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玫瑾教授推荐:孩子是否有出息,取决于父母现在做的这4件事

李玫瑾教授


公众号:李玫瑾育儿之道

来自:秋葵妈妈 作者:刘晓畅


“一家23人出了11个学霸,你信吗?”

“什么家庭啊,这么厉害?”

“福建三明,90岁高龄的王荣庆夫妇,一家23人中有3位博士、3位硕士、5位大学生。”

前不久,我看到一则关于福建一家庭频出学霸的新闻,于是就和老公讨论起来。

出于敬佩和好奇,我们两个人仔细翻看视频,想看看这两位老人,究竟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学霸的。

王荣庆老人在视频中说:

“要教育子女,两人首先要做好表率,要起模范作用。老二老三读了博士之后,下面的弟妹都提出了想学习,大家争先进比先进,家风很好。”

的确,教育子女,父母首先要做表率,营造好家风。

父母如何做,孩子都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里。

要想孩子成长和成才,父母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做“家人”,而不做“客人”

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中,董力问导演,自己能不能成为演员。

得到的答案是:“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能为演员这个事业付出多少。”

对于父母也是一样,要想孩子出色,也要问问自己,能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付出多少?

闺蜜小溪昨晚打电话给我说,最近孩子学习情况很差,前几天开家长会,老师问了她3个问题。

“孩子成绩不好,你有关注过吗?”

“孩子的想法,你是否了解,她愿意和你说吗?”

“你们总是羡慕人家的孩子考了高分,可你知道人家的父母付出了多少吗?”


电话里,小溪的声音有些颤抖,话语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助和后悔。

当初为了工作,她一直把女儿放在父母家里,直到中学,才把孩子接回自己的身边。

因为太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母女俩总是生气、吵架,孩子也无心学习。

小溪直言,后悔自己给予孩子的陪伴太少,亏欠孩子太多。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曾说:


“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遗憾。”

是啊,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在孩子身上错过的陪伴,真的没有机会弥补。


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被称为“母亲力爆棚”的人。

她曾经分享过自己的感受:


“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妈妈跟小孩子的时间,2分钟、5分钟,对小孩子来说是天堂,影响很大。”

当年,她决心放下演艺工作,到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却发现自己再次怀孕,但她依旧选择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坚持陪孩子们一起学习和长大。

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孩子,5年间虽然从未睡过一次好觉,但依然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才更为珍贵。


正是陈美玲的陪伴和教育,才成就了孩子们阳光的性格和优秀的成长。

或许,工作会花去我们很多的精力,但陪伴孩子的成长,才会让生活更有意义。

如果可以,就请陪在孩子身边,一起去看高山和大海,见证他的学习和成长。

做“榜样”,而不做“反例”

著名作家杨绛,回忆小时候曾提起,她的爸爸说话铿锵有力、入情入理,让她佩服又好奇。

她问爸爸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爸爸告诉她:“没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从那以后,杨绛总是学着父亲的模样,时常拿出藏书来读,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乐趣。

正是父亲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体会到,读书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从而成就了后来的她。

有人说:“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清华才女武亦舒的爸爸,每天下午4点30分后不开手机,全心陪伴女儿读书;

江西状元刘梦的妈妈,为女儿整理错题,和孩子一起学习;

安徽状元董吉洋的爸妈,发现女儿厌学,便主动关掉电视,坐下来看书。


作为父母,我们要记得提醒自己,要为孩子做榜样。

正如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所说: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孩子感恩父母的努力,父母也能在不断学习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师长”,而不做“指挥”

曾看到这样的新闻:女孩高考超一本线40多分,却被爸妈逼着填了一个二本免费师范。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个例。

一机构针对2002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9%的受访青年坦言,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把他们的想法强加给自己。

帮助孩子去规划和选择,本身并没有错,但要记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尽量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人生。

《小王子》里说道: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胡可发过这样一条微博,配图里安吉在专心致志地弹着钢琴,小鱼儿在忘我地烤着烧烤。

她配文说:“人生爱好各不相同,或余音绕梁,或芳香四溢,或随心随意……”

是啊,每个孩子都各有爱好,他是自己的筑梦者,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抉择。

尊重天性,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恰是最高级的管教。


成长,是一个让人喜悦的过程。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结果,会带给孩子自信和勇气,让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拥有热爱的力量。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师长”的身份,为孩子把握好方向、鼓励他前进。

而不是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挥官”,父母指到哪里,孩子就去到哪里。

做“队友”,不做“对手”

湖北武昌实验中学王希来的妈妈,为了让儿子安心准备高考,决定替孩子打游戏,以免孩子担心游戏掉级影响学业。

高考结束,儿子取得了675分的成绩,妈妈也完成任务成功保级。

一时间,王希来妈妈成为了令无数孩子羡慕的“别人家的妈妈”。

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和孩子统一战线,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相互支持和鼓励,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打开方式。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说: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如友,这才是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教授小时候也挨揍,她妈妈不允许她爸爸打,打她归妈妈负责
孩子在学校被打,你支持孩子打回去吗?李玫瑾教授:打回去
养好娃并不难,李玫瑾:十二岁前把握三个黄金期阶段,培养高情商
孩子顶嘴怎么办?李玫瑾教授:多做这3件事,将来孩子会感激你……
李玫瑾: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损他、吼他,大了他遇到挫折就没事了。但有2个前提,不符合的话,还是不...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李玫瑾教授: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偷着乐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