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涯:陈赓病逝后,独自抚养4幼子,临终遗言要求陈赓和前妻合葬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患难见真情,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可能很多年轻情侣并不能切身地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现代人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人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追求已没有那么执着,他们更在乎自己内心的完整性,他们希望在得到爱情的同时,尽量能够不改变自己的个性。

陈赓大将一生有三位妻子,第一位是父母包办婚姻,14岁那年,当他离开的时候,那段婚姻就已经结束了。

前面我们说了他的第二位妻子王根英。

在她牺牲后,陈赓为他守节3年。之后又娶了第三位妻子傅涯

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在陈赓大将去世后,不仅抚养4个幼子,还傅涯遵从丈夫遗愿,每月都给陈赓大将前妻王根英的母亲邮寄生活费,直到老人家去世。不仅如此,她还去整理了陈赓的日记,采访了陈赓的战友,为王根英烈士撰写了《报国何计女儿身》的传记文学。

1918年,傅涯生于浙江上虞,原名傅慧英。傅涯的父亲早年当过师爷,但是由于家中子女众多,所以家里的经济十分的拮据。

在家里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中,傅涯是女孩中的老大,本来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她却只能整天留在家里帮妈妈做鞋子、绣花带弟弟和妹妹。

傅涯看到哥哥能去上学,她既羡慕又无奈,但是家里的情况实在没办法让她去上学,因此她只能在夜里偷偷地哭。

看到女儿如此,妈妈便对孩子们说:“谁能完成份内的活计,做鞋、绣花,谁就能去上学!”

傅涯听了,便更加倍地努力,起早贪黑地干活,后来,傅涯终于来到了学堂读书。

求学后的傅涯十分的热衷革命,这位穷苦出身的女孩子,上小学时,就和同学一起上街为东北死难、流亡的同胞募捐,中学时参加罢课、游行。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刚从南京私立东方中学毕业的傅涯,跟随年长的哥哥傅森去往延安,奔赴革命之路。那时候,傅涯19岁。

抗日战争的爆发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灾难,奔赴革命的傅涯望着民不聊生的社会,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

1938年的一天,20岁的傅涯收到了大哥傅森从延安寄来的信,信中说:“希望她能够奔赴延安,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

傅涯接到信后,心情异常激动,那时革命圣地延安,是多少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和无数同志一起工作,一起为革命事业挥洒青春和热血。

傅涯不顾家人的劝说,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接受党的教育和熏陶,让傅涯对于抗日战争有了新的认识。

身为第四期的学生,很快傅涯就毕业了。毕业后的傅涯,进入了抗大总政文工团,在这里,她担任文工团的会计以及秘书。

因为她工作积极努力,第二年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40年,傅涯所在的文工团前往抗日前线演出,在陕西武乡县蟠龙镇,她和女团员一起到抗大训练部长王智涛家中借道具,正好遇到了在他那里养病的陈赓。傅涯无意中听到陈赓和身边的同志们开玩笑:'会昌战斗之中受伤的时候,我真想开枪自杀。想想自己还年轻,活着还能为共产主义奋斗,我就装死了……'

傅涯忍不住多看了陈赓一眼。陈赓英俊豪放,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妙语连珠。在他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说起血腥的战斗,依旧保持着'陈赓式幽默'。陈毅曾经说过,陈赓是一块玻璃,里外都看得很清楚,他也说,陈赓是一块磁铁,风趣,乐观,能够团结大家一起革命。

这是傅涯第一次和陈赓见面,陈赓朴实坦诚和豪爽豁达的气质,给傅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赓第一次见到傅涯,也是一见钟情。

1941年,陈赓因得了伤寒而休养身体,休息的时候他去看王志涛,王志涛问陈赓的近况,陈赓说:“现在过得还不错,有枪,有警卫员,有马,唯一不足的是一个人回到家里面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于是陈赓叫王志涛帮忙介绍对象,王志涛夫妇于是想到了还没有结婚在文工团工作的傅涯。没几天夫妻俩就请傅涯到家里吃饭,当时陈赓也去了,当然陈赓是为了相亲有备而去的,然而傅涯当时还蒙在鼓里。但遗憾的是,当时傅涯跟家里的一个表哥已经有了婚约。事实上,她小时候是在姨妈家,同姨妈的儿子,即她的表哥一块上的学。二人相处很好,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傅涯并不喜欢近亲结婚。

其实早在傅涯19岁的时候,表哥就向傅涯提过婚姻之事。但傅涯是心怀天下之人,还不想过早嫁人,不想过早生儿育女,所以就没有同意。

自古美女配英雄。说实话,陈赓对青春靓丽的傅涯真的动了心。但他有誓在先,对前妻王根英守节三年,他决不可负了对方。最终在同志们的建议下,就答应和傅涯先交个朋友,不谈婚论嫁。

而在傅涯这一边,尽管她当初拒绝了表哥,很绝情地离开了他,但她并没有否定对方在她心中的地位;如今她和表哥虽长期失联,但心中还是想着对方的。但毕竟在乱世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她在同志们的撺掇下,还是同偶像般的陈赓约会了。

她讲了她的过往,说她还有一个未婚夫;他也讲了他的过往,说他曾发誓为前妻守节三年。

一日,傅涯刚刚演出结束,陈赓约她单独见面,他非常诚挚地说道:'我这个人,有很多朋友,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傅涯非常委婉地拒绝了陈赓,因为她的未婚夫。陈赓还是有大将风范的,有勇有谋。他没有勉强傅涯,只是提醒傅涯'政治方向'很重要。

陈赓说:“选择对象这个事,政治方向,所走道路很重要,”

接着,他给傅涯讲了自己和王根英的爱情故事,傅涯深受震动,不久,傅涯给表哥写了一封信,表哥回信说,他不会来延安,因为这里的科技条件不好。

傅涯终于明白了,自己和表哥的政治方向,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

在1943年两人结婚。在她们二人相处之中,陈赓从不避讳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而傅涯对于陈赓的这一事情,一直保持理解,或许傅涯正是看出了陈赓的重情重义,才会与他结婚吧。

傅涯与陈赓共生了四个孩子,即陈知建、陈知进(女)、陈知庶、陈知涯。陈赓于王根英生的儿子陈知非也一直跟着他们生活,傅涯对陈知非视同己出,关怀备至。

傅涯与陈赓两人携手度过了18年的风雨日子。

陈赓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5日,陈赓逝世前一天,傅涯一进病房,陈赓和她说:'傅涯,我今天生日,你给我擀点面条吃吧。'

陈赓从来都没有在家做过寿,这是第一次,最后一次,唯一一次。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当时他的五个孩子,年龄分别为32岁、16岁、11岁、7岁、6岁。除了长子之外,全都未成年。但傅涯却培养出了两个教授、三个少将。

挚爱的丈夫就这么走了,傅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她不想回家,她不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家。这份悲痛过了很长时间才平淡些,她开始整理陈赓的遗物,让自己的这份哀伤寄予丈夫留下的那些文字中。

她精心保管着丈夫的日记,不允许任何人有丝毫的破坏。时间会带走一些情绪,但是带不走这份对丈夫的思念。

失去爱人的傅涯独自抚养几个孩子,她一有时间,就将这些日记一句一句仔细整理,采访了陈赓的战友,为王根英撰写了《报国何计女儿身》的传记文学。同时《陈赓日记》也在1982年出版,以此寄托对亡夫的哀思。

这么多年,她还坚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给陈赓前妻的母亲寄生活费,直到老人家过世。

提起亲人,傅涯内心一直很难过。因为那个年代忠孝两难全,傅涯来到延安怕影响到家人,就和家人断绝关系。直到1980年,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件,信件是他妹妹邮过来的,这时他才得知母亲去世了,对于始终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傅涯悲痛欲绝。因为父母已经离世,父母临终前还留下遗嘱,希望骨灰能葬在家乡。最终他把父母的骨灰带到了大陆,埋葬在杭州老家,也算是对于父母尽了一份孝心。

在1992年,傅涯不顾自己74岁的高龄,坐飞机到了台湾。这一次,傅涯终于圆了自己的心愿,见到了自己久违的兄弟姐妹,祭拜了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了结了自己的心愿。

不过,傅涯在台湾呆了两个月后,又回到了大陆。

2010年,在陈赓大将去世50年后,傅涯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但傅涯在临终前,也留下了遗愿:将陈赓的骨灰从八宝山移出,同时也将王根英烈士的骨灰取出,将他们合葬于陈赓的老家,湖南省湘乡县境内的泉湖村后山,因为生前不能在一起,让他们死后永远在一起。

妻子傅涯和王根英陪伴陈赓大将左右。将军英魂,最终归于故里。

陈赓和傅涯之前的爱情,没有太多的鲜花和浪漫,但却有生死与共的经历,这样的爱情,才是后代的楷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将陈赓的爱情故事 苦恋三载好事多磨2-中国爱情文化网
婚恋佳话:求同存异,像陈赓将军一样谈恋爱
傅涯:陈赓大将去世后守寡49年,抚养4子,晚年为陈赓前妻立传记
陈赓逝世后,妻子傅涯独守49年,养育5子,晚年赡养丈夫前妻母亲
1992年,74岁的陈赓夫人傅涯,为何不顾高龄去了趟台湾?
陈赓病逝后,夫人傅涯含辛茹苦,将儿女培养成3个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