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

(以下根据8月26日在“清华中元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这是多年前通过民间丧葬仪式探讨中国传统生死观念的一个尝试,这本社会人类学研究专著出版已经超过了30年。我真心希望它已经过时了,然而并没有,这未免令人有些悲哀。

中国有句尽人皆知的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何为好死?何为赖活?先看看好活,所谓好活是指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具体而言是对自我、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有所担当。“好死”:我想是指死得有尊严,平静、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对比之下可知“赖活”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就是苟活,近乎苟且偷生,为生存放弃一切尊严。书中“生的执著”是指对活着的追求,而不是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执念。

有一句流传颇久网络金句: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的神回复:

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也有以前的苟且和明天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一般的苟且和远方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看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

不难理解这是人们对所处之境的无奈调侃和自嘲式幽默,也是当代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忧虑。

忧虑和无奈源自何处?举例说明如下:在外出务工过程中罹患尘肺病的农民工,从他们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打干眼”——劳动过程中严重的粉尘污染

没有戴口罩”——没有防护措施

哪里晓得会得病?凭着年轻”——没有科学知识,缺少防范意识

老板黑心,只管挣钱,不顾工人死活”——急功近利,监管缺位

这些现象层面之下是他们走不出去的贫病怪圈、诊治怪圈和赔偿怪圈。是是城乡二元结构注定了的社会位置导致的他们的个人命运在宏观社会历史过程中的沉浮。生无可恋,死无尊严,就是他们无可选择的无奈。

回到死亡观念亦即生命观念的话题。生与死,是一个亘古长存的命题。死亡,从根本上讲是人的生物性终结,而人是无法在生物意义上战胜死亡的;人又是唯一能够意识到自身将会死亡的生物,而人无论从本能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有着追求永恒的意向。如此人就陷入了终结与存续、有限与无限的纠结,在其中苦苦挣扎,这正是死亡带来的困惑。在靠人类个体的体力、智力、经验无力解释和控制的事项上,在面对生与死的巨大困扰时,于是有文化来助人渡过人生的难关,摆脱生存的困境。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内核是潜存于人们内心的一种二元对立、却又相互沟通、循环往复的文化意义结构。儒、释、道等各成体系的信仰亦是在本土原始文化基础上的继承、汲取和发展的产物,它们在生生不已的传统生命观、宇宙观和社会观中完全可以达到认同与和谐,并能找到各自立足的位置和发生影响的角度;共同指向生生不已、无穷循环的主题。

这一主题极大地影响着民族精神的铸就和国民性格的塑造。苟且混世,向下一代推卸责任,求全保身、逆来顺受、知命乐天、安时处顺的民族心态,培植了自私、巧滑又麻木的劣根性。

对待生与死的态度构成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而所谓三观不同造成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巨大张力甚至裂痕。正如有人总结的:

有人敬畏天理,有人崇拜强权;这是世界观不同。

有人站在良知一边,有人站在赢者一边;这是价值观不同。

有人努力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有人努力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这是人生观不同。

不难理解,三观特别是人生观决定了个体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选择与生活方式。

生死观念的现代转化

这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要主题。传统生死观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一个文明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逐渐走向开明:不避讳谈死;直面人生的结局;让生命更有意义。正可谓未知死,焉知生。

谈及传统生死观的转化,有两类不同的情境:一是迫于环境,一是顺应环境?一为被动放弃,一为主动变革。前者是无奈地屈从于结构,如人格的萎缩、弱化、植物化,如逃避自由,逃避责任等。这里可以了解社会生态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关系:例如近些年流行的“丧文化”,“佛系”,“躺平”等青年文化现象,恐怕都不只缘于传统观念,更不能简单地指责年轻人不思进取、不努力奋斗。如果二代现象持续存在,人们如何能不丧?如果仅仅为了生存就拼尽了全力,人们又如何不佛系?如果“内卷”已然卷不动了,年轻人又怎能不躺平?这些与上述尘肺病农民或一些陷入某种恶性循环的人们类似,都是结构性困境所致。与其一味批评指责,不如尽力推动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

顺应环境的观念转变是主动的文明化过程,如鲁迅所言: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明白这事,便从幼到壮到老到死,都欢欢喜喜的过去;而且一步一步,多是超过祖先的新人

观念转变意味着我们应文明地科学地乃至审美地对待死亡。文明相对于野蛮而言,科学相对于蒙昧而言,而审美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不是一味追求生命的延长,而是提升生命的质量;当死亡来临时,尽可能减少痛苦,从容而有尊严地离去。

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团队以及各地相关同仁和机构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正是朝向文明化科学化审美化对待死亡的努力,这些实践与思考值得我们所有人庆幸和感谢。

20238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析屈原与贾谊截然相反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如何培养商业头脑(2)
也谈生死观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我不赞成“人死如灯灭”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