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述“以玉立国”的先民们对玉器独到见解

简述“以玉立国”的先民们对玉器独到见解

古玩交流与讨论2016-11-23

在4000多年前,中国进入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国家夏代,也就是到了舜禅让于禹,继之“禹传启,家天下”,到启时建立了所谓的“夏玉朝”。夏代玉器 大多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制造成型的,标志着中华大地上的古老人类终于跨进了文明的门槛。在这个时期的出土的不少玉器都有铭文出现,有人认为这是原始汉字的雏形,而且这类古玉器以动物型器型比较多,有的是两个动物合体器型,反应了古代人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对动物,特别是鸟类的崇拜。男性生殖器崇拜即男根崇拜也因此应运而生,在男权至尚的父系社会里,先民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奉先思孝”,均要举行庆典和祭祀,而把先公先祖作为生殖神来加以膜拜,便显得非常自然,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不少有生殖器崇拜意义的“男根型”玉器

夏代玉鸟鱼玉器

许多古代文献反映,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例如,在夏禹为统一疆土而进行的征仅三苗的战争记叙中,就留下了玉崇拜的痕迹。《墨子·非攻》对这一场战争是这样描述的:“昔者三苗大乱,天命短之。曰妖宵出,雨血三朝,出于唐,大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报。高阳乃命高于立官。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雷电动震,有神人面鸟身,半圭以待,扼矢有苗之将,苗师大乱,后乃过几。禹既充有三苗,焉历为三川,别物上下,乡制四极,而民补不违,天下乃静。”三苗乃湖北、湖南及江西地城之古代部落,高阳乃帝税项,为占夷人部落之神。古传夷人历来以鸟为图腾,故而“有神人面鸟身”前来助阵厮杀,“奉圭以待”正是那时玉崇拜的一种表现,此圭是神的标志,只有神灵才能奉圭,这就把图腾崇拜和玉崇拜结合在一起了。有玉才能显示神灵,在禹所发动的这么一场大规璜的征战之中,圭代表的是天意,这和大禹“亲把天之瑞令”是一个道理。这还说明玉在当时既是号召的旗帜,又是统驭所部的法度。古代传说中关于大禹和玉的关系的记叙还有种种。总之,夏之立国和玉文化一定有着重要的关联。

神人面鸟身,半圭图片

一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夏朝晚期的王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揭开了夏玉朝玉器文化的面纱,并能和古代文献相印证。因此,目前所知的二里头文化出土的玉器,奇特型玉器比较多,有一种动物形状玉器;有两种动物合体形状玉器;有人物形状的玉器;也有反映古人狩猎的玉板;有原始文字铭文的玉器,这些都是夏代玉器的独有的,也是具有夏代代表性玉器形态。

夏朝铭文“白夕用乍”玉圭图片

夏代铭文鱼型玉器

二、 夏代的众多的礼仪玉器中,兵器形玉器占了重要地位。二里头所出玉戈、玉钺和玉刀,都是作为“兵社”形式出现的,它们象征王权的军权,也体系了其在战事中的胜利与凯旋时候的自豪之态。“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用侵代。”这是氏族社会求联社会战乱的实景、炎黄之战、黄帝量尤之战。“共玉顶颌”之战等,都是这时期的重大战事。战争的结果、是强大部族兼并弱小部族、社会向部族间融合统一(国家形成)方向迈进、到二一时,他“合诸侯于琮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标志曾经过激烈的武力争战后,夏玉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玉戈,应是龙山文化玉戈的延续。其首部无中脊,还保持前者的造型特点、有的玉戈长达43厘米;器形之大,实属空前、它是典型的礼仪仪位用器。戈的造型规范,分二式:一式为尖锋,双刃,援与内相连处有叙线纹,无中脊,内上一孔;二式为尖锋,锋前端略起一段中脊,内部窄短,穿一孔

夏代玉戈图片

玉钺亦分二式:一式作长方形,两侧边缘出脊齿,刃略作弧形,造型当是龙山文化玉钺的延续;二式的造型属于创新型,其重要价值在于,它为商代同类器型开了先河。它整体近圆形,顶端较圆,两侧直,出数个脊齿,弧刃分成连续四段,每段为双面直刃,变成四连刃,中间一大孔。从力学原理看,短形四连刃的砍杀力、会相对增强,因为自力的面积大小与四强成反比。

夏代玉钺图片

玉刀,是生产工具石刀的延续,有的刃最长者达65.2厘米,且无使用痕迹、只能是仪仗器。玉刀为长条梯形,分三式:一式长条梯形;二式两侧出脊齿;三式两端均刻细网格纹

夏代七孔大玉刀图片

三、 夏代的礼仪玉器中生产工具型玉器也有很多,例如 :玉斧、玉铲等。

玉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玉斧是一种扁平的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缚扎执柄,下端有刃,如果刃部宽大则叫钺。史前时期,石斧曾被作为一种实用的杀人武器,后以玉制成,便演化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象征物。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为多。这个时期的玉器虽然片状较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极少,凡平面之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

夏代玉斧

玉铲。阴线纹的刻法上,按照一些现代琢玉技师的看法、当时已经使用防轮式工具、根据线纹形式的不同需要、用四轮(后世称为'勾防')在玉器表面刻划出条条细阴线,此法通称为'勾'法。如在阴缆沟槽的一个立面、再用陀轮将它向外稍加拓展、形成较充的斜坡面,叫做'彻法'、二者合之即'一彻法'、勾彻法工艺的实施,使两手平行阴线线形产生了差异,而具有层次感与活跃感。它较之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阴线纹,有了很大的形式美的进步。

夏代 玉铲图片

四、 夏代的礼仪玉器中装饰品玉器出土很多,例如,玉管、玉珠、、绿松石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钢饰牌;玉料主要有白玉、青玉(含河南独山玉)、绿松石等、玉器工艺一般较规整,表面光滑。

夏代玉管,它的制作相近于红山玉管。红山玉管是无纹的,商玉管及以后各个时期的玉管,表面大多雕刻细密纹饰玉器材质。玉管是古代女子的颈部装饰玉器。它是一个管状物,轴线上制孔,用绳穿起来,挂在颈脖上。小的玉管常常十几个或二十几个一串,大的玉管通常只用一个。玉管最早发现于红山文化层,以后各个史前文化里都有发现,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在今天的藏族妇女身上,还可以看到挂着玉管、天珠管。

玉管图片

玉珠。许多古代文献反映,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古代传说中关于大禹和玉的关系的记叙还有种种。如《拾遗记》曰神授禹玉简,'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还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等等。总之,夏之立国和玉文化一定有着重要的关联。

玉珠图片

四、 夏代的礼仪玉器还有玉圭、牙璋、柄形饰,玉琮等。

玉圭造型呈平首式,出土时'表面沾着大朱砂'。二里头窑址所地刻有阴线四方连续式变柏章纹。'十种坑'是新石田代至两周时期墓中中的司和一俗,它表明墓主人直要身份和地位。这两件玉圭,应是五曰奴隶主创的遗物、玉圭的用途可能有二:其一。是其本人某些权力的象征物;其二,可能是奴隶主贵族做'夏社'(玉朝之社祭,见《记·封神书》),即祭土地神时所用。因为圭宇从重上以法地,故古时用圭田地神,同时兼用于礼云神。

夏代玉圭图片

牙璋。牙璋体形较大,皆作歧首式,下部两侧出繁复的对称式阑,或在阑之间有数道阴线直线纹或网格纹。最大的牙璋长达54厘米。墨玉牙璋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夏朝的文物,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长48.3厘米,宽8.2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夏代玉牙璋图片

柄形玉饰,夏代玉扬形饰是重要的发明,其造型为商和西周同类科的先规。作为一种礼仪器,互代玉柄形饰的具体用途尚不得而知。如果说商代柄形饰系用什祖先灵位(牌协)的表象物那么,玉代柄彤饰也可能有相同的用途。,开商周同类器之先河。夏代玉柄形器多出土于河南二罩头文化中,有的呈扁平长条形,有的呈方柱形。器而或光素,或饰有简单的弦纹和较抽象的兽面纹。商代玉柄形器扁体长方形或方柱形,有的两端半齐,有的下端琢一较小的榫头。器件光素或饰有兽面纹、蝉纹、弦纹等,穿孔部位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无孔。两周玉柄形器发现较多,形制差别较大,长短、粗细各不相同,多数在柄饰有平行的凸棱和阴线刻纹,少数有鸟纹。

夏代 柄形玉饰图片

关于夏代出土玉琮的功能,学术界也是众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琮是烟囱崇拜的礼器,是家族祭祀的对象;有的学者认为琮象征地母的女阴,是生殖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玉琮是男根之函;有人认为琮是织布机上的部件;有学者认为,琮是沟通天地之间的媒介,琮外方象征地,内圆象征天,中孔穿的柱子为天地柱,象征天地之间的贯穿,琮上的兽面纹就是巫师的蹻,巫师乘兽蹻以此通天人之际;还有人认为良渚玉琮是良渚寺墩遗址的设计底本;琮是玉主,是宗庙中祭祀时所请神明祖先降临凭依之物;琮是兽面神神柱,属于图腾柱;琮是燎祭用具;琮是系于腰问的佩饰;更有人认为,琮是献给鬼神的猪、猪头、猪下颌的高贵替代物,是神的食物;琮是井乃至黄泉的象征,是神龙浮出的通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禹征三苗,少皞氏族众是重要的军事力量
对故宫博物院旧藏两件古玉圭的一些看法
我国古代常见玉器的主要种类
女娲是日月之母
故宫馆藏精品玉器鉴赏(124P)|故宫,馆藏,精品,玉器,鉴赏|::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
一周一墓——殷墟妇好墓全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