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白原料熊果酸与熊果苷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为美白化妆品原料
熊果苷化学名称: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分子量:272.25;外观:白色针状晶体 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制药等领域。在化妆品中,对皮肤能高效美白祛斑,逐渐淡化、祛除皮肤的雀斑、黄褐斑、黑色素沉着、粉刺和老年斑。特点是无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对紫外线照射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与化妆品各组分有良好的配伍性,有利于实现美白、祛斑、保湿、柔软、祛皱、消炎功效。作为烧烫伤药原料,熊果苷是新型烧烫伤药主要成分,特点是快速止痛,消炎力强,迅速消除红肿,愈合快,不留疤痕。作为肠道消炎用药原料:杀菌、消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熊果苷
结构式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名熊果苷英文名hydroquinone O-β-D-glucopyranoside
CAS号497-76-7分子量272.25100
密度1.556g/cm3沸点561.6oC at 760 mmHg
分子式C12H16O7熔点195-198 °C
熊果苷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美白化妆品的理想增白剂
熊果苷是美白化妆品的理想增白剂,也叫对苯二酚葡萄糖苷,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即α及?型,具有生物活力的是?异构体。室温下为白色略带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 、甲醇、乙醇及丙二醇、甘油水溶液,溶解后无沉淀液,不溶于氯仿、乙醚、石油醚等。在许多美白保养品中都有添加。因从杜鹃花科熊果属植物熊果叶中被发现 而得名,其后又在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越桔、蔷薇科梨属植物沙梨树(西洋梨、小山梨)、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虎耳草等的叶子中被发现,提取后作为药物和化妆 品添加剂使用。
在化妆品中,对皮肤能高效美白祛斑,逐渐淡化、祛除皮肤的雀斑、黄褐斑、黑色素沉着、粉刺和老年斑。安全性较高,无刺激、致敏性等副作用,与化妆品各组分有良好的配伍性,紫外线照射稳定。但熊果苷易水解,应该在PH值5-7的条件下使用。为了性能的稳定通常会加入适量的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维生素E,从而更好的实现美白、祛斑、保湿、柔软、祛皱、消炎功效。可用于消除红肿,促进伤口愈合且不留疤痕,能抑制头皮屑的生成。
熊果酸
结构式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名熊果酸英文名ursolic acid
CAS号77-52-1分子量456.70000
密度1.09 g/cm3沸点556.9oC at 760 mmHg
分子式C30H48O3熔点292 °C (dec.)(lit.)
合成路线     <上一页 1/2
1381876-19-2
未登录
~75%
77-52-1
熊果酸
文献: : Yan, Shiqiang; Ding, Ning; Zhang, Wei; Wang, Peng; Li, Yingxia; Li, Ming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12 , vol. 354, p. 6 - 20
915-32-2
未登录
~71%
77-52-1
熊果酸
文献: : Sengupta, Pasupati; Sen, Manju; Das, Saktipada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B: 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Chemistry, 1980 , vol. 19, # 8 p. 721 - 722
1198208-27-3
3'-methyl-2'-bu...
~%
77-52-1
熊果酸
文献: :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 vol. 43, # 1 p. 26 - 33
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发现它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另外,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熊果酸与α-熊果苷
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发现它具有抗致癌、抗促癌、 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另外,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α-熊果苷能修复肌肤因紫外线引起的损伤,唤回肌肤的透明感,不易被皮肤表面的β-葡萄糖苷酶分解,效果约为β-熊果苷的10倍,能长时间停留在肌肤的每个角落,持续保护肌肤不受伤害。黑色素是形成肌肤暗沉的原因,α-熊果苷能迅速渗透至皮肤深处,抑制存在于角质层深处的色素母细胞内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在皮肤表层形成双重效果,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适合白天使用吗?
熊果苷通过抑制生产黑色素的酵素酪胺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作用原理类似美白药物对苯二酚。但对苯二酚存在副作用,注意事项很多,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使用。而熊果苷的结构中比对苯二酚多了葡萄糖分子,刺激性较低,可以自由添加到保养品中,浓度上限高达7%。
熊果苷的活性分子能够穿透基底层进行深度淡斑,对于黄褐斑、黑斑、日晒斑,药物过敏遗留下来的色素沉着都很强的治疗作用,但浓度过低,其效果的持久性会减弱,所以5%浓度是最安全和最高效的淡斑浓度,5%浓度比维他命C淡斑作用要快,而且淡斑的持久性稳定,对皮肤不会产生刺激性作用。
熊果苷被皮肤吸收后会还原成对苯二酚,这就引发了一部分人对熊果苷安全性的怀疑,认为熊果苷还是有机会产生类似对苯二酚的副作用。最常听见的说法,就是“含有熊果苷的保养品不能在白天使用,否则美白不成,反而更黑”。
其实大不用担心,试验表明只有浓度超过7%的熊果苷才有可能会对光敏感,所以7%是个安全临界点,保养品内的成分添加有明确规定,最高浓度上限是7%,在这个浓度范围内,熊果苷根本不足以产生光敏性,谈不上必须避光使用。经皮肤吸收,受光分解,会还原成对苯二酚,产生美白效果。而熊果苷保养品内含对苯二酚的浓度低于20ppm(就是百万分之二十),在如此低浓度的限制下,对苯二酚是不会造成肌肤反黑等副作用的。
如果仅仅是因为保养品中含有熊果苷就不敢在白天使用,那大可不必,除非含有熊果苷的保养品同时添加了其他需要避光的保养成分。总之,要选购可靠品牌的保养品,然后不管涂了啥,白天都要做好防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化妆品中的美白成分
美白与祛斑(四) 熊果苷
浅谈我对淡斑杀器——对苯二酚的看法
健康美白告别暗沉,常用“美白成分”大揭秘
美白成分大解析
化妆品中的美白成份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