》大获成功之后,上美影厂蛰伏了一段时间,直到1977年才恢复生产创作。

为庆祝新中国建立三十周年,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一口气拿出了两部重要作品。

一部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与《大闹天宫》并称为“中国手绘动画电影双壁”的《哪吒闹海》

另一部是改编自新疆民间传说,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的《阿凡提的故事之种金子》(后来又陆续拍摄了多集以阿凡提为主角的美术片,它们被统称为《阿凡提的故事》)。

⑥《阿凡提的故事》

导演:靳夕 / 刘惠仪 / 曲建方

片长:31分钟

上映时间:1979年

为了塑造主人公,创作团队两次去新疆体验生活,寻找阿凡提的原型和故事,终于使这个只在书面和口头上传颂的人物有了具体形象。

影片中,阿凡提是一个身穿白袍,长着鹰钩鼻,留有卷曲山羊胡的帅气大叔。

他身世成谜、行踪不定,每次出场必然自带BGM,还被许多人奉为童年男神。

最有趣的是,阿凡提聪明中带着腹黑和狡猾,淡定中不乏揶揄和讽刺,经常为了替穷人出气,把贪婪的巴依老爷耍得团团转。

比如《种金子》这集中,阿凡提为了惩罚巴依老爷放高利贷、剥削底层穷人,就和几个朋友联手给他下套。

阿凡提先是假装发了大财,让视财如命的巴依老爷看了眼红。

等对方忍不住过来打探时,他再透露说是从真主那里学会一种咒语,能够让金币像庄稼一样长出来十倍的收成。

结果巴依老爷信以为真,拿出了整整一箱金币。而阿凡提却将这些金币悄悄送给了穷人,然后骑着毛驴离开了这个地方。

作为阿凡提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种金子》是中国国产动画片离奥斯卡最近的一次。

但很可惜,由于时长超出参评要求,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

⑦《三个和尚》

导演:徐景达 / 马克宣

片长:20分钟

上映时间:1980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相信在中国,没几个孩子不知道这段民间谚语吧?

当时在上美影厂,也有位动画导演看中了这点,找来儿童文学家编写剧本,拍成了动画短片《三个和尚》

但没想到,这一拍就让他拿奖拿到手软,甚至还在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短片银熊奖……

这部片子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只用寥寥几笔和简单色彩,就表现出了三个角色的不同性格。

同时,还把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技法,和西方动画片的现代漫画手法相结合,让它看起来生动活泼又不乏艺术美感。

⑧《雪孩子》

导演:林文肖

片长:20分钟

上映时间:1980年

人才济济的上美影厂,除了有“万氏兄弟”、特伟、靳夕那些老一辈动画人,还有许多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毕业的新一代导演。

比如,为《大闹天宫》设计孙悟空形象的严定宪,《三个和尚》的导演徐景达,以及《雪孩子》的导演林文肖等。

▽《雪孩子》主创团队

▽上美影厂的美工师为《雪孩子》设计背景

《雪孩子》讲的是白兔妈妈出门去找萝卜时,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陪她玩,结果房子失火,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化为雪水的故事。

相比同期上映的其他动画片,《雪孩子》的故事并不复杂,也没有刻意炫技,但它却以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给许多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雪孩子奋不顾身,冲进大火里救下小白兔的场景……我每次看到这段,都忍不住泪奔~

如果要在上美影厂的众多作品中,选出一部最感人的,非《雪孩子》莫属。

⑨《九色鹿》

导演:钱家骏 / 戴铁郎

片长:25分钟

上映时间:1981年

《九色鹿》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因为在当年,它让很多80后,第一次领略到敦煌壁画的绝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九色鹿》是根据敦煌莫高窟第257窟里的北魏时期壁画《鹿王本生图》改编的。

敦煌莫高窟中的《鹿王本生图》

为了画出最真实生动的九色鹿形象,当年的创作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抵达敦煌;

又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临摹了五大本速写,完成了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

但也正因为这份不畏艰苦,最后的成片中,不仅基本还原了九色鹿的形态和原貌,也为观众揭开了敦煌壁画的神秘面纱。

这部1981年的动画片,最后获得了加拿大汉弥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的特别荣誉奖。

⑩《天书奇谭》

导演:王树忱 / 钱运达

片长:89分钟

上映时间:1983年

1980年初,英国BBC想找上美影厂合拍一部动画片,还提供了一个改编自《平妖传》的中国神话故事剧本。

但就在项目马上要启动的时候,BBC的资金却迟迟没到位,没办法,上美影厂只好撸起袖子自己干。

而这部差点没了的动画片,就是《天书奇谭》

它讲的是负责看管天书的仙人袁公,私取天书下凡,想要传授给弟子蛋生,用它来造福人类。

谁知狐狸精将天书偷走,还勾结官府祸害百姓。

好在蛋生与狐狸精斗法时,袁公及时赶到收回天书,并将狐狸精压死在云梦山下。

自知难逃罪责,袁公让蛋生赶紧背下天书,然后把它一把火烧掉。

最后,电闪雷鸣,一条锁链从天而降,他果然被玉帝派来的雷公电母擒拿回天庭问罪……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天书奇谭》中的很多角色形象都来自于戏曲造型,生旦净末丑俱全,非常有特点。

比如狐女的斜眼、两片腮红,就吸取了京剧旦角脸谱的造型特点;

还比如,袁公是老生,有美髯胡须;县令是丑角,脸中间涂成白色;蛋生是娃娃生,扮演儿童类角色;蓝狐狸精是小生……

总而言之,这样一部有审美、有深度、有讽刺,却又点到为止不说教的动画故事,别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放到现在也是相当少见了。

走向没落

(1984年-90年代初期)

经历了初期探索和蛰伏重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上美影厂迎来了国企改制和最后的黄金期。

这段时期,上美影厂将创作重点放在系列美术片上,连续推出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动画佳作,比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等。

▽《葫芦兄弟》

▽《邋遢大王奇遇记》

▽《舒克和贝塔》

在改制初期,上美影厂还创作了一些带有实验性的动画作品,比如曾给很多人留下“童年阴影”的《魔方大厦》《十二生肖》等。

▽《魔方大厦》

▽《十二生肖》

但随着国企改制的正式到来,大批原动画作者纷纷“南下”,投身于待遇更丰厚的私企或外企。

再加上《铁臂阿童木》等日美动漫的冲击,没有销售及商业片制作经验的上美影厂,逐渐失去竞争力,走向了没落……

说到上美影厂和中国美术片的没落,确实让人非常遗憾。

不过,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因为有了这些经典相伴,我们的童年才多了更多动人的色彩。

虽然现在时代变了,审美变了,但经典的美丽不会消减,我们共同的记忆也不会褪色。

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老美术片,可以让大家重拾儿时的美好,也能让我们的孩子慢慢品味这些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阿凡提等木偶动画竟是这样动起来的
上海美影厂传奇:前四部动画长片豆瓣全部9分以上,部部经典
盘点十四部老国产动画片,每一部都堪称经典,让人肃然起敬
小时候的国产动画片,原来那么好看!|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天书奇谭
令人难忘的动画片《三个和尚》,纪念动漫艺术家阿达导演
这一次,葫芦娃再也救不回爷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