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节体育课“140-160次/分钟”的运动强度合适吗?

本文由体育教师大本营筱筱老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前,“运动强度”一词的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体育教学领域更是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2020年5月11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就体育教学运动强度给出了相关建议,“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学生的平均心率,即运动强度,应达到140~160次/分钟”。自此,运动强度以“140~160次/分钟的中高强度”的心率区间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课或体育教学中,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现有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均存在着一些争议。

存在问题

???

参考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课标》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即140~160次/分钟)要求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理论层面

与国际组织倡议、我国国家标准,存在理论偏差

(1)“140~160次/分钟”属于中高强度的范畴,但并不等同于中高强度,限定区间可能会变相地缩小了中高强度的取值范围。以高中一年级15岁为基准,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数据库的要求,运动强度应达到中等强度(即最大心率的50%)以上,中等运动强度的取值就应是:(220-15)×0.5=102.5;而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说明来看,“中等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4%~76%的运动强度(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中等运动强度的取值下限应为:(220-15)×0.64=131.2。可见,“140~160次/分钟”的区间标准无法做到与既有的国际或国家权威标准很好地对接。

(2)“140~160次/分钟”仅仅是运动强度的一个表示中高程度的区间,而不应是一个要达到的“所有时间段不同强度的平均水平”(时间维度)。按照WHO的要求,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时间是“累计”,而不是“平均”。也就是说,只有运动时心率达到“140~160次/分钟”的时间才能计入中高强度要求,那些低强度、特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则不纳入。

而且,根据《标准》要求,靶心率(最大心率的60%~70%)需要达到120~200次/分钟,但针对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而不是一整节体育课。所以,中高强度不应是一整节体育课所有时间段的平均水平,也不是低强度和特高强度的平均,而是特指某一时间段达到要求的运动强度。

(3)“140~160次/分钟”仅仅是运动强度的一个表示中高程度的区间,而不应是一个要达到的“所有个体不同强度的平均水平”(受众维度)。按照WHO、EACPR、AACVPR、CACR等国际权威组织的倡议,运动强度都是相对运动强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针对的是单个个体的运动强度而不是全体学生的平均心率强度。所以,中高强度不应是全体学生不同强度的平均,其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必须要考虑到不同个体的生理差异。

(4)“140~160次/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更多是指向心肺耐力的发展,其作用力不能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按照WHO的倡议,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保持心肺和代谢功能健康,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即中高强度主要与耐力、力量有关,但涉及人体健康体适能有多种指标,其强度各不相同。而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等指标的强度与运动心率关系并不大,将发展心肺-有氧耐力的“中高强度”假定为发展所有健康体适能的强度或许并不合理。

当然,以上内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可能会因国情不同、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可以忽略不计或有选择性地予以限定。接下来从实践层面来探讨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


实践层面

无法规避某些限制,可能会偏离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多维价值

(1)要达到中高强度的平均心率要求,就必须要考虑经济成本,而相关专业设备费用昂贵。心率的测量主要有人工手动估算和电子仪器实时监测两种方式。前者对学生能否找对脉搏以及能否正确估算心率有一定的要求,而后者则是离不开专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相关研究,“为每所基地学校配备了法国GEONAUTE运动胸带心率表监控运动强度,上课时教师随机选择班级中2名学生佩戴胸带心率表”。

可见要计算所有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平均心率并不现实。即便是专门的研究团队,也仅是选择了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对象,仅针对一节体育课配备了少许专业的设备,仅是抽取了个别学生作为样本。

因此,中高强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大量运用不现实,学生自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佩戴专业设备,经济成本不允许。这就可能进一步加大普通体育课和公开展示课的割裂。

(2) 要达到中高强度的平均心率要求,必须要考虑活动或项目选择,而放弃低强度活动或项目会是普遍做法。按照AHA的要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至少得有持续10分钟热身,结束部分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降温,即恢复心率。即便是把教师讲解示范、分配任务的状态下学生集体“停顿”的时间也纳入准备部分,也不能否认的是低强度的身体活动在一整节体育课需要也必然会占有一定量的时间。

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相关研究,“这个运动强度是一个区间标准,每个体育教师都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调整”。为了确保体育课的运动强度达到中高强度要求,体育教师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安排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如20米速度跑),以高强度“补偿”低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低强度的运动项目、运动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大可能会被忽略,进而使体育教学偏离学校体育的本质与价值。①不同运动项目或技术的心率表现和价值不同。诸如太极、瑜伽之类的低强度项目,或是类似于篮球项目中的投篮、传接球等低强度的运动技术,同样有着独特的锻炼价值和育人价值。为了达到中高强度的平均心率要求,而忽视了低强度的运动项目或技术,可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②不同教学内容或形式有不同的心率表现和价值。体育德育内容,或是说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其与运动强度关系不大或主要表现为低强度特征。

若是依据现有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的标准,则可能会对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解决策略

!!!

在日常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专业理论、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强度控制计划,确保训练强度处于学生的承受范围内。教师在控制训练强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理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指教师应根据训练对象当前的运动水平、项目训练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负荷,达到逐渐提升学生身体机能的训练目的。这一原则强调找准训练时期、控制训练周期、协调不同训练阶段的重要性。

周期性原则

要使学生充分掌握运动的技巧,教师需重复、多次地对学生开展专业训练,使学生在多次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熟练、巩固运动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素质。

 均衡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教学需求可安排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任务,使二者的训练比重达到均衡状态,以避免训练强度过高造成学生机体损伤的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及体教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现有的“140~160次/分钟的平均心率”体育教学运动强度对于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与多维价值的后劲或许有些不足。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为了响应“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理念,还需进一步完善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小圆.体育教学运动强度的学理考究和问题探讨[J].体育教学,2023,43(03):52-55.
[2] 李坤.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训练强度的控制措施[J].学园,2022,15(25):78-8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戴口罩运动,当心有氧变无氧!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及监控
季浏:《体育与健康(2022年版)》专家解读
体育新课标要求心率达到140-160,标准过高吗?
新课标“学生体育锻炼心率”目标过高?听医生怎么说!
大学生运动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