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教科研工作怎么干?
2023,教科研工作怎么干?
  张爱军

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教师,国内“备课专业化”首倡者、引领者、实践者。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核心要义,就是在新春之际做好全年计划。对于中国人来说,农历新年才是真正的一元复始,元旦则是西方文化中的新年。今年春天,对所有人都意味着更多期待和希望,教育管理者必须做好谋篇布局工作。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计划


某种意义上说,2023年是真正的后疫情时代之元年,希望与困难并存,教育不可能随着疫情散去自然“康复”,甚至还要面临“疤痕”的修复等诸多难题。所以,直面现实才是真勇士,依然充满希望才是热爱。一切美好的希望和宏大的梦想都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没有坚实、专业和毅力,教学工作不可能“自我痊愈”到疫情前的状态,更不可能超越。

在迈出第一步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接下来一年的整体工作规划,不是别的。对于业务干部,尤其如此。

一般情况下,秋季开学是新学年的开始,是做好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的最佳时机。但今年不同,由于疫情原因,前面三年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连正常教学秩序都无法保证,跟别谈教科研工作了。因此,乱后重开,完全可以从新规划。

有一位老校长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管理者要先想明白,才能说清楚,最后才可能行得通”。简单提炼一下,“想明白、说清楚、行得通”是管理者的“九字真经”。山东省青州中学的任校长听后,补充道:“再加一个'做扎实’更好”。

所以,要想“行得通”“做扎实”,前提是“想明白”。不仅管理者要想明白,普通老师也要想明白,才能齐心协力。所谓“想明白”,就是想好这一年“干什么”“怎么干”。那么,怎么知道想明白了呢?一个标准:有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是方案,不是想法、建议、思路等。方案的核心要素有三:可视化的目标、清晰化的流程、可操作的考核,否则,没办法实施。

有方案,说明管理者想明白了,也通过文字说清楚了。有方案,说明方案更上位的“想法”“目标”清晰了,也说明接下来怎么干的“流程”“考核”具体了。没有方案,还只是在谈理想,工作就没有做到位,后面就难“落地”。

这个方案,最好在开学第一天的大会上向全体教师进行讲解。开学超过两周都没有公布的话,学校工作就是一艘大海上漂泊的小船,不知去往哪里。



定计划之前的三件事


以教科研工作为例,说说2023年怎么干,可供大家批评、参考。
定计划之前,需要做好三件事:向校长请示、向同仁沟通以及必要的工具。
第一件事好理解,但很多主管教科研干部往往忽略:自己闷着头搞一个计划,交给校长,可能最后得到的是一顿批评或否定。根本原因,是没有事先做好请示沟通工作。校长的总体思路、具体指导很重要,这就需要提前请示汇报,最核心的是通过与校长的沟通理清工作目标与思路。有了目标和思路,计划才好拟定。
第二件事主要是做好教科研干部、教研组长的沟通和调研,群策群力、听取意见,这也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可以避免自己闭门造车。活还是要依靠大家干,提前调研非常重要。
第三件事,则是很关键,一个工具(如方案模板)直接决定工作计划的成败。一般来说,无论工具怎么变,建议还是文字加表格(表格本身就是工具),尤其是方案中的流程部分,用表格的最大好处是“可视化”,非常简洁。方案模板的关键要素是目标、组织者、流程、评估、保障条件,其中最核心的是流程(包括了事项、内容、责任人等)。
三件基础工作做完了,接下来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工作内容,即“干什么”。


两个重要阶段


不同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事务性、程序性、稳定性较强的特点,教科研工作专业性强、连续性弱,不好规划、不好安排,容易被常规工作打断。这就需要抓重点,最好关键事件的计划与落实。
2023全年教科研工作的重心,个人以为,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和关键词:正常化、专业化。
第一阶段,正常化迫在眉睫。三年疫情严重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教科研工作大多进展艰难甚至难以为继,表现在区域教研部门层面经常停滞,在学校层面则时断时续。一句话,不能正常开展。因此,春学期的重点,是教科研正常化。说白了,先“阳康”再说。三年都没有正常开展教学和教研工作了,很多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很难短时间内就回复正常,如果再考虑到有不少学校在疫情之前本来就不能教科研正常化,事情就跟不容乐观,也更加有必要。
“正常化”的基本目标是教科研制度、团队、活动三项基本指标“恢复正常”。制度不仅仅是文字上墙,更重要的是考核入心,激发教师干事的热情更重要。团队不一定求全求多,关键人物至关重要,尤其是教科研主任这个承上启下、左右联动的“轴承”;团队中的两个重要“建制”不能缺少,备课组和教研组,两类组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教科研的尖刀班和尖刀排。而活动是最关键的指标,活动开展起来了,制度才有意义,团队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最基本的活动无非是集体备课和大组听评课活动。不少学校多年来没有健全的备课组、教研组建制,没有常态化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没有培养一支专业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队伍,这是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基础病”。疫情三年,这样的学校一定会更加落后于其他学校,因为它有“基础病”,更禁不起折腾。所以,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永远是学校质量提升的“打地基”工程。
集备活动、听评课活动正常化的基本前提,是时间安排进课表、考核之中有分量。不进课程表,教研活动就“丫鬟妮子坐椅子——瞅空”,有时间就搞,没时间拉倒。考核中没分量,说明领导不重视,就别怪老师不重视。“老师不是看你号召什么,而是看你考核什么”,这话不无道理。
集备活动、听评课活动的一个基本指标,就是次数和时间。一般情况下,集备活动一周一次、每次至少两课时;大组听评课一般情况下两周一次,一次至少两课时。达不到这个基本的要求,就不算是正常化了。
 第二阶段,专业化势在必行。各校情况不同,“正常化”所需时间1-3个月不等。之后,必须要尽快走上“专业化”阶段。因为只是依靠正常化的常规教研远远不够,那好比“阳康中”或“阳康”后初期的恢复锻炼,还必须要有奋斗、努力,才能继续发展。但正常化是基础,没有正常化的恢复阶段,不可能直接就能专业化。
教科研工作的专业化,主要内容无非是备课、上课、评课和考试的专业化,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教学改革过程,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一定要先上路再说,观望只能原地踏步。
专业化的第一步,选择从其中的哪个点都可以,总比不动、不改要好。一般来说还是建议先从备课专业化开始,因为它是其他环节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如果一所学校或一个区域的备课、上课、评课这些关键工作能启动“专业化”按钮,也就是开启了“阳康”后的提速之路。三年疫情,失去了很多,耽搁了很多,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下降了,要想早日追回来,只靠“正常化”不行,还要“补课”“发力”,即通过专业研究,努力在同样时间内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具体计划怎么定


怎么把上面两阶段的“想法”落在学年计划中呢?
第一、可以把两个学期的工作重心分别圈定为“正常化”和“专业化”。这要看具体学校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有的区域或学校前期已经有较好的教科研基础,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在推进“备课专业化”教改工作,那么,正常化所需的时间可能很短,1-2个月足矣;那就尽快围绕“专业化”的重心设计方案。
第二、拟定具体清晰可达成的工作目标。无论学年学期目标,都要具体、清晰、可达成。如笼统的描述“做好备课组建设”就不如“在制度、人员、活动正常化基础上,所有备课组达成业绩目标”更好。这个目标最终是考核备课组的业绩表现(包括教学成绩和常规教研),这都是可视化、可操作的;但它要求的过程性条件也比较具体,就是要做好备课组的日常工作(最基本的就是在制度建设、人员职责、活动开展等方面下功夫)。这个目标的核心是用业绩激励、考核教师,其基础则是常规工作的扎实开展,不是靠投机取巧或时间汗水。
一般来说,一所学校的学期教科研工作目标就是3-5个,能做好或达成3个,就是达标了,校长对教科研主任或分管校长的考核就可以“及格”,完成4-5个,就是良好或优秀了。因此,教科研部门在拟定目标的时候,要想想:能做什么、能否达成?能否评估?这就能避免一些目标模糊的工作方案。
第三、确定工作流程最关键。这里的流程,首先是整体的日程安排,建议制作一个行事历,按照月度重点把全年工作列清楚。一年下来,一个月做好一件大事就不错了。教科研工作需要聚焦,不能做太多事情,抓住重点工作反复好几年,才能出业绩和效果。
例如,某校准备加入“备课专业化”实验校,第一个学期的重点是“正常化”、第二个学期是“专业化”。春学期的重点工作可能就是如下3件事:建立并完善备课组考核制度、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开展共读活动。秋学期的工作,可能就是实操培训、两次校本研修。可以说,一年下来,这6件事看起来不多,但每一个事件都需要很多准备、研讨、实施、总结工作,真正做好,都是了不起的事情;这些事情看起来不难,真正做专业、做扎实,其实很不容易。当然,每一个事件要想做好,还需要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暂不展开。
最后,考核评估是保障。没有考核的工作最终大多都“落空”,可评估的工作一般都能“落地”。比教科研常规工作进课表、“N定”这些做法更重要的,是在考核方案中有适当地位。需要强调的是,总盘子里有哪些教科研指标不仅是很专业的事情,加强过程性考核更加重要——我们都知道,学期末检查教师的教案和组长集备记录,远还不如强化过程性的教学设计和集备活动质量管理。考核评估的重点应该在这里。


特别推荐

《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一书为张爱军博士历经六年实验、多所学校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本书唯一正版销售渠道为微店“仁师书房”(点击下面专享小程序即可进入)。图书封底均贴有防伪码,一书一码,凭码入群;购买盗版者不提供后续学术支持。团购热线:15950468910王女士(微信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考核方案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案例选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体育科组学期工作计划
陕西省商洛中学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依托“读书、叙事、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