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窑青花的画法及青料呈色


青花瓷器鉴定, 除了器物造型、 胎釉之外, 关键是一看青料二看花纹, 看青料呈色可以抓住大的时代和分期, 而青花纹饰的时代气息和绘画特征更是鉴定的关键。 我热爱明代民窑青花, 瓷片标本看多了,我不仅对它的器型及釉料特征有所了解, 更对青花瓷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己长期研习中国文人画, 又临摹了大量青花瓷画, 加上合理的想象, 我对明代民窑青花瓷绘风格和断代标准有了一些独到的理解。

民窑青花上的白描法


  明初青花瓷绘还有元代遗风, 用笔游龙走凤、 酣畅淋漓, 绘画题材有结带绣球、 月影梅、 缠枝花、 芦雁栖禽、 抽象山水云气纹、简笔人物等。 永宣民窑青花用料有时也掺合进口的“苏麻离青”, 往往有铁锈疤痕。 独特的正统、 景泰、 天顺三朝, 虽官窑禁烧, 但民窑青花仍生生不息地延续着, 人物受文人画影响为简笔写意, 线条飘逸, 衬景往往画大片流云, 如铁索如弹簧, 被日本研究者称之为“云堂手”。 “弹簧云”的画法一直延续到明代中晚期, 不过线条已经简化纤细了许多。 花卉多二方连续, 动物图案中犀牛望月、 双狮盘球屡见不鲜, 孔雀牡丹是三朝最具时代特征的纹饰之一。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民窑青花瓷画风格前期质朴豪放接近宣德, 后期轻柔秀丽更开成化的风气之先。 成弘时期, 民窑青花色白釉厚, 如脂如玉, 绘画青料用平等青, 呈色清雅。绘画手法往往是实笔点画和双勾分水相结合, 由于青料含水量较多, 加之用笔轻快, 在双勾线内用羊毫涂抹后, 显得笔触含蓄柔和, 清淡幽雅。庭院婴戏, 高士仕女, 四季瓜果, 折枝花鸟是成弘时期青花瓷画的常见题材。“成弘不分”往往是指细润的釉面与柔和的色调, 其实成弘民窑青花的器型及绘画特征都有细微的差异。成化青花的绘画秀雅柔和, 而弘治青花用笔在柔和中有顿挫感, 花叶细密, 人物潇洒。其次, 画面布白有顿挫感, 花叶细密, 人物潇洒。其次, 画面布白成、 弘也各有特点。 正德民窑青花上承弘治、 下启嘉靖, 处于明代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 绘画面貌较为复杂, 正德瓷画风格前期接近弘治, 后期接近嘉靖, 线条变得纤细有力。 正德纹饰有阿拉伯文、寿山福海、树石栏杆、乳虎游春、鱼跃纹等。嘉靖、 隆庆、 万历三朝瓷画风格受木刻版画影响,极富个性, 瓷画题材也比前朝更加丰富, 常见有飞凤穿花、云鹤游天、湖畔芦雁、 山涧幽禽、童子对弈、松下读书、 东方朔偷桃、八仙人物、达摩渡江等等。嘉靖、隆庆、万历民窑青花多采用单线平涂技法和白描法(亦称“淡描青花”或“铁线描”)。嘉靖瓷画面貌细致清新, 隆庆挺硬有力, 万历奔放洒脱。总体看来, 线条虽纤细但不纤弱, 可能是用狼毫或兼毫笔所绘, 分水用笔也很果断, 笔触清晰可见, 有中国写意画的水墨韵味。蓝中泛紫, 幽菁可爱的回青料,是此三朝青花的一大特色, 尤多见于嘉靖时的“官搭民烧”之器。 民窑画工在画瓷器时, 因为要完成很大工作量, 绘画速度非常快, 感情也很投入, 分水时钴料常常溢出线外, 看似潦草散漫, 其实充分表现了民窑青花质朴生动的笔情墨趣。 天启、 崇祯时期, 国势衰颓, 内忧外患频仍。 山水人物小品是晚明民窑青花的主要题材, 小桥流水、 疏林平坡, 隐约呈现出一种 “寒秋枯树、 败叶飘零” 的凄凉意境, 曲折隐喻了明代晚期日薄西山、 朝不保夕的政治面貌。 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的纹饰内容,还有很多表现人们日常生活场景和描绘大自然美好风光的题材, 如秋色赋、 渔归图、 牧牛图、儿童蹴鞠图等等。 瓷画上的孩童往往画得腿短头大, 夸张了其人体比例, 更觉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明末民窑青花瓷绘艺术手法除惯见的单线平涂外, 还有纯用钴料点厾的 “泼墨法”, 植物叶片上常用尖状物划出白色叶茎。除了以上这些笔墨疏放而略显松散的写意风格外, 明末民窑青花中还有一类用经过煅烧、 色彩鲜艳的浙料描绘, 构图严谨, 画意精美的瓷画, 内容多取材于戏剧小说或神话故事, 从表现手法上明显可以看出受到版画和画谱中文人画的影响, 开创了清代康熙 “青花五彩” 的先河。

民窑青花上的泼墨大写意

徽州砖雕上的“玉兔灵芝”

民窑青花上的“玉兔灵芝”

民窑青花瓷画上的水波画法

民窑青花瓷画上的山石皴法

民窑青花上的 《荷鹭图》

现代标志图案

民窑青花瓷画上的误笔

“此碗多好”—民窑青花瓷上的即兴之笔

简笔月华纹


  明代民窑青花来自民间, 用之民间, 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写意写情, 高度概括, 大胆夸张和善于继承吸收姊妹艺术的丰富营养, 是民窑青花的艺术特征。 宣德后期至弘治, 民窑青花上的高士图画风就明显受到宋元绘画和同时代文人画的影响。晚明天启年间青花瓷画上有不少 “翻白眼” 的野禽, 和八大山人笔下的栖鸟十分相似, 这并非是偶然的巧合, 生活在瓷器之乡的八大山人, 一定在他每天必用的瓷盘上吸收了许多绘画灵感。 应该说,明清文人画的书卷气影响了青花瓷画, 而民窑青花的趣味性和清新的泥土气息又反过来影响了文人画家的创作。 明代是中国版画的鼎盛时期, 雕版手工业的发展, 文学作品的繁荣, 著名画家的参与, 都为明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明代版画在 嘉 靖 、 隆庆、 万历、 天启这一百多年间愈见发达, 版画风格已非大刀阔斧, 而是工整细致, 画面极为雅丽。 明代版画还产生了许多流派, 如建安、 金陵、 新安、 武林诸派。 新安派, 指的是徽派。 版画与瓷画, 它们有何联系? 明末金声亦曾指出: 宣州和歙州壤地相接, 歙州 “地狭民啬”, 与饶州相连, 风气也与豫章 (江西) 相近, 而宣州人 “文采跌宕” , 则接近吴越一带的风俗。“宣”、“歙”、 “饶” 三州, 是唐代的地理概念, 歙州后改为徽州。 徽州与江西景德镇不仅地理特征、建筑风格、 民风民俗相似, 文化艺术特征也无大的差异。 徽州三雕、 新安版画、 青花瓷画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 应该是互相借鉴、 互相影响的。 除此以外, 民窑青花纹饰受姊妹艺术的影响也很大, 如刺绣、 织锦、 建筑装饰、 青铜器等等, 尽管来源不一, 民窑青花仍保持了瓷绘艺术风格的统一, 做到了取精用弘。 民窑青花的纹饰构图还因器形、 题材而变化, 既有主题纹饰, 又有辅助纹饰; 有传统图案中的二方连续, 适合纹样构图, 有传统花鸟画中折枝花构图,还有中国画 “长卷式” 或 “散点式” 的构图。 民窑青花瓷绘除了造型的夸张传神之外, 还十分注意画面上点、 线、 面的构成。 如嘉靖、 万历、 天启时瓷画上常常出现的平行直线条, 有时表现水波, 有时表现山石的皴法, 有时是为了保持画面的平衡或节奏感, 同时又节约了瓷绘的工时。 民窑青花瓷绘还十分注重形象的虚实处理, 能做到实处有虚、 虚中有实, 完全符合现代设计中的“正负形” 理念。 民窑青花瓷画似乎都有一个粉本, 这些粉本在民窑画工成千上万次描绘下, 早已烂熟于心, 不同的画工, 不同的心情可能都会出现同中有异的画面。 如此, 民窑青花瓷画中就常出现即兴之笔。 瓷画下笔不能修改作废, 又出现了许多因错就错大胆变化的 “误笔”。 民窑瓷器要节约钴料工本, 青花瓷画上就出现了许多简化和抽象画面, 但这种简化抽象不是一日而成, 它是民窑画工提炼创造的智慧结晶。 纵观明代民窑青花, 除了个别时期的 “官搭民烧”之器瓷绘略嫌拘谨之外, 瓷绘风格一直是潇洒明快, 激荡人心的。 看惯了官窑瓷器的人或古董商总喜欢以粗细论民窑瓷绘优劣, 是对其绘画创作规律、 艺术特征及成就缺乏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民窑青花, 一个素雅幽菁、 引人入胜的世界。 件件器物、 残片保留了古代珍贵的绘画资料, 流露出民窑画工的聪明匠心和才智, 这些清新质朴的瓷画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收集瓷片的数量渐多, 反而对完整无缺的瓷器淡了起来, 破碎的瓷片给我一种真实而神秘的感受。 在黛青的夜色里, 捧一杯清茶, 闲看案头的青花瓷片, 顿觉乏味的水泥楼群间有了唐人“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的动人诗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清初瓷画与绘画的交融关系
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
琐谈青花瓷艺术
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淡描青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