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魏晋南北朝从事绘画工作的主力仍然是工匠,但史书缺乏记载,无从查考。文人中乃至帝王从事绘画者,画史记载不下几十人。三国始帝王将相善画,表明绘画身价已不同于以前。其中吴曹不兴在绘画史上最为知名。两晋画家大增,晋明帝司马绍善画佛像。西晋画家最有名者当推卫协,葛洪称之为“画圣”,其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时代新风,“古画皆略,至协始精”。东晋王?、王羲之、王献之三代,皆善书画,是自觉地将书画文结合在一起的书画家,王氏的理论与实践对文人画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主要画家及其作品


  戴逵(?-396年),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亳县)人,后移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聪明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精雕刻,巧艺靡不毕工,堪称文艺全才。戴逵特长于铸造和雕刻佛像,是最早创造使用夹纻漆塑像的艺术家,还是有名的人物画家和山水画家。戴逵的理论,为以后王微、宗炳、谢灵运等人继承,成为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思想。戴逵之子戴勃、戴顒,也是知名的画家和雕塑家。
  南北朝绘画以南朝为盛,画家地位亦较高,南朝画家中名声最著者为陆探微,陆探微特善肖像画,其用笔“笔迹劲利,如锥刀焉,似觉生动”。与顾恺之、张僧繇齐名。
  宗炳(372-43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县)人,著名山水画家和书法家。终生隐居,不乐为官。好山水,爱远游,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所著《画山水序》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影响深远。这篇画论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理论问题:首先,他提出了哲学与艺术殊途同归说:“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都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澄怀观道”;第二,首次明确提出山水画透视原理的运用:“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第三,强调艺术对自然加工提炼;第四,把“畅神”即陶冶情操的作用视为山水画的首要功能:“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王微(414-453年),字景玄,山东琅琊临沂人。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不乐为官,终生隐居。绘画作品未见流传,仅有一篇画论《叙画》流传至今,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理论问题:第一,把绘画的作用视为“与易象同体”的高度,提高了绘画的身价;第二,最早论述了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强调用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效果;第三,指出绘画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非一般意义上的手艺,成功的绘画作品也与“谱牒’大异其趣。
  南齐谢赫是有名的肖像画家,所著《画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品评古代画家和绘画的专著,其在《画品》序中提出的“六法论”,成为一千五百年来,品评绘画的最高准则:“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移模写是也。”气韵生动,指画面形象个性鲜明,生动传神;骨法用笔,骨法是古代相面术的专门用语,即人的外表特征,用笔即用相应的笔法表现出对象特征;应物象形,指顺应物象本来特征,描绘出艺术形象;随类赋彩,指根据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色彩;经营位置,指绘画布局或构图;传移模写,指对真人写生或临摹古代绘画。
  梁元帝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小字七符,大宝三年(552年)即位,是为元帝,在位三年,被西魏所擒,遇害。诗书画全能。今存绘画作品《职贡图》和理论著作《山水松石格》。现存《职贡图》为宋人摹本,原画绘有二十五国使节,今仅存十二国使节。形象皆左向侧身站立,身后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其山川地理、风俗人情、与梁的关系、纳贡物品等。人物服装、表情各异,铁线描颇具功力。其画论《山水松石格》也提出了一些前人没有提过的问题:第一、画家修养与作品格调――格高而思逸。第二、水墨与丹青的问题。第三、色彩冷暖感觉问题――“炎绯寒碧,暖日凉星”。在中国绘画史上,萧绎是最早提出色彩冷暖感觉的画家。
  张僧繇,吴中人,生卒不详。梁天监年间(502-518年)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是五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齐名,被视为疏体绘画的创始者。张僧繇书法功力深厚,尤以画佛像和肖像著称于世。所画佛像,融合中外技法,创造新的画风。 今日本大阪市美术馆藏有传为张僧繇的《二十八宿真形图》(实为唐梁令赞作)。
  杨子华,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善画人马、肖像,准确生动,“天下号为画圣。”
  曹仲达,本曹国人,官至朝散大夫。北齐最称工,能画梵像,薄衣贴体,人称“曹衣出水”。

二、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无锡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先后做过参军和散骑常侍等官,但一生主要从事绘画活动,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最早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他善书画,能诗赋,今有三幅绘画作品和三篇画论传世。他提出的“以形写神”说,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影响深远。三件绘画作品是:
  《女史箴图》,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是顾恺之为西晋张华“女史箴”所作的插图。女史,官名,专管后宫之事的女官。箴,规劝之意,又是一种文体。张华写“女史箴”目的是劝谏贾后。顾恺之的插图已经超出这个范围。画现存九段:(1)冯婕妤以身挡熊;(2)班婕妤割欢同辇;(3)物无盛而不衰;(4)修容饰性;(5)神听无响;(6)比心螽嘶;(7)宠不可专;(8)靖恭自思;(9)敢告庶姬。每幅画都配原文,如第九段题云:女史司箴,敢告庶姬。画中左侧二姬正从远处相顾说笑走来,右侧女史秉笔直书,面带坚定之色,突出了女史认真负责的精神。全画人物刻画细致,用笔遒劲有力,“如春蚕吐丝”。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列女仁智图》,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应为十五变,四十九人。现仅存八变二十八人。计男15人、女9人、童子4人。所谓列女仁智,即指富有贤德智慧的妇女。画中表现“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负羁妻”、“孙叔敖母”、“晋伯州黎妻”、“卫灵夫人”、“齐灵仲子”、“鲁漆室女”、“晋羊叔姬”、“晋范氏母"等,每段故事情节都不画背景,个别画面有少量道具。如“鲁漆室女”,画面中有一男一女,女无力地靠在石柱上,面带愁容,左手伸出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其前一男于揖手肃立,洗耳恭听,面含钦佩之色。按女为鲁漆室女,男为鲁大夫。女因担心鲁穆公年老体衰,少主幼弱,国将有外患,故依柱而哭。旁人不解,以为她是因为未嫁而哭。鲁大夫深知漆室女的心事――为国担忧,故含钦佩之色。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为曹植的《洛神赋》所作的插图。今存三种摹本,绢本,设色,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藏沈阳博物馆,一藏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洛神赋》一文通过人神爱怜,无从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悲剧描写,抒发了自己某种难言之痛,控诉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残暴势力,实为曹植政治上失意的心情表露。插图紧随文章思路展开,从曹植出京城赴东藩(山东鄄城)上任开始,路过洛水,因人困马乏,便停车喂马于河边,曹植神情恍惚,只见洛神出现在水面,对着曹植情意绵绵,终因“人神之道殊”,无缘结合,含恨而别,赴东藩上任去了。全画情节可分八段:(1)洛神初现;(2)神人悟对; (3)信物盟誓; (4)洛水倦息; (5)再陷惆怅; (6)驾舟追赶;(7) 心灰意冷;(8)走马上任。整幅画面构图安排井然有序,形象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洛神赋图》之《洛神初现》局部


《洛神赋图》之《神人悟对》局部 


《洛神赋图》之《走马上任》局部


《洛神赋图》局部

2. 三篇画论
  顾恺之在理论上的建树也是突出的,流传下来的三篇画论已成为魏晋时期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这三篇画论是:《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
  《论画》论述晋卫协、戴逵等作品(21件)之优劣。开头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山水画被看作是有生命的,排在仅次于人物的地位,反映出魏晋南北朝山水画迅速发展的情况。第二,“迁想妙得”的提出,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特点。所谓迁想妙得,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变为艺术形象。其中不仅人物、动物,山水也被看作是有生命的,描写它们同样需要迁想妙得。
  《魏晋胜流画赞》专讲如何临摹古代人物画,但其重点放在如何传神,提出了“以形写神”说,代表了当时美术理论新的高度。
  《画云台山记》记述自己所画的一幅山水画构图,画面表现的是道家张天师与弟子们在蜀云台山活动的情况。文中重点记述怎样通过环境烘托人物,还提出了画天光和阴影的问题,说明当时的山水画是注意光影效果的。

3. 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首先,他为历代职业画家树立了榜样,提高了绘画的身价;第二,在绘画中他把表现对象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绘画境界提到一个新水平,使得汉代绘画重动态、重外形生动的情况发生质变,转向重内心、重神韵;第三,奠定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第四,成功地创造了“密体”画派,影响深远。三、墓室壁画


  在已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有相当一批壁画墓,不乏精彩之作,可补绘画史的不足。
  1972-1977年,在嘉峪关市新城公社,发掘了十六座魏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七座内有壁画或画像砖(图5-17)。墓主人是地方豪强,壁画或画像砖内容为神话故事、墓主人生前宴饮、出猎,以及为墓主人服务的农耕、畜牧、庖厨、打场等日常生活场面。画砖以土红线起稿,笔法粗放,设色单纯,主要有黑、黄、绿等色。


嘉峪关墓葬画像砖(进食)


嘉峪关墓葬画像砖(牵驼人) 


嘉峪关墓葬画像砖(采摘、打猎)


嘉峪关墓葬画像砖(打猎) 

  在甘肃酒泉附近发现的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其壁画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少数民族特点,如酒泉县果园公社丁家闸5号墓。
  在南京郊外发掘的东晋、南朝帝王陵及当地显贵豪族墓,也有许多精美艺术品出现。墓壁大多有壁画,可惜保存完好者甚少。在南朝墓中,大多有七贤画像是值得注意的。其中最突出的要算1962年5月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一座东晋墓中的模印砖画竹林七贤,他们分筑在墓室南北两壁的中部,各高0.8米,长4米,南壁模印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为向秀、刘灵、阮咸和荣启期。作者继承发展了汉画像石刻的技法,创造性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简练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中原地区发掘了几座非常精美的壁画墓,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市东南约7公里的石家寨村,墓主人司马金龙原系东晋高官显贵司马楚之之子,死于太和11年(484年)。木板漆画完整的有五块,出土于后室甬道西侧,板面遍涂红漆,题记和榜题处再涂黄色,上面墨书黑字,绘画中的形象以黑色勾线,人物面部、手都涂铅白(易剥落),其余有黄、白,青绿(深浅不同)、橙黄、灰兰等色。木板两侧均有画,漆画内容取自汉刘向《列女传》,有些画面构图和人物形象塑造与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近似,说明北朝绘画受了南朝绘画很深的影响。有的画面,画工根据内容需要,作了大胆夸张地处理。如《汉成帝与班婕妤》,描写的是班婕妤割欢同辇的故事。画中汉成帝坐在高篷大辇之上,回首注视班婕妤,四男仆缩颈用力扛抬辇杠,辇后是形象最为高大的班婕妤,泰然站立。这种把妃嫔画得高于帝王的艺术处理是罕见的。


司马金龙墓《汉成帝与班婕妤》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位于县城南二公里的大冢营村北,墓为甲字形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壁面抹白灰,灰面上作画,色彩有黑、红、绿等色,单纯明快。墓室平面方形、穹顶,壁画遭严重破坏,从残存画迹看,顶画天象图,四壁上部画四灵神,墓室下栏壁画描写墓主人室内生活。此墓壁画布局严谨,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赋色明丽,形象富有个性,较之魏晋墓室壁画粗疏作风有明显进步,趋于精致。东魏绘画,史书乏载,此墓壁画可补东魏绘画史之缺。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复原图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墓道南端壁画复原图

  北齐娄叡墓位于太原市南郊晋祠公社王郭村西南1公里,汾河以西、悬瓮山东侧。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壁全部绘有壁画,保存完好。现存壁画71幅,200.55平方米,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显赫场面。墓主人娄叡是北齐武明皇太后之侄,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太师,是北齐政权中重要人物。整个壁画分两大部分:一是墓道、天井中下层和甬道、墓室的下栏以绚丽多彩的大型长卷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场面;二是墓门、甬道与天井上栏和墓室顶部上中栏绘以墓主人死后飞升的空幻境界。壁画艺术之精是空前的。题材有出行图、回归图、仪仗图、显宦生活图、祥瑞图与天象图。构图严谨,形象刻划细致入微。如西壁中层《出行图》,作长卷式构图,分若干段,每段有二骑者作前导,随后有八骑者。人物或前视,或回顾,或正面,或窃窃私语,形象均长面高鼻、浓眉细目,具有明显的北方人特点。各组坐骑的描绘尤其精彩,或奔跑,或惊驰,或嘶鸣,无一雷同,足见画家对马的生活形态十分熟悉。其线描粗细多变,顿挫有力,行笔流畅,表现出高超的线描技巧。画史记载,北齐绘画比较发达,出现了曹仲达、刘杀鬼、杨子华、高孝珩、萧放诸名家,其中杨子华被称为画圣。娄叡墓壁画或许出自宫廷名家之手。


北齐娄叡墓 出行图


北齐娄叡墓  出行图 

 
北齐娄叡墓  胡角横吹


北齐娄叡墓  神牛图

  北齐徐显秀墓位于山西太原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的“王墓坡”。2000-2002年发现并发掘,内有彩绘壁画326平方米。整个壁画分三个部分:一,墓道、过洞、天井内为依仗队列;二,甬道口与两壁是执鞭、佩剑的仪卫,三墓室内为墓主人宴饮、出行等内容,所绘人物高度与真人相仿。其中墓室内的壁画最为精彩;墓顶绘天象图,分黄色和灰色两层,群星密布,墓室壁壁画分北、西、东、南四壁,共计91个人物,牛车、鞍马、羽葆伞盖若干,人物上方绘有飘逸生动的天莲花。
  北壁正中帷帐高悬,帐下矮床榻上男女墓主人端坐宴饮,手持羽扇华盖的侍者和男女伎乐分立两旁,各尽其责;西壁位男墓主人出行备马的场景。马前马后有执三旒旗、撑张伞盖和执羽扇者;东壁与西壁内容相对称,为女墓主人出行备牛车的场景;南壁正中为墓门。墓门东侧大面积脱落,残存三面三旒旗,墓门西侧为依仗队列,墓门上方绘有俯冲的神兽两个,东侧神兽已脱落,残存腿部。
  徐显秀墓壁画与娄叡墓壁画相近(二者所绘时间仅差一年),但更为简洁,几无小的衣纹穿插,整体布局疏密得宜,人物互为顾盼,用色沉着,色调和谐统一,并大量运用“晕染法”,人物形象类型化,但个性分明,较娄叡墓更距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徐显秀墓室北壁壁画 


徐显秀墓室西壁壁画


徐显秀墓室东壁壁画


徐显秀墓室南壁壁画


徐显秀墓室南壁壁画局部神兽


徐显秀墓室门楣

  此外,最新考古发现的北齐虞虹墓壁画(位于山西太原)也颇具代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动的艺术 | 中国绘画之“文艺新兴”山水画的萌芽期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赏析
中国美术简史3——魏晋南北朝
学人学术 | ​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散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绘画
中国美术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