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发布强制性标准!防控青少年近视,这次动真格!



近些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形势非常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

国家卫健委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也高达14.5%。

2020年,教育部对九省份部分学生的一项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了3.8%。

青少年近视问题有多严峻?
陶勇:高中生近视率达80%

日前,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40%,初中生为70%,高中生则是80%


他提醒,青少年在近视后,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

为了守护孩子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近日
多项举措出台
从各个方面防控近视


国家卫健委成立新机构

应对青少年视力问题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通知,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视力健康工作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探索、发现和推荐视力健康适宜技术和典型经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等。


教材字号不得小于小5号

国家出台标准防学生近视


近日,《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发布,这一新标准已被确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后,无论是中小学、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教科书、教辅材料、考试试卷、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还有教室灯具、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必须符合近视防控的要求。按照新要求,学生教科书最小用字不得小于“小5号字”;而教学多媒体则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并符合蓝光防护要求。

适用范围

■ 新标准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纳入了管理。

■ 新标准适用于企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等生产、制作、经营或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

对教科书及考试试卷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用字应不小于3号字,汉字以楷体为主。

小学三、四年级用字应不小于4号字,汉字以楷体宋体为主,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

五至九年级和高中用字应不小于小4号字,汉字以宋体为主。

目录、注释等辅文用字可参照正文用字适当减小,但小学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小5号字。

小学一、二年级行空应不小于5.0mm;小学三、四年级行空应不小于4.0mm;其他各年级行空应不小于3.0mm。

对学龄前儿童读物要求

字号应不小于3号字楷体为主。目录、注释、拼音等辅文用字应不小于5号字。

行空应不小于5.0mm。

其他要求

■ 课业簿册要图案、文字印刷清晰完整,不应有明显污迹。

■ 学习用报纸要墨色均匀,深浅一致;印迹清晰,不应有影响识别的糊字;不应有明显水印。

■ 教学多媒体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符合蓝光防护要求,使用时屏幕亮度不应过大。


加强检测干预、带动家长参与

教育部要求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各地和学校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的爱眼护眼科普宣传。
通知要求——

  • 各地和学校要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中小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 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


  • 学校要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 各地和学校要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 各地和学校要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

  • 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保障睡眠时间,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防控青少年近视问题迫在眉睫

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关于保护青少年近视健康的一系列举措相继发布实施。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公布。诸如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等,方案列出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分别为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防控近视手册”,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呵护眼健康。

让孩子摘掉“小眼镜”,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声。

吴梅芳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


限制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毕宏生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青少年近视80%以上是后天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性的近距离阅读是重要成因。

李素萍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总工会原一级巡视员


政府有关部门将眼病防控纳入儿童健康筛查和管理,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干预,降低近视发生率。

倪闽景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


近年来,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近视率不断增高,都和体育教育缺失直接有关。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学校和家长应高度重视

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究竟该怎么做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

为各位老师、家长送上一份防护指南

愿每个孩子都拥有明亮的双眸!

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以下十个问题应多注意!

儿童青少年如何进行近视治疗?
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带来权威解答!

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八大“辟谣”来啦!


来源:中国教育报、首都教育、央视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近视,学习用品是一方面,还有更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近视
原创:近视趋向低龄化警示人们保护青少年视力不容忽视
儿童近视率猛增 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是“祸首”?
青少年近视“扎堆”用眼过度是主因
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向家长宣传预防近视知识!这份防护指南请老师转给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