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享年”和“终年”都是表达去世,但区别大了,用错了会见笑于人

众所周知,我国乃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我国极为重视婚丧嫁娶等事,这些事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标志着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婚”与“丧”中,民间讲究颇多,在这些仪式中甚至说错一句话,就会让人贻笑大方。

“享年”和“终年”到底有什么区别?

大家可能还记得,院士袁隆平2021年去世的时候,全网都在对他进行悼念。悼词中都写到: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享年 91 岁。还有金庸老先生在香港逝世的时候,海峡两岸的媒体对此的报道中都写到:金庸老先生病逝,享年 94 岁。此外,大家可能还会发现,如果媒体在记录一些普通人物的生老病死的时候,会用到“终年”这个词,比如:某人去世,终年64 岁。那么“享年”和“终年”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两个词都是用来形容某人去世,但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感情色彩不同。

“享年”往往表示了对逝者的尊重,以及认为逝者的一生为家庭或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澳门“赌王”何鸿燊是我国知名的爱国商人,他分别在2003年和2019年向祖国捐赠了圆明园的猪首和马首铜像,为我国找回流失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赌王一生乐善好施,多次为海峡两岸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因此在他98岁高龄去世时,中央及主流媒体对其的哀悼中都用了“享年”一词,对其一生对于社会与国家做出的贡献做出了认可。

此外,在讣告中也多用“享年”一词。讣告多是逝者生前的单位或家中亲属向亲朋好友、同事、社会各界发布死讯的公告。一般为表尊敬,多会使用“享年”一词。尤其是当逝者的子女作为讣告发布者时,为表达对逝者的孝道,认可他生前在家庭中做出的贡献,也会提到“享年**岁”。

而“终年”一词一般就不具有感情色彩了,这个词往往就是对某人死亡的简单陈述。

比如某香港地区的演员过世,当时的媒体对其的报道就是“终年62岁”。包括一些社会事件中有人过世,媒体也会多用“终年”一词。大家可以发现,“终年”一词其实就是不带任何褒贬含义的陈述性词语。

总的来说,“享年”与“终年”的使用场景是决然不同的,这既展现了使用者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也体现了其对逝者的亲近程度。“终年”仅仅是个中性词汇,表达了一种不含个人感情的具体情况描述;而“享年”则是突出了对逝者的尊敬与爱戴,说明逝者生前对社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当然,二者的使用有时也仅取决于使用者与逝者的关系:形容关系疏远的逝者,用“终年”;而关系亲近的长辈,多用“享年”。

当然,目前还有一种说法,“终年”与“享年”的适用对象不同:逝者年纪较大,超过60岁的,可称为“享年”;而逝者年龄不大,在50-59岁之间的,称为“终年”。

从古代开始,形容人去世的叫法就非常多

看过清宫剧的网友们不难发现,剧中对于皇室成员的死亡叫法颇多:若皇帝过世,称为驾崩;皇子过世,已成年的,称为“薨”,若是幼年早亡则称为“殇”;大臣过世,称为“卒”......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自周朝开始,古人都用了哪些词汇来形容人去世?

崩,一词用来形容太皇太后、太后、皇帝的去世。自周朝开始,皇帝去世就被形容为“泰山崩”,后简化为“崩”。大家都知道,泰山在古代君权社会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就连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都亲自前往泰山进行过封禅大典。因此,在古人心中,“泰山崩”乃意味着发生了地动山摇的大事件,因此,后世沿用“崩”来形容皇室中地位最高的成员的死亡。

薨,该词在古代用在地位较高的人身上。比如,后宫中等级较高的妃嫔,其亡故可称之为薨;还有皇子和公主的死亡,也可以称为薨。《新唐书》中有记载,三品之上的可用“薨”字;清朝的《八旗通志》中也写道,亲王、世子、公主、郡王、福晋等,其去世可用“薨”。包括《红楼梦》中,元妃死后,宫中来人去贾府报丧,说的也是“元妃薨了”。

卒,该词常用于做官之人的去世。这一词最早在商朝就开始使用了,一开始的词义是指某件事情的终结,后来引申为死亡。最早在商朝和周朝,诸侯之死就被称为卒;到了唐朝之后,“卒”字逐渐开始也用在平民百姓的身上,杜甫有诗中写到“幼子饥已卒”,也就是说当时普通老百姓家的小孩子过世也可以用“卒”字。

殇,一词多用来形容未成年人的死亡和战死的人。东汉《说文》中就写到:殇,不成人也。也就是说,还未长大成年的小孩子,其死可称之为殇。此外,《诗经》中有明确记载,沙场上战死的人可称之为殇。

当然,古人用来形容的死亡的词汇非常丰富,尤其是因为逝者的身份不同,而产生出许多用来形容死亡的专有名词:僧人之死,可称为圆寂;道士之死,称为羽化;女子之死,称为香消玉殒。还有一些词汇能表现出逝者的死因:缢,意为被绳子勒死的人;殪,是被杀死的人;捐躯,指的是为国杀敌而战死的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也会直呼中华文字果然博大精深。

除了文字上的讲究,人去世之后的礼仪也非常繁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极其看中“红白喜事”,“红喜事”意味着男婚女嫁,不久之后还会有添丁之喜;而“白喜事”则意味着家中有人离世,《庄子》中便有记载,说人死不过是重归大自然的万物中去了,来去匆匆,因此没什么好伤感的,灵魂回归自由,便可称之为喜事。

其实,中国自古代就传下来的丧葬礼仪严格而繁琐,它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也集民间各类习俗于一身,可谓是”集大成“者。而且,丧葬礼仪中也更多的要体现出后人对前人的孝道,所以丧葬礼仪制度必须严格且规范,其中绝不能出差错。

朱熹所著《朱子家礼》中,对于丧葬的礼仪就有着明确的步骤记载,这些步骤不仅前后顺序不能出错,而且每一项流程都有规定的日期与时间,其18个步骤如下:

1.初终,人刚刚咽气的时刻称为“初终”,此时要保证逝者居于正室之内,正床之上。这丧仪的第一个步骤就需要家人们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2.复,其实在古代,复就是一种招魂的仪式,需要家人一只手拿逝者日常穿戴的服饰,一只手叉腰,面朝北方,大声呼喊逝者的名字,呼喊时,声调要高,语气要拖长。

3.殓,在举行完复的仪式之后,就要对逝者的遗体进行安放,此时需要将遗体挪到正寝靠南有窗的位置,并在逝者嘴中塞入一块木头,将上下齿撑开,以方便后续进行“饭含”的步骤。

4.命赴,即报丧,这时主家需要派人去向逝者的上级、同僚、亲朋好友报告逝者的死讯,告知他们逝者的死因与死亡时间。

5.吊唁,收到报丧的上级、同僚与亲朋好友需要来主家进行吊丧,期间还需慰问逝者家属,这一环节,也称为唁。

6.铭旌,这一步骤需要在堂前的西侧用竹竿吊起明旌,需在上面书写“某某之柩”,如果逝者生前有官职,则还需要在旌上注明官职。

7.沐浴,这一流程比较好理解,而且沿用至今。但古代时对这一环节颇为讲究,首先是擦洗逝者的水需是烧热的淘米水,此外还要额外注意打理逝者的发型与修剪指甲。

8.饭含,要将珠玉或米等放入逝者口中。这个环节放的东西不同,其寓意也不同。有的朝代喜欢在逝者嘴中放入玉质的蝉,因为蝉会脱壳,在古人看来有重生之意,因此为逝者准备玉蝉是期待着逝者可以起死回生;当然一些普通老百姓家里没有置办玉蝉的条件,都会在逝者嘴里放入一些谷物,以求逝者来世衣食无忧,不缺吃食。

9.设重,制作一块木质的排位,摆在前堂的正厅里,上面要写逝者的姓名年龄及官位,其作用就相当于一块临时的牌位,如遇亲朋好友来吊唁,可以对其上香行礼。

以上这9个步骤,都需要在逝者离世的当天完成,不能有所遗漏。

10小殓,该环节一般会安排在逝者离世的第二天来进行,需要为逝者换上全套的寿衣寿鞋。

11.大殓,一般在逝者离世的第三天来完成,简单来说,就是要进行入棺仪式。

12.成服,逝者入棺之后,其家人会根据辈分大小及亲疏远近来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丧服一般有5种规格,后世人说的“出五服”其实就是来源于这里。

13.朝夕哭、奠,从成服之后,直到逝者下葬,这中间每天的早晚都需要亲属在殡所哭、奠。其实就是每日早晚需要向牌位上香,哭丧,如果遇到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还需要迎来送往,按地位与辈分行礼问安。

14.卜日,即请人卜卦,选择正式下葬的日期和时间,此外还有墓室的方位朝向等也要一并用卜卦来确认。

15.既夕哭,确定了下葬日期之后,在前两日里的晚上,家属亲眷都需要在逝者的灵柩前哭奠。

16.停灵,下葬前一天,用灵车将逝者的灵柩拉至祖庙中停放一日。

17.发引,下葬的当天,灵车携灵柩前往墓地。

18.葬,提前选好的墓地,挖好墓坑,先在其中撒入石灰和木炭等物,此外在墓地前立好墓碑,然后将灵柩放入墓坑。在这个环节前后,还需要子孙亲眷进行祭拜,直至逝者入土为安之后,丧仪的流程才算是正式走完。

结语:

中国人对于死亡的称呼多种多样,非常讲究,稍有用错便是贻笑大方。其实,这些词语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人对丧仪之事的重视。自古以来,我国崇尚“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中的“孝”则是核心思想之一。不论是在媒体报道中,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要注意重视这些丧葬礼仪和说法,这既体现了我们国家传统思想中的对逝者的尊重,也体现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当然,重视丧葬的背后也是“仁政”“重孝”的体现,当下社会,人心浮躁,更应将孝道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丧葬文化里,让我们的传统礼仪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年”和“终年”都是去世,但区别大了,一旦用错会见笑于人
“享年”和“终年”都是表达去世,区别却很大,用错了会见笑于人
“享年”和“终年”都表达去世,区别在哪里?千万别用错了
“享年”和“终年”都表达去世,区别在哪里?用错会贻笑大方吗
享年和终年有什么区别?你真的了解吗?用错了很容易闹出笑话的
“享年”和“终年”都是表达去世, 但区别大了, 用错了会见笑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