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的镰仓雕和剔红区别在哪里?
userphoto

2023.04.11 广东

关注

*本文为「大肉庄」原创内容

漆器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日本在向中国学习的长久过程中,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和技法。

熟悉漆器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著名的工艺镰仓雕,其实就是来源于中国的雕漆工艺——剔红

但是,如果我们只看二者的外观,估计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到底有什么区别。

元至明 花鸟堆朱盘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16世纪  狮子牡丹堆朱大香合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我们就拿这两件器物作对比,如果不加说明,很难看出上面的是剔红,下面的是镰仓雕吧?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镰仓雕最初就是模仿剔红而创造的技法。

那么问题就来了:镰仓雕的工艺到底和剔红到底区别在哪里呢?

漂洋过海

其实,只用一句话即可简单概括:剔红是在漆面上直接雕刻纹样,而镰仓雕则是先在木胎上雕刻纹样之后再髹漆。

熟悉漆器制作工艺的朋友,看到这里肯定已经明白个中奥秘了。但不了解工艺的朋友,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别急,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细细讲解~

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镰仓雕是如何诞生的。

 葡萄堆朱盏台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而它的诞生又绕不开剔红。据明代黄成的漆艺集大成著作《髹饰录》记载,剔红的工艺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并在宋元时期达到巅峰。

尤其是嘉兴漆工张成、杨茂的剔红作品,刀法精妙、栩栩如生,为世人所称道。

这种高超、华丽的工艺在南宋时期,经由僧人及商人,传入正处于镰仓幕府(1192-1333)时期的日本,并很快受到上流社会的推崇。

只不过,名称稍有区别,日本人把剔红叫做“堆朱”,剔黑称为“堆黑”。

 凤凰牡丹堆朱箱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人对剔红痴迷到什么程度呢?从“堆朱杨成”这个称呼就可见一斑。

前面提到过,元代张成与杨茂的剔红漆器冠绝一时,对剔红十分推崇的日本人自然也是久闻大名。于是,他们就从两位工匠的名讳中各取一字,来为本国剔红做得最好的工匠赐予“堆朱杨成”的称呼。

这下大家明白日本人对剔红有多么顶礼膜拜了吧?

18世纪 松竹梅堆朱盆 堆朱杨成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既然大家都喜欢剔红,日本的贵族们肯定会不惜重金,竞相求购。可是,仅靠向中国进口的途径显然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于是,这下压力就给到日本国内的漆工们。

这下他们可就犯难了,为什么呢?

因为制造一件剔红漆器,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要做一件剔红漆器,光在髹漆阶段就要花不少时间。漆层够厚,为雕刻留出空间,需要反复髹涂60余层,而往往每天就只能涂一两层。等到雕刻完后,还要反复打磨,再放置三五年,漆色才能完全“吐”出。

南宋 后赤壁赋堆朱盘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可以说,剔红精品的诞生需要经过岁月的历练。如此费时费力的工艺,注定走不了量大货多的路线。

那有没有什么替代方法呢?

镰仓时期的工匠们还真给找到了:在木胎上先雕刻出需要的纹样,之后再刷漆,不就省下了反复髹涂的时间了吗?

于是,镰仓雕就此诞生了。

工艺差别

搞清楚镰仓雕的来历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比二者工艺的差别了。

首先来看看制造一件剔红漆器的步骤。

将木胎制好后,需要用牛毛漆刷反复髹漆,这可能是最花时间的一个过程。

图片来自Bilibili《我的名字是雕漆》

髹涂完毕,就需要设计漆器的纹样了。

之后将纹样拓印在胎体上。

接下来就该进入雕刻的环节。

通过用刀的深浅,来营造立体浮雕的效果。

从这张图片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剔红的漆层究竟有多厚了。

相较之下,镰仓雕的工艺又是怎样呢?

第一步肯定都是制成木胎。

图片来自网站《こども鎌倉彫》

https://kodomo.kamakuraborikaikan.jp/about/

但到第二步就不一样了。镰仓雕这时候直接设计纹样,然后就能拓印在木胎上开始雕刻。

雕刻完毕,再刷上红漆。但又无需像剔红那样反复髹涂,这一下可就省了不少时间。

经过简化之后的镰仓雕,只需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件小型作品,完全不需要像剔红那样经年累月才能产出一件,效率大大地提升了。

命运迥异

从某种角度上说,镰仓雕其实可以算是剔红的“精简版”。然而,这两种工艺的命运可谓天差地别。

在佛教文化盛行的镰仓时代,镰仓雕这种木胎雕刻再刷漆的技法,多用在佛像的雕刻上。

13世纪 镰仓时代 十二神将立像(申神)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而到了明治维新以后,虽然经历了短暂低潮,但镰仓雕的工艺却因此进入大众视野。受益于日本完善的文化保护政策,优秀的工匠甚至会被评为“人间国宝”。

16世纪 镰仓雕 花唐草彫木彩漆大香合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那剔红的命运又如何呢?

虽然在明初剔红因为受到皇帝的赏识而盛极一时,但此后其技艺本身却没有长足突破。到了清代,更是走上堆人力、工时,不断追究精巧细致的路线,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时至今日,在中国能够熟练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寥寥无几。希望在我们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扶持之下,剔红也能像镰仓雕一样重获新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漆,不期(续)
剔红
寻艺天府 ▏流光溢彩—漆艺三千年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华夏文明——漆器
那些曾经惊艳世界的漆器,去了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